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国画用的墨水是中国的还是日本的?
都是。目前一般有三种墨水,固体墨水(墨锭)、液体墨水(墨汁)和粘性墨水(墨膏)。
初学者一般从墨水开始。自清末一德阁发明墨水以来,因其方便(至今大部分人仍用墨水写字画画),一度有取代墨锭的趋势。墨水产自国内外。常见的国产油墨有怡德阁、曹素功、红星等。日本墨一般比较高档,好用,比如玄宗。
现在也有糊状墨水。听说过,比如万佩堂的,挺受欢迎的,经常缺货,但是没用过,没办法评价。
最传统的是墨锭。在中国和日本也有,常见的一般是国产的,比如三大厂的,现在一些新墨比如斋,闽南的,宇文轩等但日本墨也是存在的,比如“墨”和“乌珠”。一般认为墨锭是在唐代传入日本的。关于中日之间的墨锭,我们还是坚持一段话吧:“先抛开古墨这个范畴(我道光年间曾获日本古梅园紫玉光,客观上并不比当时的中国差)。二战后,日本各行各业都不景气,老墨店在二战中基本被毁,只有古梅园外的几家严格传承,这和中国很像。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有意识地扶持传统手工业。之后,上海的四家公司并入上海曹素功,惠州的七家公司并入歙县惠磨厂。国有屯溪油墨厂屯溪也是如此。自此,中国油墨工业在产量、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开始逐步与日本油墨工业拉开距离。另一方面,在昭和之后,日本的水墨制作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些进步中有很多中国的痕迹。例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许多俱乐部、书法研究所甚至民间收藏家都制作了供中国使用的墨制品(三大厂),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墨业的改革和发展。再者,日本人购买了中国三大工厂的大量顶级产品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日本人的制墨技术。近30年来,日本书法家甚至墨家为了得到更多样的墨色,在黑色调中加入了棕、紫、青等颜色,使得现在的日本墨色更加多样化,油烟和松烟这两个基本品种也被详细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