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中原发展史上的四次灾难
中国佛教艺术的快速发展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代。印度佛教在中国发展迅速,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美术和雕塑的发展。在绘画方面,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画家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汉画技法和风格,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印度和西域的佛教绘画技法的影响,在绘画理论和表现手段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多为纤瘦、谄媚、飘逸,基本上是南朝文人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真实写照。由此形成的“秀骨清面”风格,成为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南朝画风代表。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艺术。它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东晋以戴奎为代表的佛像雕塑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戴奎的创作态度是认真的。据说有一次,为了做一尊佛像,他曾经躲在自己的帐中,听了大家的评论,然后详细研究思考了三年才得以完成。所以他做的佛像,让“道观期待,骤然相见。”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佛像,包括造像和画像,不再简单地模仿来自西方的佛像图案,而是融入了中国的民族风格,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寺庙的雕像和画像大多已经消失。我们只能从传世或出土的一些金铜佛像和当时开凿的一些石窟寺来了解和研究当时的一些佛教造像。
现存最早的有明确年代的青铜佛像是赵建武四年(338)制作的释迦牟尼佛铜像。这幅图像现藏于美国旧金山博物馆。大象高39.4厘米,身穿齐肩大衣,服装图案以身体胸部为中心。左右对称雕成平行下垂,双手固定于腹前。发髻较大,面部轮廓清晰。佛座为四足方形座,这是大多数早期金、青铜佛像所采用的形式。整个佛身微微前倾,服装图案形式化,左右对称,略显呆板,具有早期未成熟的佛的制作风格。
南朝的佛像很少有传世的遗物。但从目前仅存的造像来看,其风格特征明显。如宋文帝元嘉十四年(437年)制作的佛像,基本保留了更早的传统工艺,如衣纹、手印、背饰等。,但它的面部表情安详而柔和。与其他气势磅礴、富有感情的佛像相比,它显得特别优雅安静,更具中国传统色彩。
北魏是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由于政府的保护和倡导,佛教发展迅速,佛教艺术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有大量的金、铜佛像。再加上大同的云冈和洛阳的龙门这两个举世闻名的石窟,都是这个时候国家挖的,所以规模巨大。史无前例,显示出非凡的宏伟。大同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佛教艺术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平城模式”的艺术风格(大同古称平城),对当时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云冈石窟第20窟的巨佛像一直被认为是云冈石窟的代表。由于这个洞穴的顶部和前壁已经被揭开,佛像变成了露天的,所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座大佛的雄伟姿态。佛像高13.7米,面部丰满,发髻高,鼻梁挺拔,嘴部轮廓清晰,嘴角微微微笑,眉和眼细长,瞳孔处为黑釉陶器,看上去气势逼人。双耳垂肩颈短而肥,肩阔而厚,双手禅定,手肘外展,显出力量与威严。这座雕像整体看起来很庄严。身穿袈裟,偏向右肩,衣服呈阶梯状排列,线条简洁,呈现出厚重厚重的质感,反映了当时北方寒冷气候下生活的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也具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一些特点。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因此,标志着这一时期艺术水平的龙门石窟具有更强烈的中国气息,如古阳洞、杨明洞和莲花洞,它们都表现出非常高的艺术水平。
