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在哪里?宁化是客家人吗?宁化的历史是怎样的?

唐乾丰二年(公元667年)设宁化镇,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设宁化县。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宁化也是世界客家人的祖居地。宁化素有“客家祖庭”、“客家摇篮”之称。宁化户籍人口35万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7万人,操闽西青宁话。宁化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翠江镇,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原中央苏区21重点县。

宁化是三明地区最大的县之一,现在在宁化发展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其他地方有10多万宁化人。据统计,厦门宁化人有4万多人。2005年,泉州宁化人有3万多人,很多宁化人分布在全国各地。带着客家传统游遍大江南北,客家精神在很多客家子弟心中闪耀,于是宁化人产生了同乡会。在全国各地同乡会的组织下,nhr0598.cn在厦成立。网站核心主要随着宁化的建设而发展,全面介绍宁化人的风土人情和新闻动态,让其他地方的人和本地的宁化人提供同样的交流和发展。

长征从这里出发——宁化(宁化是长征的四个出发县之一),在中国并不显眼,但只要提起毛泽东《如梦无花》中的光辉篇章:“宁化,清流,归化,路深而滑,你今日何去何从?直指武夷山脚下,山下红旗如画。”人们会突然意识到宁化是中国红色历史上的一个著名的地方。红色革命时期,宁化有13000多人加入红军,宁化总人口13000多人。长征途中,6000多名宁化红军战士壮烈牺牲。尤其是在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中,由宁化独立7师改编的红五军34师官兵,为了掩护中央主力,与数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大部分壮烈牺牲。

在中央红军长征前最困难的几年里,为了配合红军主力,宁化苏区人民加入红卫兵和少先队,数千人动员组织修建工程,修筑堡垒,运送物资和伤病员,一下子筹集到货币1.5万元,白银1.0万元,布鞋1.0万元。长征结束后,只有58名幸存者到达陕北。解放后仅剩26人,赢得了苏区“乌克兰”的赞誉。

如今,宁化老区人民理性地认识到自己在经济、技术乃至思想意识上的暂时落后。他们希望中央给予宁化国家中部地区的待遇,他们渴望抓住这一宝贵机遇,加大投入,增强这片红土地的“造血功能”,让宁化早日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社会。

宁化特产:鼠干、客家黑笋、豆腐皮、干辣椒、薏米、红菇、宁化魔芋、项燕茶、山茶油、客家酒曲等农副产品,其中鼠干、牛角椒被列为“闽西八大干豆”。

宁化特色小吃(含外省):宁化烧麦、松子、煎饺、曹宪、唐都、牛肉汤、宁化牛肉丸、炒田螺、宁化挂面、茶叶、煎包等。

宁化景区:宁化天鹅洞、客家祖地、祖山-东华山、舒雅、水前岩村等。

宁化人民在努力,在期待!

注:宁化故里群福建总群41358238;全国各地学生超级群:48833153(容纳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