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阮籍传》之醉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不仅在文学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在音乐上也脱颖而出。
受父亲阮瑀的影响,阮籍是一位钢琴专家。他的《咏怀》诗中说“夜不能寐,坐而弹琴”,表现了他在黑暗统治下坚决拒绝与司马家合作而产生的苦闷和悲伤。
作为一种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创作,阮籍的诗歌晦涩曲折,“言在耳目,情在八荒桌上”,但作为一部音乐作品,阮籍却能以这种足以抒发感情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无限情感。相传他所创造的醉酒形象地表现了阮籍在司马氏杀绝异己的黑暗统治下,又怕又忧,又气又避的真实心态。
据朱权《魔秘谱》载:“是歌,阮籍所作。叹息已不合时宜,于是忘却尘世,关心骨架之外,委身饮酒取乐,终身志向。如果是有意思,那就是真的酒瘾了,有办法救。美在其中,故非俗道,达者得之。”这段话道出了阮籍“醉酒”的真谛。
《醉生梦死》收录在《魔秘谱》(1425)、《冯玄品》(1539)、《重建真实故事》(1585)等乐谱中。根据姚丙炎先生的谱子(参考《管乐艺术》第一期1981监,姚丙炎《七弦琴<酒徒>奏后曲》)醉人采用三拍节奏,在古琴音乐中并不多见。这首歌的音乐主题是一个不断上下跳动的短语:
这一主题的特点是以调式主音、主音等稳定的音调为每一拍的首尾支点,中间嵌入一个大的跳跃音程,从而造成颠倒拍子轻重的效果,刻画出醉汉醉酒跌跌撞撞的神态。之后的二小节重复转折句,特点是强调不稳定的调式声调和变化的节奏,表达作者内心的绝望和痛苦:
整首歌通过五段的循环变奏,不断深化感情,通过一个醉汉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主人公对黑暗现实强烈不满又找不到出路的矛盾心理。音乐手法简练,形象丰满,思想深刻,也是文人较高的文化修养在音乐上的体现。酒鬼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