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了什么?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劳动是主体、客体和意义的统一。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指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通常指能够向外界输出劳动量或价值的人类运动。劳动是人们维持自身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以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
劳动是人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商品生产体系中,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马克思给了我们这样的定义:“劳动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力的买方消耗劳动力,称为劳动力的卖方。
第二,劳动的作用
人类的一切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本质上都是价值运动,都是各种价值形式不断转化、不断流通、不断增值的过程。这种价值运动体现为使用价值、劳动潜力、劳动价值和新使用价值的循环回路,所有复杂的价值运动形式最终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这样的循环回路。
第三,社会需要
在同一社会时期,劳动者的消费熟练程度不同,相同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会产生不同的劳动潜力。消费熟练度高的人,只有消耗更少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才能产生更多的劳动潜力。所以所谓“社会必要”,要求劳动者具有平均的社会消费熟练程度。在同一社会时期,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不同,同样的劳动潜力会产生不同的劳动量。劳动熟练程度高的人,只需要消耗较少的劳动潜力,就能生产出更多的劳动,所以所谓的“社会必然”要求劳动者具有平均的社会劳动熟练程度。
第四,?平等劳动和光荣劳动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财富。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本身。在当今时代,强调尊重劳动要克服片面性,既重视创造性的复杂的智力劳动,又重视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劳动,使各种劳动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发展和保护创造性劳动。在解决温饱问题的过程中,只要把劳动组织起来投入生产,就会创造社会财富。然而,当我们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时,一些落后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劳动不仅不会增加社会财富,反而会浪费社会资源,破坏可持续发展。当今,创造性劳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
尊重劳动应强调发展和保护创造性劳动。这就要求,一方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和管理劳动在创造价值和财富中的巨大作用,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树立劳动平等和光荣的观念。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首先要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消除劳动贵廉价的思想。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也是个人致富的重要手段。也是缩小地区差异、贫富差异,走向共同富裕的前提。
这就要求所有社会成员积极准备参加社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消除在劳动问题上的偏见和歧视。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决定了劳动的多样性,社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劳动。只要是合法的,为社会增加财富,为自己增加收入的,无论从事什么所有制经济,无论处于什么岗位,无论简单还是复杂,无论体力还是脑力,服务还是生产,都是平等光荣的,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其次,要形成自主创业、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社会氛围,克服就业依赖政府的思想。就业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这就要求人们自主择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市场经济的巨大商机和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为劳动者提供了许多劳动机会和工作岗位。
劳动者要克服依靠政府就业的思想和劳动者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只要是正当的工作,正当的岗位,就要大胆去做,大胆去闯,大胆去试。?
尊重劳动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和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使你富有。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劳动和创造。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扩展数据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的结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劳动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范畴,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多种形式,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个体劳动和合作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不同的劳动形式在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劳动,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动力,都应该得到承认、保护和尊重。这似乎是一个常识,但实际操作中,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往往存在各种偏差。
比如有的时候,有些人片面重视体力劳动,轻视脑力劳动,说脑力劳动就是对体力劳动的剥削,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能创造商品价值,脑力劳动不创造商品价值。其实,马克思早就指出,创造商品价值的“人的大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一切生产成本都是人的劳动”。有的时候,反过来,有些人片面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事实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不能孤立地理解。
人类最初的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的结合。只有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两者才相对分离。有的人专攻脑力,有的人专攻体力。但从一个项目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比如盖一栋高楼,既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的支出。如果只有脑力劳动者提供图纸,那只是纸上谈兵的房子。如果只是手工工人添砖加瓦,高层建筑是建不起来的。即使勉强建成,也会被推翻。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需要贡献自己的劳动和智力。只有全体人民尽最大努力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繁荣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因此,国企或私企员工、外资企业员工或个体劳动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的劳动必须得到承认、尊重和鼓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把尊重劳动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政策,这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既然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都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为什么两者的报酬会有差异?这里一定要区分贡献和贡献。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都有助于社会主义建设,但复杂劳动往往比简单劳动更多,比简单劳动能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和更多的社会财富。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复杂劳动的报酬应高于简单劳动。
这种更多的回报不仅包括创造更多价值的回报,还包括贡献更多的回报。根据贡献大小获得不同的报酬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劳动者的报酬,比如企业经理、专家、教授、工程师的年薪,当然会高于普通劳动者,因为他们的贡献很大。但无论企业管理者、专家教授、工程师还是普通工人,他们的劳动性质都是一样的,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这是光荣的,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营造鼓励人们经商和支持人们经商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生成,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现在,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过程中,除了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之外,先进技术、科学知识、管理和信息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和财富积累的贡献越来越大。在这些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土地可以靠劳动开发种植,资本也可以靠劳动有效经营管理,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管理和信息的作用也只有通过现代科学劳动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促进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一切财富源泉才能竞相生成,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百度百科-劳动
人民网-树立尊重劳动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