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在风格上都摆脱了沉闷、平面、神秘的氛围。一种新的,温柔,圆润,生动,柔和的风格开始出现。人物造型也由南北朝时期的清瘦飘逸,转变为丰满美丽。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佛菩萨雕像,看上去雍容华贵,颇像唐代宫廷贵妇的形象。衣服的线条流畅有节奏感,同时衣服呈现出轻薄的质感,紧贴身体,显得更加丰满优雅。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龙门奉先寺的鲁舍那佛、敦煌石窟的唐代壁画和造像等。
五代和宋代以后的佛教造像保存在四川和云南的洞穴中。这个时候很多造像都是密宗造像,反映了密宗佛教在这个时期的传播。藏传佛教密宗盛行于元代,藏传佛教寺院中有许多密宗塑像。另外,杭州飞来峰的摩崖石刻造像多为佛教造像,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作品。其中以微笑的弥勒佛(布袋和尚)最为著名。它简单、朴实、天真的笑容,仿佛是发自内心的微笑,吸引着一群群游客和朝拜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代两宋以后,出现了许多罗汉和各种观音造像。其中一些完全基于中国民间传说。这些造像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佛教艺术的表现内容,从造像的风格来看,更贴近生活,世俗化气息更浓,更容易被群众接受。特别是各种观世音菩萨雕像,唐代以前大多脸上留着蝌蚪形的小胡子,现在都变成了更具世俗魅力的婀娜多姿、美丽端庄的女性形象。此时的佛教艺术,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已经是地道的中国文化艺术的产物。
[编辑此段]汉代佛教
传入中国汉族地区的佛教,经过长期的翻译、讲学和融化,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流派和宗派;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历史佛教何时传入中国汉代,学术界尚无定论。中国古代史籍中有记载,秦始皇时期,包括萨摩亚家族和方莉在内的18人前往中国。据《善解法度·毗婆沙》记载,阿育王时代,佛教第三次聚会后,大德玛哈勒被送弃法界。把大决战送到雪山边境国家。达摩阿育王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西藏多罗那塔命名的时候,僧人擅长在支那传教。南宣佛教史书上说他最后一次送智那。这些传教活动因为没有翻译的遗物而代代相传,无法确认。
张骞在汉建元二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39 ~ 126)出使西域期间,曾在夏季看到从胡贩运来的蜀布和琼竹签,说明当时中印之间已经有了民间交流,可能是佛教传入了汉。汉武帝还开辟了海上通道,与印度东海岸的黄之等地建立了联系。近年来考古发现,东汉四川彭山墓葬中有佛像,江苏连云港孔王山佛教摩崖造像初步确认属东汉。永平八年(65),东汉明帝给楚上谕“拜浮屠仁寺,三月与神立誓”,可见当时已有佛教传入。经典的引进据说始于汉代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当时王岳的特使一村向博士弟子卢静口述了佛经,但佛经的原因已经丢失。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派使者出使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一直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端。这种说法是否是历史事实,在现代颇有争议。因为当时西域战乱,交通断绝,直到永平十六年才开通。所以只能推断,佛教是在公历时代前后开始传入汉族地区的。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向彭城(徐州)等地扩散。当时有人认为佛教是一种长生不老的神功,于是桓帝把黄帝、老子、佛一起拜,“念诵黄老的妙语,拜佛塔仁心殿”,把萨满奉为方士。
三国时期继承汉室后,天竺居安思危的佛教高僧坦伽罗、坦迪、康僧铠等先后来到魏都洛阳翻译经书。支谦、僧协等人到武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弘法。芷倩得到孙权的礼遇,当上了大夫。并为僧团建寺塔。谭克甲罗、谭棣擅长法律,翻译了摩诃和尚的戒书《和尚要谨慎》。主张僧人要遵守佛教制度,受戒律约束,这是汉代佛教的开端。檀帝还翻译了一卷《白马寺坛武德噶玛》。此外,康僧铠还翻译了《鱼枷长老问经》、《无量寿经》等四本书。吴的经学翻译始于武昌,盛于建业。支谦专门翻译经典,翻译的经典涵盖的学科和规律非常广泛,118的88卷,69的51卷。康桑辉译《六度集》等9卷。当时的经典翻译和倍增是同步进行的。小乘经典强调禅,讲究养神养心(“养心”);大乘强调般若。