关于中国古代朝代的女权?
第一,原始性质
在母系社会中,女性不仅生活在相对自由的地位,而且还处于备受尊重的地位。女人有惊人的创造力。他们是征服自然的英雄,是创造万物的母亲,是创造发明的神,是社会生活的主人。人们不仅在现实中崇拜女性,而且将这种崇拜转移到对自然物的崇拜上,这又从对自然的崇拜中反映出对女性的崇拜。母系社会中女性的权利,如生育子女、养育族群的权利,组织氏族生活和生产的权利,都是自然赋予的,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人为特权。女性只有在履行了与生俱来的权利和义务后,才获得了全社会的尊重。这种女性意识其实是无知而自然的,人与人,男女之间也是自然平等的。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四版的序言中说,“在父系身份已经确定或至少得到承认的个体婚姻时代,这种女性血统的独特意义长期保存了下来。”(1)女性的自由意识一直延续到男权社会的到来,五帝时代盛行异族通婚的习俗。比如商朝祖契的诞生是他的处女巨蝶吞了神鸟的大卵,周朝的始祖后稷只有他的母亲姜媛,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这些都是母系社会女性中心意识的神话再现。
五帝时代是社会生活和性别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从狩猎和采集业中分离出来。女性在传统行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擅长放牧和种植的男性,男性在氏族组织中的角色也占据了主导地位。遗传逐渐向父系转移,于是父权制取代了母系制。"母系制度的推翻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女性的失败."(2)在男权社会中,男性取代女性成为活跃在社会舞台上的核心人物,女性的作用被贬低,失去了崇高的社会地位,人们也从对自然和繁衍的崇拜转向了对“天”和“力”的崇拜。所谓“天”,就是男性统治者——“皇帝”的象征,与女性相关的泛自然神,都是受“皇帝”统治的。而“实力”是权力的象征,是实力的代表。韩非子曾说:“古之时,人争强弱。”。谁强大,谁勇敢,谁就能拯救自己,征服其他部落,从而让自己的氏族或部落成员肃然起敬。由于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已经形成,随着私有制的出现,父系继承的问题变得突出。恩格斯说:“一夫一妻制不是建立在自然条件上,而是建立在经济条件上,即建立在私有制战胜原来自然生长的公有制的基础上的第一个家庭的形成。丈夫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生下只属于他自己的孩子,应该继承他的财产——这是希腊人公开宣布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的唯一目的”(3)所以,在这个家庭和私有制发展的大形势下,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的开始,使中国妇女的地位翻开了新的一页。女性意识被男权意识无限压抑,其奴隶制的历史由此开始。
唐代是一个经济空前繁荣、思想空前活跃、女性空前解放的时代,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女性解放其实是女性意识原始性的一种表现。隋唐汉族是以汉族为父系,以鲜卑为母系的新汉族。唐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无所畏惧、肆无忌惮的包容宏大的风格。所有的因素、形式和风格都可以在唐代文化中找到。因此,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性自然与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的女性有许多不同之处。胡汉融合的最大表现是,作为游牧民族的胡文化,为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文化体系注入了一种豪侠精神。唐人不仅气质上是“胡琦”,立法上也是“胡风”。唐代女性在这种“胡风”文化的氛围中,在礼仪淡薄的“任虎”社会中,豪放刚健,绝对不像南朝的羞涩温柔,汉代的温婉典雅。比如唐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定的法定继承权,女性可以单独作为户主,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发挥作用等等。唐朝的女人也挺吃醋的。《西汉杂记》记载:“大历以前,士大夫之妻妒。”“嫉妒”这个典故起源于唐朝。所谓“女强人,夫弱,内强外软”“怕女人也不错”,成为唐代笔记小说中津津乐道的“话题”。由于胡风的影响,唐代女性审美从魏晋时期的崇尚瘦,转变为崇尚健康丰满。唐代一些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女子骑马、击球的场面,与中国文化中以女人味为女性常态的传统相悖,透露出胡女活泼、勇敢、奔放的性格。因此,唐代女性在中国传统女性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或者换句话说,在唐代女性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女性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兴。这是唐代女性文化的一大特色。这种原始的恢复。它不同于现当代女性的女性意识的解放,而是女性意识在被压抑数年后的一种释放,是“胡文化”和“胡风”的释放和表达,因此,唐代女性的复兴更多地体现为性意识的复兴,以及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对两性自由交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