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对课件有所了解。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课件的相关内容。欢迎分享。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显著的地理差异

1.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土地、空气、水、生命和土壤)

(1)温度:从南到北,纬度逐渐升高,温度逐渐降低。

(2)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形: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环境有显著差异:(衣、食、住、行、言)

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和交通线路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第二,四个地理区域

(1)等温线经过的10月份65438±0℃。

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旱地农业和水稻农业的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限。

曾经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一.自然特征

1.黑色土地和黄色土地:

(1)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一般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高原南部、秦岭淮河以北、渤海黄海东部。

(2)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称为“黄土地”。

(3)气候:陆地横跨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地区。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农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和大豆。

(3)黄土地农业发展

限制性条件和措施的发展方向

南水北调等节水农业,灌溉水源短缺,春旱跨流域调水严重。

华北(1)春旱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少雨;(2)春季气温上升快,蒸发量大;(3)春季是华北地区冬小麦返青、玉米和棉花出苗的时候,农业用水量大。

二、“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地点和范围: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地形:以山区和平原为主。“山环水绕,良田千里。”

(3)气候:寒冷潮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2.农业发展——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开发条件

有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多雨炎热气候。

缺点:春秋两季易发生低温冻害。

(2)作物成熟:一年一茬。

(3)主要农作物: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中国机械化程度最高、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4)问题及措施:围垦扩大耕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该停止填海造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文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至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至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和甘肃省的东南部。

(2)与众不同的“黄土风情”:洞天之旅。

2.风吹黄土地貌:黄土高原、黄土海角、黄土梁、川地(见图)。

3.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2)危害:土壤肥力下降,农田和村庄遭到破坏,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排沙导致河流含沙量急剧增加,淤塞下游河床和水库,给防洪和河道整治带来困难。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树种草(2)工程措施:修梯田,修土坝。

(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比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四、祖国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述:

(1)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部和北部为山区。

(2)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3)城市功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旅游景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有四合院、胡同、牌楼。

3.现代大都市:

(1)重点功能区:中央商务区(CBD)、中关村、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2)现代交通网络: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是中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机场。

(3)建设目标:“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南方地区

1.湿热气候的红壤;

地理位置(1):南部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分别与东海和南海接壤。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的平原、低山丘陵,沿河有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潮湿是这个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

2.重要的稻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2)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叶、竹子、甘蔗和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二是“天府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1.河流和海洋交汇的地方:

(1)位置和范围:长三角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2)位置的重要性:地处江海交汇处;同时是中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心;并通过海洋航线到达世界主要港口。享受江海独一无二的好处。

2.中国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长三角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①特色: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最大城市,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对长三角,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3.水乡文化特色与旅游;

(1)文化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国内外著名名胜;

(2)水乡特色,如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

③传统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

(2)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①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②交通便利;③更好的服务设施。

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2.香港、澳门与中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劣势: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有利条件:发挥地缘优势,依托大陆的大力支持。

(2)经济特色——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方明珠”。

①香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航运中心。

(1)“天”——建高楼;

(2)“下海”——香港填海面积小,人口密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式:

四、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自然地理:

(1)范围:包括A台湾省岛及附近B澎湖列岛、C钓鱼岛等众多小岛。

(2)地理位置:

纬度: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横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②陆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接南海,西隔台湾省海峡与福建省接壤。

(3)地形:山地占2/3,西部沿海地区分布平原。地势中间高,东西低。

气候: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台风多,暴雨多。

河流:短而急,水能丰富。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点: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2)主要城市:①台北②台中③高雄。

3.外向型经济:

(1)开发流程:

初级-一般工业-高附加值

(2)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①大量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劳动者;②多港口岛;③吸收外资;

④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