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楼的开平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汉族民居建筑,在中国有很强的地域性分布。它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综合反映了区域居民的传统文化特征。在中国的不同地区,人们出于战争、防御等不同目的,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追求。始建于清初,大量建筑建于20世纪20-30年代。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以前水利年久失修,每次台风暴雨,总有被淹之忧。此外,所辖领土原是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的边远边境,历来以“四顾”著称,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在清朝初期,村民们建造了了望塔,以防止洪水和土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开平人因为生计问题开始大量出国谋生。经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他们逐渐有了一些产业。到了内战更加频繁的时候,土匪特别猖獗。由于山水交融,水陆交通便利,华侨和归侨生活相对舒适,土匪集中在开平地区作案。当时,张韶、朱冰、胡楠、侯万、谭钦、吴进法、张展和黄宝是县里的大土匪。他们到处掠夺,造成了无数的悲剧。据粗略统计,从1912年到1930年,开平发生抢劫案约71起,杀死100余人,捕获牛210余头,掠夺其他财物不计其数。当时的县城沧城三次被攻陷,连县令朱也被俘。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五年(1926)的14年间,土匪抢劫学校8次,俘虏师生100余人。其中,民国十一年(1922),赤坎地区多名土匪抢劫开平中学时,被营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个乡团及时拦截,拦截校长和学生17人。这件事在全县引起轰动,华侨听到消息也很惊讶。他们觉得瞭望塔起到了防止盗匪的作用。于是,他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汇款回老家建瞭望塔。后来,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不受损失,一些华侨在回乡盖新房时建造了各种各样的塔。开平碉楼简介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地方建筑类型,是集防御、居住、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式建筑。

根据现有的证据,开平碉楼最迟产生于明末(16世纪),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表达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和文化传统的群体建筑形象。这类建筑群规模庞大,种类繁多,造型独特,分布在开平市农村。

以中西合璧的民居为特色,有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教等多种风格。

自明朝(1368-1644)以来,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的开平,一直是“四无”之地,土匪横行,社会治安混乱。此外,河流众多,每逢台风暴雨,洪水频发,当地人被迫在村里建塔自保。

2001年6月25日,作为近代重要的历史遗址和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第一个海外华人文化世界遗产项目在中国诞生。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和西北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是多层建筑,比普通房子高,比普通房子结实厚实,窗户小一些,有铁门窗。瞭望塔上部四角建有突出凸出的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角堡,可从制高点击退进村之敌。清顺治六年(1649),设立开平郡,故取名“开平”,希望从此太平。建县以来,“社贼之扰”得到了遏制,治安比以前稳定,所以清朝的瞭望塔数量很少。1840鸦片战争爆发前的时期,是开平碉楼发展的初始阶段。

清末民国时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实行排华政策,海外恶劣的生活环境迫使开平华侨将愿望寄托在家乡。他们把盖房子、买地、结婚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不断把自己的血汗钱寄回开平,从而为开平碉楼、村落的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在盗匪猖獗的日子里,为了防贼,开平的村民和华侨集资在村里修建了瞭望塔。大量中西合璧的城楼的修建是开平村在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变化,众多的城楼从此成为开平村壮观的文化景观。19年底至40年代初,成为开平碉楼和村落发展的繁荣时期。开平碉楼是多层建筑,比一般汉族民居高很多,便于指挥防御。瞭望塔的墙壁比普通房屋的墙壁更厚更坚固,不怕土匪挖墙脚或炮火袭击;瞭望塔的窗户比居民楼的窗户小,都有铁条和窗扇,外面是铁门窗。在瞭望塔上部的四个角上,一般都有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角堡(俗称“燕窝”),突出悬垂,角堡上有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从制高点回击进村的敌人;同时塔壁上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圆柱等建筑元素上大做文章,形成了千层建筑风格。开平碉楼按上部造型可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臂式、城堡式和混合型。这些不同的建筑造型体现了主人的经济实力、审美情趣以及受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程度,这也是开平碉楼最吸引人的地方。通过建筑材料

开平碉楼

开平的碉楼种类繁多,按建筑材料可分为四种:石建筑、夯土建筑、青砖建筑、混凝土建筑。

石建筑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当地也称“石建筑”。有些墙壁是由经过常规加工的石头制成的,而另一些则是由随意放置的天然石头和填充的土壤制成的。目前开平共有10座石建筑,占城楼总数的0.5%。

夯土建筑分布在丘陵地区,主要在赤水镇和龙胜镇。这种瞭望塔在当地常被称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然历经几十年风雨的侵蚀,但依然很坚强。有100座塔,占总塔数的5.5%。

砖建筑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区,使用的砖有三种:一种是明代土法烧制的红砖,一种是清代和民国当地烧制的青砖,第三种是现代红砖。目前,用早期土著方法烧制的红砖建造的瞭望塔在开平很少见,应龙楼的早期部分是极其珍贵的遗迹。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三种砌筑方式。少数瞭望塔是用现代红砖建造的,外面有一层水泥。目前开平有砖砌建筑近249座,占城楼总数的13.6%。

混凝土建筑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又称“石混凝土建筑”或“石米建筑”,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们是由海外华人借鉴世界各地建筑的不同特点而设计建造的,其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塔由水泥(一般是从英国进口的,当时叫“红泥”)、沙子、石头和钢材构成,极其耐用。因为当时的建材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成本高。为了节省材料,一些塔楼内部的地板是由木制亭子制成的。目前开平有1474座混凝土建筑,占开平碉楼总数的80.4%。根据使用功能,开平碉楼可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瞭望塔三种类型:

