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婚俗?
在过去,婚礼队伍注重各种仪式。从前到后依次是炮手、锣、旗、朱牌的“默”、“避”、宫灯、金瓜、斧钹、铙钹、龙虎旗、团扇、太阳罩,少不了打鼓。一般轿子坐两程,新郎新娘坐一程。去的时候,新娘的轿子不空,晋南一带要摆花饼,以青包子为镇物;在晋中的一些地方,一个和新娘同属一个家族,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在轿子上,称为“压轿”。
在山西长治的婚礼队伍中,必须有人陪伴新郎。左权一带,从老人亲友中找到两个人,称为“冰人”;然后从新郎的子侄中,找一个和新郎年龄差不多的人,这叫“引子”。雁北平陆等地讲究“一女一男二女”,叫新郎的外甥和两个哥哥随轿子回去;回来的时候,女方自然陪着“一女两男”为她送行。大同地区的婚礼、送亲,双方妻子之间都有娴熟的礼仪相伴。对于陪伴新郎的人,太谷地区称为“陪伴”;陪新娘的叫“送客”。除了“送客”,如果女方去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吃客”。
女儿出嫁前,山西大部分地区有“哭嫁”的习俗,叫“媳妇哭,娘家有钱”。据民俗学专家考证,这一习俗的起源与古代的“抢婚”有关,随后女性被抢时的哭闹逐渐演变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喜与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总的来说,我感叹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恩情,怀念哥哥嫂子和女朋友相处的好,对自己作为妻子儿媳的人生转折点感到很迷茫。如果对婚姻不满意,觉得委屈,就要趁机玩一玩,大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朋友和家人通常会陪她一起哭。
在婚礼队伍到达后,新娘的门通常会被新娘的姐妹或女朋友们关上并锁上。一方面显示女方家庭的尊严,另一方面故意捉弄参加婚礼的客人。参加婚礼的客人怕迟到,要交“开场费”。在吕梁柳林一带,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门口时,要赶一只羊在前面才能进门,俗称“撞门”。迎亲队伍进门后,女子设宴款待。在榆次、晋中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了各种饮食外,还有煎饼作为主食。当一个新女婿一定要“偷”十几块蛋糕、几双筷子和一些盛酒的容器时,当地人就称之为“发家致富”。山西南部的襄汾地区讲究新郎新娘吃的“结婚蛋糕”。在山西东南部的沁县等地,临行前,女儿要吃鸡蛋饼,俗称“三蛋一壶酒,送女儿上轿子。”
退场后,新郎又给公公婆婆磕头,道别。在晋中祁县,岳父这个时候会给女婿戴上红领巾和簪花。随后音乐震天,婚礼队伍在女方的护送下,以更加宏大的气势出发了。“嫁”和“昏”是谐音。在山西南部的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新娘晚上结婚的古老习俗。新娘家邀请新郎参加宴会,直到第一次值班才把女儿送出去。
女儿出嫁离家,山西各地都有不接娘家的习俗。民间相信“土能生万物,土能生金”,怕拿走了土就拿走了家里种庄稼的好运。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要在炕上穿上新鞋,然后哥哥或叔叔来抬或抬她的轿子。或坐在椅子上被抬上轿子;有些地方,地板上铺的是红地毯或红布。女儿脱下脚上的旧鞋,坐上轿子,换上新鞋。不管你怎么出去,都不要碰到地面。女儿离开时,母亲会含着泪绕着轿子转圈两圈,默默祝福她幸福、好运。父亲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在叔叔、舅舅、哥哥、弟弟的陪同下为亲人送行。
婚礼路线一般讲究走一大圈,回程不走大路。按晋中祁县村的位置,玄武(北)入,朱雀(南)出;还是白虎(西)进,青龙(东)出的说法。迎亲队伍要带红毯或红布,红毯或红布不仅用于新娘踏上轿子,还用于经过寺庙、井台或石磨时遮盖轿子窗户和新娘,以防止白虎星等鬼怪拜邪,互相打扰。在鲁豫别人的婚礼队伍时,双方要交换“针线”,即新娘的针线消灾。现在,当婚礼队伍相遇时,他们会互相赠送手帕,这就是传统。在过去,轿子或汽车用于婚礼。此外,在吕梁山区的一些地方,新娘嫁人骑毛驴;在长治、屯留等地,新郎新娘要骑马。雁北平陆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骡子抬轿子,就是两头骡子一前一后抬轿子。婚礼当天,“赶骡夫”最受尊敬。他们穿着新的黑色衣服。头上裹着一条白毛巾,他穿得非常漂亮。据说他们既能安全驾驶“骡驮轿子”,又能让人受颠簸之苦,所以不能少给钱。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妆容因地而异。新郎过去戴着宽边黑色安全帽,穿着马褂和长袍,但后来他换上了制服。现在他大多穿西装打领带。在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的打扮比较特别,头戴凤冠,身穿绣袍,腰间系着玉带,就像舞台上的娘娘形象。后来吃饱了没穿蟒蛇,就换了一件红色的棉袄;不戴凤冠,戴棕色眼镜,都穿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