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和教义的宣传研究,为魏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此外,这一时期的寺塔建筑和佛像也有各自的尺度,但现存的很少。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等皇帝都信奉佛教。梁武帝信佛,自称“三宝奴”。他为寺庙奉献了四次生命,被国家赎回。他设立了大量的寺庙和辽朝,亲自讲学,举行盛大的斋戒。梁朝有寺庙2846座,僧尼82700多人。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有700多座大型寺庙,僧尼信徒数以万计。虽然北魏太祖和北周武帝时期北朝禁止佛教,但总体来说,历代皇帝都是支持佛教的。北魏时期,文成帝在大同发掘了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纪念母亲,开始修建龙门石窟。北魏末年,流传的佛经有415卷,1919卷。当时大约有3万座寺庙,大约有200万名僧尼。北齐僧尼管辖的僧尼有400多万人,寺庙有4万多座。南北朝时期,大批外国僧人来华弘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秋莫、秋那巴德拉、珍珍、菩提六指、莲娜莫提等。中国也有一批信众去了印度学习。比如,著名的法显、智蒙、宋云、盛辉等去北印度旅游,带回了大量的佛经。
隋唐时期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从思想上和经济上为隋唐时期中国特色佛教宗派的建立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统一南北朝后,下令在五岳渡假村修建寺庙,并恢复了北周禁佛时毁坏的寺庙佛像。大兴善寺是执行佛教政策的国家寺庙,建立在首都大兴城(汉代长安城东南)。仁寿年间(601 ~ 604),在全国各地修建了11佛塔,广泛设置翻译场所,使中外翻译家和著名僧人能够翻译和诠释佛教经典。遵循文帝保护佛教的政策,杨迪在扬州建立了著名的慧日道场,作为传播佛教的据点,并继续发展前代的翻译,佛教兴盛起来。仁寿年间,全国有重要寺院3792座,僧人23万人,46部藏写的经书328616卷,修复旧经书3853部,修建旧造像1508940尊。
唐朝是中国佛教的全盛时期。唐朝皇帝虽然自称是道教始祖老子的后代,尊崇道教,但实际上采取的是道佛并行的政策。唐太宗在清剿割据、平定暴乱时,得到了僧侣和士兵的帮助。赵霞即位后,在全国各地的“兵戎相见之地”建立寺庙,并在慈恩寺设立译经院,邀请国内外著名僧人翻译、宣传经书,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高宗继位后,在帝都和各州设立官庙,为国家安泰祈福;武则天甚至令各州设立大云寺。唐朝末年,佛教僧侣受到礼遇和奖励。非空僧曾在玄宗、肃宗、代宗任职,出入宫门封护国公;默哀后,代宗弃庭三日,以示哀悼。在唐代,中国有许多著名的高僧,他们对佛教的解释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前代,从而为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教派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佛教信仰深入民间,创造了俗语、杂文等通俗文学形式。他在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唐朝有大批外国僧人、学者来华传教、译经,中国也有不少僧人(如玄奘、易经)不辞辛苦到印度留学。中国的佛教宗派开始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和大礼堂(今印度尼西亚),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宗教、文化和商业联系。但在会昌五年(845),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发生了大规模的禁佛。武宗下令没收寺庙土地和财产,毁坏佛寺和佛像,消灭萨满,还僧尼。据唐记载,当时被拆毁的寺院有4600多座,赵体、兰若等佛教建筑被没收40000多座,260500名僧尼被迫回归世俗生活。佛教受到了重创。
隋唐时期佛教的蓬勃发展,促成了大乘教派的建立。重要的是志毅创立的天台宗;吉藏创立的三个学派;玄奘和窥基创立的法香宗;道宣、法立、怀素创立的法学有三大流派,即南山、项部、东塔。净土宗,北魏檀峦所创,隋随道教,唐代善导所融;弘仁弟子沈绣和慧能分别创立了禅宗,包括北宗和南宗。中唐以后,禅宗先后出现了庐阳、林佶、曹东、云门、法眼五大流派。法藏创立的华严宗;密宗佛教由印度僧侣须菩提、金刚乘、不空和慧果创立。这些教派创立后,随着隋唐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发展,很快就传播到了海外。
