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超历史

一、如何复制属性?

在《鹿山公爵》中,韦小宝受到主角光环的庇佑,总是很容易发财。但是,如果翻开《大清律》,不难发现,这个房产的钱并不是那么好赚的。

按照清朝的法律,对于贪污、私藏违禁物品、恐吓诈骗获取钱财、征收索取等行为,应当向政府没收赃物和违禁物品。对于造反汉奸来说,他们不仅没有财产,还有家人。

为了准确确定赃物的价值,清朝的法律专门规定了赃物的估价标准。一般商品按中等价格估价,雇员按一人一天计酬,牛、马、骆驼、骡子、汽车、船、磨坊和磨坊按雇佣价值计算。

那么,如果像韦小宝这样的官员在抢劫财产时隐瞒财产怎么办?

不用担心,“隐匿官员财产”的惩罚措施早就在大清国的法律中设定好了。其中特别提到,犯有谋反、造反、友爱等“十恶”的犯罪分子,应当没收其人口和财产。如果在突袭中有隐瞒人口和财产的行为,主谋自然会被逮捕归案,甚至连同情隐瞒的总督和知道此事的官员也会一起受到惩罚。

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朝不仅对掌管财产的官员进行严格管理,而且对购房者的财产库存进行精确的数字化管理,这绝不是鹿山公爵所演绎的那样。有几个人摸摸上下嘴唇,随便说一个数字,就能糊弄过去。

第二,抄家到底有多可怕?

然而,尽管在现实历史中,靠财产发财要困难一万倍,但《鹿山公爵》中的韦小宝已经足够幸运了。毕竟他生活在以“宽大”著称的康熙时代,偶尔赚钱也不会被康熙发掘。如果韦小宝晚出生几年,遇到一个冷冰冰的雍正帝,分分钟就要惹大麻烦了。

据说雍正这辈子的一大爱好就是“抄家”,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被雍正勒令抄家,连民间牌都开始流行了。

高频的抄家,让雍正在民间的名声迅速变成了“轻易抄别人的财产”,但雍正似乎对自己的“圣名”漠不关心。正如他在山东巡抚黄兵的奏章中所指示的:“知府李元龙...他有数百万的家具,但他仍然渴望酷...这种腐败的物种应该同时被询问和考虑。追了这个人几十万黄金,养山东人民不好吗?看不下去旧日时光,人人求助。一定要严格讨论。追到山的尽头,叫他的子孙穷,我好做我想做的事。”

在严惩犯罪的同时,雍正密切关注负责没收财产的官员。为了使执政官忠于职守,雍正还特别下令警告:“如果你稍微偏一点,还是预习一下,以防隐瞒米米二等人对日犯下的错误。你仔细想想,如果以后不透露,就随它去吧;如果你有点不安,还是没什么好隐瞒的,可以据实吐露。”

对于舆论上“抄皇帝”的标签,雍正以敏锐的眼光指出:“这些说法不过是一些贪赃枉法的人,他们害怕被抄,怕被瓦解。这是故意造谣,希望我为了名誉不要再抄袭物业了。”

之后雍正继续大刀阔斧整顿吏治,不仅抄家,还增加了惩治腐败的新环节。

在雍正的三观中,贪污比杀人、盗窃更恶劣。所以在惩治腐败上,雍正总是眼里揉沙子,只要抓住真锤就往死里打,吓唬满清文武界的所有人。

据史料记载,雍正曾特别规定,凡违反钱粮1200元以上者,按监守自盗法斩首;盗用军饷者将被斩首,绝不宽恕。

这样的法规让一批从康熙“宽大”时代走过来的官员很不舒服,但雍正只觉得法规太宽松。而是在实际执行中,给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一个“增量不涨价”的礼包。

山东巡抚赛冷,就是中了雍正大礼包的倒霉蛋儿。雍正七年,色狼一时贪念,收了两千两银子。结果,他被部里判缓刑。

被抓入事端,色狼后悔不已,在限期内匆匆交出了所收的全部银子,于是部里商量免死减刑。

谁知免死奏章送到雍正手中后,雍正当场提出异议:“我每年给官员发那么多钱,养家糊口。现在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收了钱,不应该向下属要一丁点,但是他们收了钱,收了红包,真的太过分了。”

说完,雍正解除了该部职务,仍判塞楞地监禁。

色狼额头的事只是雍正整顿吏治的冰山一角。想必,如果韦小宝敢在雍正时代做事,且不说赚不到第一桶金,他的命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

第三,产权人为什么高兴?

雍正对财产收购的态度明显影响到了他的儿子乾隆。据史料记载,在乾隆时期抄家的圣旨中,经常出现“若有隐情,只需问”之类的话,大臣们的回复也往往是“大臣等人会去严密调查”。到了乾隆末期,地方官员不用等乾隆的诏书,而是有意识地查封涉嫌犯罪官员的财产,防止后者转移资产。

在长期强夺财物的高压威胁下,清官头上始终有一根弦,由此带来了相对清明的吏治,清朝逐渐进入近代,一个“康乾盛世”。

可惜的是,曾经令百官闻风丧胆的抄家,在清末却大不相同。在腐败的官场,官员们处处互相保护,财产扣押有时成为官员们的护身符。

这一幕,在《武状元苏丐》中,被戏剧化为犯了罪的苏丐。听到罚金是财产,苏灿和他的儿子立刻高兴起来。

真正的晚清,是内务府官员清宽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期间借机中饱私囊,大发横财。

事后,清宽被时宇弹劾,光绪下令“罢官”。谁知没过多久,江西盐法道空缺,吏部推举接任官员时,大家一致推荐清宽。

可惜清宽得到了一个不费吹灰之力的肥缺。这似乎意味着,查封财产对一批官员来说,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惩罚,而是成为他们事后换个马甲就能重新上任的伎俩。

回顾过去,雍正时代的财产征收是多么严格,国家是多么富强。不知道,短短百年间,财产所有权就成了让贪官们笑逐颜开的小场景。只有清朝的国运,随着房产所有权注水,慢慢沉入夕阳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