●村里建楼后,全村或几户集资合建,每户分一间房临时使用,以避土匪或洪水。其形制封闭简单,外部装饰少,防御强。三类瞭望塔中,现存瞭望塔473座,约占开平瞭望塔的26%。

居民楼多建在村后,由富裕家庭全资拥有。它结合了了望塔的两个功能,即防御和居住。楼高,空间比较开阔,生活设施比较完善,生活方便。住宅建筑造型多样,外观典雅,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有1149栋居民楼,约占开平碉楼的62%。

●守望台宜建在村口或村外的小山、河堤上,高耸挺拔,视野开阔。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方便对土匪的早期发现和对村庄的早期预警,是周边村庄联防需求的产物。瞭望塔最晚出现,现存建筑221座,占开平瞭望塔的12%。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和村落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首先,它是中国农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

夯土建筑分布在丘陵地区,主要在赤水镇和龙胜镇。当地人大多称这种瞭望塔为“泥楼”或“黄泥楼”。虽然历经几十年风雨的侵蚀,但依然很坚强。有100座塔,占总塔数的5.5%。

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时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不同的。中国一些沿海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引进的。以开平为中心的碉楼是中国农村人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相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来先进文化时的自信、开放和包容。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连同自己的审美情趣,放进了瞭望塔,让它成为自己家园的精神了望台。不同的居住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各种风格。

第二,是从中国农村移植过来的外国建筑艺术的集中展示。

在开平建筑中,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的外来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圆柱,拱门和拱顶,中世纪欧洲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式拱门,欧洲城堡的构件,葡萄牙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的欧洲巴洛克建筑,在开平随处可见。这些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宗教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了巨大的包容性,它们和谐地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新建筑类型,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三,是中国海外华人文化的杰出代表。

开平碉楼

海外华人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是海外华人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已经触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层。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普遍规律。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当你走到一个瞭望塔或居民楼,你都能看到中外文化交融的痕迹。因此,开平碉楼和民居建筑是华侨文化在中国的深刻性和普遍性的非常突出的体现。

第四,它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环境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碉楼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周围的竹林、村前的池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一个根基深厚、财富丰厚、文化繁荣的和谐环境。点式瞭望塔前是一片片低矮的居民楼,就像平原地区整个村庄的靠山,满足了村民对安全防护的心理需求。开平碉楼已经成为侨乡人民营造和谐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瞭望塔的下部形态大致相同,只是大小和高度不同。大型塔楼,每层相当于三个开间,甚至更多;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一个半开的房间。最高的瞭望塔是赤坎乡南塔,有七层,矮的瞭望塔只有三层,比普通建筑高不了多少。

瞭望塔的形状变化主要在于塔顶。从开平现存的1400多栋建筑来看,屋顶建筑的形状可以归纳为100种,但比较漂亮的有中式屋顶、中西混合屋顶、古罗马山花屋顶、穹顶、美式城堡屋顶、欧美别墅屋顶、庭院阳台屋顶等等。

泰山碉楼

台山市的瞭望塔,具有侨乡特色,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炉,集防御和居住功能于一体,既深含中国传统底蕴,又充满浓郁的欧美风味。它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域多元文化碰撞、交汇形成的历史景观,是大量独具风格的。

泰山碉楼主要是由海外华人捐赠建造的。这些外国的建筑和建筑主要是西式的。因为侨乡的华侨长期生活在欧美,受到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乍一看,有很多建筑的屋顶有圆顶,这是罗马的建筑特色,而且大多是从三楼或四楼的阳台飘出来的。阳台,无论是一侧还是两侧、三侧、四侧,都采用古希腊立柱。部分建筑中有古希腊Onek风格的弧形拱门和两根精致的圆柱,看起来颇有气势,凸显了古罗马的建筑设计理念。三楼阳台正面是混凝土结构的柱子,八根柱子组成七个走廊窗户,其中六个是中间有1级台阶的圆拱;阳台左右两侧还有一个半圆形的拱形走廊窗。雕刻在正面山墙上的图案复杂而精致,王一馆重建在四楼的平屋顶上。方形的亭子有高高的穹顶,矗立在果园里,就像一个头戴钢盔的指挥战士。楼前有三门,中门双柱立,侧门弧形图案环绕,既豪华又有气势;墙是红砖砌的,有小方窗,是中式的。建筑第四层的浮动遮阳篷上有多个上宽下窄的炮眼。在观察亭上观察到敌人,可以在楼下防守。建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很大的实用价值。这些外国建筑是侨乡的特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外赚钱的华侨,带着钱和图纸回到家乡,建造了反映居住地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融入家乡传统建筑艺术的“中西合璧”的瞭望塔,兼具保护和居住功能。这些塔依然完好无损,但大多无人居住,无人看守,一片荒凉。有些是由村民的公尝(公地产权)收入或村民的摊派所建。这些塔一般有三四层楼高,有十层,墙有一尺多厚。它们是用掺有石灰的黄泥、青砖或花岗石砌成的,更多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楼的四面墙上都有枪孔。顶楼通常四面凸出,形似阳台,“阳台”底部还开有枪孔;四个角被建成一个了望塔,甚至配备了探照灯。门窗不大,但都是厚钢板做的,整个塔极其坚固。泰山建塔全盛时期,共有2000多座塔,分布在泰山的各个角落。目前有1,000多座塔,完好的有626座塔。这些建筑风格独特的宏伟塔楼还在静静地沉睡,她神奇的面纱露出了她美丽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