宋初北宋时期,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剑龙元年(960年),普渡僧人8000人,后派157人赴印度求法,并令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从益州(今四川成都)刻制《大藏经》。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普渡僧人17万人,五年设立译经院,恢复了自唐元和六年(811)以来中断了170年的佛经翻译工作。与此同时,西域和古印度的僧人带着经书来中国的络绎不绝,净土宗(1034 ~ 1037)初达80余人。翻译经典的规模超过唐代,但成就不及唐代。禅宗尤其是林佶和云门最为兴盛,其次是天台、华严、律宗和净土。由于各教派相互融合,提供了“教(天台、华严)的一致性”和“纯禅的一致性”,所以华严禅、念佛禅等广为流行。此外,天台宗分为山甲教和山外宗,而民间的佛教协会尤为兴盛,影响很大。天禧五年(1021),天下僧尼近46万人,寺庙近4万座,是北宋佛教发展的高峰。惠宗期间(1101 ~ 1125),由于朝廷信奉道教,曾下令佛道教合并,改寺为道观,佛教一度受到打击。
南宋太平,江南佛教虽然还保持着一定的盛况,但由于官方对佛教发展的限制,除了禅、经,其他流派都已没落,远非昔日。禅宗不站在文字上,不强调经学,所以在会昌禁佛和五代兵变时受影响较小。净土宗强调念阿弥陀佛的名字简单易行,而北宁之后,禅僧又回到了净土,所以一直延续到近代,一直流行。
宋代理学一方面吸收了佛教、禅宗的思想,从而丰富了儒家经典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和排斥。欧阳修是最著名的佛教放生者,但欧阳修的放生思想遭到了高僧宋祁、宋代宰相张商英、李纲和刘觅的反对。张商英在《护法论》一书中创立了三教和谐论,认为孔子的道和佛教的知心见性、菩提至上之道,与儒家治疗皮肤病、道家治疗血管疾病、佛教治疗骨髓疾病并无不同,三教并不违背初衷。刘觅的三教公平理论也发挥了同样的主旨。
元明清统治者提倡藏传佛教,但在汉代也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禅宗、法家等佛教继续传播发展。寺院众多,僧尼21.3万人。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了严格的僧官制度对其进行监督,并颁布了《百泰清规修订》,印制了著名的普宁寺版大藏经。
明朝万历年间以后,出现了莫宏、真科、德清、徐志四位大学者,进一步发展了禅宗、宗教、法学理论,融汇儒、释、道于一身,因此受到文人和百姓的欢迎,使佛教更具中国特色。
清朝初期,皇室崇拜藏传佛教,对汉传佛教采取限制政策。到了康熙,禁令稍有放松,清末隐居深山的僧人纷纷回京,让日渐衰落的佛教呈现出一段时间的活跃气氛。雍正虽然重视藏传佛教,但主张儒、释、道三家不同用,同体并用,并行不悖,以提供佛教各派的融合。他亲自制作了《辨魔录》和《御选语录》,规定不分宗派异同,一律念佛,对近代佛教产生了重要影响。乾隆时期《龙藏》的出版和《汉满蒙藏四体组合及大藏经全咒》的编辑,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清末以来,杨和欧阳在日本和西欧佛学的推动下,创办了刻经所、佛学院和佛学会,开辟了佛学义理研究的新时期。中国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思想曾是谭嗣同创立仁学体系的思想来源之一。此外,夏越、精进、袁颖、太虚、弘毅等一批著名僧人也纷纷起来从事振兴佛教的工作,给佛教带来了新气象。
[编辑此段]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或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它形成于10世纪下半叶。13世纪中叶开始在蒙古传播。至今,蒙古、土耳其、裕固族等民族仍信仰藏传佛教。
西藏历史佛教的发展可分为“前洪时期”和“后洪时期”。前者从7世纪到838年禁绝佛教200多年。关于后者的开始,众说纷纭。据钟说,它始于公元978年,至今已有一千年了。
洪倩时期初,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人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为他们带来的佛像修建了大昭寺和大昭寺。传说当时邀请了印度人、格萨罗人、尼泊尔人翻译少量经典给汉族的大耳、大天寿和尚,但没有建立僧伽。据《易经·唐代西域大僧求法传》记载,当时唐僧回印度,多是取道吐蕃,有些人受到了领主的礼遇。唐朝赤德祖赞娶金城公主时,修建了许多寺庙,传入了汉传佛教。同时,由于西域动乱和东方入侵,于阗和中亚的僧人也大量流入吐蕃,赤德祖赞收留了他们。他还派人到冈底斯山迎接印度密宗学者佛米和佛吉,日后要来婉言谢绝。晚年,他派遣桑等四位大臣到汉朝取回大量典籍,带回一位僧人。赤德祖赞死后,崇拜这一宗教的贵族大臣上台,发动了第一次禁佛运动,驱逐汉、尼僧人,拆毁寺庙。直到赞帕·赤松德赞长大后,佛教才得以复兴。在赤松德赞,从印度请来姬胡和莲花生修建桑耶寺,让和尚出家,建立僧伽制度,欢迎翻译家翻译经典。他还召集佛教徒和当地信众辩论,灭根扬佛;汉族僧侣和印度僧侣之间举行了一场辩论,以统一他们的信仰。在赤松德赞之后,他经历了牟尼赞普和赛娜雷驰德松赞两代人。热巴金赤祖德赞当政时,要求印藏僧人审定译名,编辑梵谛冈藏语词汇,修订译经,编修三部译经。根据加登的目录,在此之前翻译的经典、法律、理论、注释* * *有700多种。他还规定“七家养僧”,任命僧人起大作用,并赋予军政大权。最后反佛大臣谋杀赤祖德赞,立其弟朗达玛为继承人,禁止佛教在吐蕃传播。佛教被禁后,过了100多年(838 ~ 978年),佛教才从多康重新传入西藏,后洪时期开始。
