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儒道互补的基本特征,深入分析儒道互补
我们认为,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应该是“人类文化的修养”。“人本主义”是人伦文化,以人为中心,以伦理为基础,形成仁义礼义的学说。“成化”就是把人教育成善,改造身体,强调教育和性情的改变。总之,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人道主义。儒家重视人性,鄙视神道,所以不是宗教神学,而是人本主义理论。但儒家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人文主义;前者强调家庭和社会伦理,后者强调个人自由和理性。所以,儒家是一门伦理人学,其核心理念是“仁”。
道教的基本特征应该是“返朴归真”。道教认为,人性是单纯的,社会的原始状态是和谐的。社会文化的发展使人失去了天然的纯真,导致社会纷争和狡猾的欺诈,人类陷入痛苦和灾难。只有回归原始本性,人性才能纯洁和谐,社会才能安宁。道家崇尚大道,因为大道具有永恒、真实、自然、生生不息的特性。顺应自然、返朴归真是道家不变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把家赞为一种自然回归的人文主义,其核心理念是“道”。
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批判庄子“遮天而不知人”(《荀子揭秘》)。“天”是指自然状态,“人”是指人工创造。这句话在明道的《家》里说得淋漓尽致,主张一切要顺应自然,保持事物的质朴和自得,不赞成加入人为的成分。道家也讲“人”,但要用“天”来改变“人”。当然,道家也可以批评儒家“遮人耳目不知天”,也就是说儒家主张人在文化上是成功的,一切以人为中心,而不赞成事物保持或恢复原状。儒家也讲“天”,但要用“人”来改变“天”。儒家人文主义与道家自然主义(它是人文主义的一种特殊类型)之间存在着张力,两者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以我们说儒道互补,是基于儒道明显不同,刚好相反的前提。这种差异有时是平行的,有时是互补的,有时是相反的。从发展趋势来看,前期有很多互相批判的成分,后期有很多互补的成分,而且越来越多。
孔孟之后,儒家不断吸收道家的自然主义和超越精神,但始终保持儒家的伦理本位精神。老庄之后,道家逐渐肯定了正常的人伦之道,但仍保留了以自然为本的基本精神。所以两个学派虽然互补,但从未融合,因为他们的核心思想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文化传统,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儒道互补的深层本质是什么?
(1)儒道互补是人类进化和倒退的互补。儒家认为,人的本性和社会都是不断进化的,先天的状态并不完美,所以需要后天的熏陶,先“尽己所能”,再“尽己所能”,最后“颂天地之修”(中庸)。总之,儒家主张社会文明的不断创造和进步。但儒家忽略了人性在不断进步升华的同时也会异化扭曲,所以需要有一个回归本位的运动。道教要通过“返璞归真”来克服异化,维护人性的自然质朴和社会的和平安宁。老子提出“归婴”、“小国寡民”(第二十八章、第八十章),庄子提出“从法重理”,向往“至德之世”(庄子渔夫、马蹄铁),都是对文化的反映。而道家往往分不清退步和倒退,宁愿牺牲发展进步来换取退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儒道互补的结果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既主张社会和人性不断升华,又主张社会和人性不断回归本位,使人性既能有智慧,又能保持淳朴自由,使社会高度发展,和谐有序。坚持进化,避免异化,无疑是人类发展应该追求的方向。
(2)儒道互补。儒家的“文化成功”传统表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主张参与社会,承担责任,绝不做旁观者。《易传》中有两句话:“刚正不阿”(周易干卦文言文)和“做好人,君子自强不息”(同上,项传)。《论语》推崇“仁为我职,宁死不屈”的态度,孟子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的男子汉气概(《孟子·滕文公二上》)。北宋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承前启后,万世太平”(张载记),表现了贯通古今、关爱宇宙、体恤他人的伟大精神。当然儒家也讲刚柔并济,阴阳互补,但还是强调刚柔并济,阳控阴。道教则不然,其“返朴归真”的传统主要体现了女性的阴柔、谦和精神。老子说:“弱胜强”(第三十六章)。他推崇水德和昆德,是一种以柔为旨、顺应自然的女性智慧,可以弥补男性文化的不足。儒家思想培养了一批仁人志士,他们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道教培养了一批社会生活的隐士或旁观者批评家,他们增加了社会的自我调节能力。中国哲学的主流是阴阳哲学。正如《易传》所说,“一阴一阳,谓之道”(《易传·魏辞上》)。道具有阴阳两重性,大道自强不息,坤道宽厚贤惠。两者的结合是刚柔并济,阴阳互补。儒道一日不离,就像阴阳男女不离一样。
3.儒道互补。儒家人文主义有一种务实的精神,它的公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且这辈子注重修德和社会事业,所以伦理学和政治学特别发达。它采取一种把死人和鬼神抛在脑后的态度。可以说,儒学是方剂学,是对人的现实研究。道家理论更注重形而上的世界。它想把人的精神从世俗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甚至超越社会道德,从宇宙放大的高度看世界。因此,道教具有超越意识和玄学的精神。道家主张的道,是超越形象和无限生命力的宇宙和价值之源。人修炼的目的是提升精神境界,与道融为一体,彻底解放精神。道家的这种求空、求玄学的精神,使其哲学和美学特别发达。儒道互补是玄学与玄学的互补。历史上的儒家为了发展自己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一直从道家那里吸收哲学营养;相反,历史上的道教为了更好地与现实生活沟通,总是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人生智慧。儒道互补,形成了中国的哲学精神。冯友兰指出,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是“既入世又出世”,二者在圣人人格上的统一是“内圣外王之道”。(《中国哲学简史》)他又说:“因儒家“行党内”,故似多于道家入世;因为道家“游于党外”,似乎比儒家多生。这两种趋势是对立的,但也是互补的。两者行使一种权力平衡,使中国人在加入世贸组织和出生之间有很好的平衡感。”(同书)冯友兰在《新原道》一书中,把“极明中庸”作为中国的哲学精神;“极亮”,即玄学精神,主要来源于道家,“中庸”,即入世精神,主要来源于儒家。二者的统一是中国的哲学精神。
4.儒道互补也是群体与个体的互补。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类是群居动物,具有群体性,其天性中包含着关爱家庭、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意识;另一方面,人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欲望、情感、个性和自由意志,其本性中包含着关爱自己、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的意识。群体与个体既矛盾又统一。儒家强调人的群体性。孔子认为仁就是爱别人(颜元),可见“忠”就是“欲立则立”(永业),而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宋代思想家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叶月)道家思想强调人的个性,重视个体的安宁和精神自由,不受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老子说:“知足不辱,知足不险”(第四十四章)是以个人幸福为前提的。庄子的“逍遥精神”理论和精于养生之道,也是以个体的自由和幸福为核心的。在《论语》中,一位道家隐士力劝孔子为了个人的安宁而避世。子曰:“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弟子也。”这充分说明了儒家的群体价值观和道家的个体价值观的区别。但这种差异可以形成一种平衡和互补,使社会不会偏向以共性压制个性或以个性破坏共性的两个极端,把集体和个性结合起来,使社会生动、团结、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