藏传佛教正式形成于后洪时期。喇嘛这个词在藏语中是“古鲁”的意思。密教中尊师为佛,上师首倡“四皈依”,与佛教早期的“三皈依”不同。这一时期藏传佛教的特点是:一是大量翻译了盛行于印度波罗王朝时期的密宗最高瑜伽部的经典和教义;第二,密宗传承基础上的各种教派的形成。到13世纪初,翻译工作基本完成。200年来,不仅有许多印度高僧前往西藏传教和翻译经书,而且有大量西藏僧人前往印度和尼泊尔学习法语,后来成为著名的翻译家。双方都有300多名著名翻译家。这些翻译后来被收录在《甘珠尔》和《丹珠尔》中。1680刻的北京版,甘珠尔有1055,丹珠尔有3522,* *有4577。德格版刻于1730,甘珠尔有1114,丹珠尔有3559,* *有4673。以日本北京版影印为主的西藏大藏经,甘珠尔1055册,丹珠尔4907册,* * 5962册。汉藏两种语言的《大藏经》有短有长。中国大藏经有《阿含经》、《涅槃经》、《达吉经》四部,法中有《十诵法》、《四分法》、《米沙赛录》等。关于《大智度文具》、《大菩萨》、《成就论》、《顺正论》等重要经典的收藏,具体如下。在西藏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中,有大量密教无上瑜伽部的经典、理论、解说和著作,以及中观、因缘、说法、医学、历法计算和巧工,这些都是汉译所缺乏的。此外,西藏还有大量各派高僧的著述,但没有一本被翻译成蒙古语,始于元成宗(1295 ~ 1307),止于明神宗(1573 ~ 1619)。藏经的满文翻译完成于清乾隆末年(1736 ~ 1795)。
藏传佛教的各种流派在洪钟后期逐渐形成。在第一个统治时期,只有佛教与佛教之争,佛教内部没有不同的派别。在洪钟后期,由于不同的继承,出现了几个教派。较大的有马宁教、嘎当教、萨迦教、噶举派和格鲁派,较小的有杰西教、觉玉教、觉囊教、果扎教和夏鲁教。虽然这个宗教是西藏的原始宗教,但在洪钟后期逐渐与佛教融合,其中一些成为佛教的一个教派。
[编辑此段]云南上层佛教
云南傣族佛教等少数民族佛教属于巴利语系,即南传佛教,与北传小乘佛教有不同的发展和特点。中国汉藏中有比较完整的小乘经和三藏译本。法显是个和尚,曾去什字国(今斯里兰卡)抄经,但和他一起翻译的《扎阿嘎玛》原文是否为巴利语,已无从考证。南朝齐永明七年(489)译的《善解琵琶沙法》和督十四年(515)译的《解释道论》都源于南方。中国法家所奉行的法集部四分法,也与南传处于同一体系。法门在解释法的含义时,常常引用“善解毗婆沙之法”的理论。中国的出家戒律最初是由佛教高僧比丘尼·铁萨罗等十余人传授的。因此,汉代的戒律随着向南的传播有着很深的渊源。教义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三藏《南传》中,小布本行藏是各种波罗蜜事迹的汇集,承认佛道不同于闻道,是大乘学说之首。特别是“心性清净,受客尘所染”的思想,也符合南天竺早期禅宗“含同生命道理,防客尘”的基本思想。现代研究发现,达摩的面壁观可能与南传理论从各地到各地的应用有关。可见,南方的八里佛教与汉代的大乘佛教之间存在着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关系。
佛教南传的一个教派巴利,有史料。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起初没有宝塔寺,经典只是口耳相传。11世纪前后,由于战争的蔓延和人们的逃亡,佛教消失了。战争平息后,佛教从勐润(今泰国清边)经缅甸景东传到西双版纳,再传入泰润写的佛经。这就是现在傣族地区的润派佛教。此外,另一种缅甸白庄佛教传入德宏州等地。直到南宋景延二年(1277)创制傣语,才刻出贝叶经。明朝三年(1569),缅甸金莲公主嫁给第十九代宣威使道时,缅甸国王派了一个僧团,带着三藏经典和佛像去传教。起初景洪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宝塔寺庙,许多缅甸僧人将佛教传播到德宏、耿马、孟连等地,随后上左佛教在这些地区的傣族中盛行。
经典内容与南方巴利语语系三藏相同,但编排略有不同。三藏古籍包括傣语巴利语的音译和注释,一些重要的傣语译本,以及大量的傣语和布朗语著作,包括天文、历法、医学、历史、诗歌、传说和佛教故事。
目前云南上座佛教按名称可分为润、白庄、多烈、佐佑四派,又可细分为八个部落。傣族男孩到了学龄必须出家,在寺院学习文化知识,接近成年后再回归世俗。被认为优秀的个人可以继续留在寺内深造,并按照出家的等级逐渐成为正式的僧人。一般来说,僧团可分为帕(米沙)、杜(比丘)、(杜通长老)、(萨摩教派长老)、僧伽罗布(僧王长老、僧主,此僧团已空缺多时)、帕昭呼(释教长老)、(僧长老)。或者在Pa之前增加Pano(行走的男孩)等级,在du之后增加Dulong(桑杜)等级到十级。从5级以上晋升非常严格,后两级只授予西双版纳傣族、布朗族,成为当地最高宗教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