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议论文:1000字关于传统节日的高中作文。

介绍

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深入,外国节日特别是西方节日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特别热衷于情人节和圣诞节,但是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必须具备的习俗却被淡化了。比如春节回家,清明节扫墓,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而且很多节日流于形式,甚至只是成为一种吃节,一些深层次的文化东西也逐渐被人们遗忘。对此,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明确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恰逢其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关系、自立、义利的约定,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同时,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根据文化学,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物质层面的文化内涵。

1,传统节日中的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节日包含着丰富的“吃”文化。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节日是一路“吃”下来的。例如,我们在春节吃饺子,在正月十五吃元宵,在端午节吃粽子,在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而且绝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在古代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随着祭祀神灵、祖先和节日饮食而逐渐形成习俗的食物,都负载着一种深厚的民间情感。它们不仅为后来中国民族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节日食品的祭祀、馈赠和集体分享构成了中国节日物质生活的重要传统,体现了中国人处理天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表现。

2、传统节日中的服饰文化

每当节日来临,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的服装,这在春节期间尤为明显。可以说,节日是展示民族特色和服饰的舞台。与便装相比,正装是优雅的、高贵的、庄重的、精致的、复杂的。它更注重节日文化内涵的表达和展示,是我们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工艺的重要参考,具有更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比如唐装的演变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2、传统节日中的节日仪式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起源于祭祀。今天的节日庆祝活动大多与古代的祭祀仪式、迎神游戏、驱邪避灾密切相关。保留至今的安塞腰鼓、端午节、上元灯会等民俗活动,不仅增添了中国人的节日乐趣,也成为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此外,作为与节日仪式相关的民间文学艺术,如祭祀神灵、神话、传说和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祭祀神灵、歌舞、戏剧等表演艺术,以及搭棚子、扎纸、制作彩色装饰品等民间工艺,也丰富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宝库。

(二)中国传统节日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

1。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与幸福:高贵与美丽。

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高僧之美往往在传统节日中得以彰显,是人们对和谐期待的具体体现。比如通过团拜、探亲等礼仪活动,加强了与周围人的关系;通过节日盛装的游行、节日锣鼓的敲打、节日竞赛的开展,释放内心的情感和期待,加强村社成员之间的情感依赖和精神交流,使这里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节日也调节着国家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通过节日,一个民族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不同民族的人聚在一起庆祝节日,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此外,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都表达了人们对圆、和谐、美好生活的渴望。清明节折柳,端午摘艾叶,重阳遍地插山茱萸,这些驱邪的习俗也表现了美好的祝愿。

2。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统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几乎每个节日都是一个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而逐渐产生的。节日的选择体现了人们顺应自然的思想,让人们按照自然节律和气候循环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而庆祝节日则反映了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对风调雨顺的希望。这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此外,在节日里,人们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如: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节郊游娱乐,端午节划船比赛,中秋节仰望天上明月等等。这些节日可以让人们亲近自然,感受“天人合一”的氛围,让人们更加注重自身与自然的和谐。

3。人与自身的和谐:重视人际关系。

“伦理标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重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明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和习俗,成为中国社会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情感纽带。例如,家人团聚是春节和中秋节最突出的特点。此外,高尚的道德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上。几乎每个节日都有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孝心。重阳节讲究尊老孝顺;端午节也叫“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父母。这些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和孝顺。

更何况,中国的传统节日还具有协调人心、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功能。传统节日包含各种仪式和典礼,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约束。这些约束会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所有的人都应该遵循这种伦理关系,遵守它的道德要求。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价值

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公共假期有了很大的调整。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法定节假日。同时,春节放假日期将提前到除夕。当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国外节日越来越冲击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时,国家从制度层面确立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其重要的实用价值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去探索和开发。

(一)中国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中华民族的各种传统节日,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风俗多彩,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铸造“国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如果能剔除糟粕,充分挖掘有用的成分,就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例如,人们利用节日定期进行传统表演和传统教育,使传统在人们的生活中得以延续和加强。传统有时候隐藏在生活背后,隐藏在人们的头脑中,人们应该选择一个特定的、特殊的时间来呈现它。通过各种习俗活动,人们可以有意识地了解和接受传统,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要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传统节日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毋庸置疑,传统文化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洋溢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是中国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感情。

此外,传统节日文化往往与特定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如清明节和爱国忠臣介子推,端午节和爱国诗人屈原等。通过这些材料,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普及、延续和发扬,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民族心理认同感和自豪感。

2。传统节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比较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无声的、非教条的、潜移默化的。这样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讲究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如果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在能够给青少年带来快乐体验的活动中投放思想信息,在节日文化中渗透思想信仰教育,就能有效改变当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空洞说教、容易引起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局面,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青少年是一个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由于各种思潮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理想信念淡化,必须抓住传统节日的有利时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家庭伦理教育。

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亲子之间的代沟以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存在,往往会导致情感上的隔阂,甚至家庭矛盾。也有很多独生子女习惯了父母的溺爱,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忽略了父母的情感付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伦亲情,传统节日生活中的人伦传统是核心传统。在传统节日中,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回归家庭的主题。传统节日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定期团聚和情感交流的机会,节日习俗中特别强调家庭关系的和谐。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让青少年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体验和珍惜幸福的家庭生活。

4。传统节日有利于教育年轻人和谐的人际关系。

众所周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和谐的交往氛围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节日只是提供了一个揭示各种人际关系的平台。依托传统节日,通过节日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会关心他人、了解社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各类人群的关系,是一种可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传统节日作为青少年建立和谐关系的纽带。

(3)传统节日可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促进节日消费,改善人民生活。

现在,春节、五一、十一三个旅游黄金时段已经形成。其中,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直是节日消费的热点。比如春节期间,仅地坛庙会就有200多项文化活动,有时每分钟逛庙会的人数可达126,其中不乏外地人。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每年春节约有300万人参加庙会。东城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民意调查显示。5%的人认为庙会恢复了文化传统,活跃了节日气氛,体现了社会安定团结和友好祥和的人际关系。这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发展经济,促进节日消费的典型例子。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四)传统节日是人们身心健康的调节器,是人们情绪的寄托和释放点。

除了以上功能,娱乐功能是传统节日的一大亮点。例如,许多人喜欢在春联上放鞭炮,在元宵节赏花,在清明节散步,在中秋节赏月。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大多数人的身心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然而,为了赢得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休息和放松成了一种“奢侈”。而常规的传统节日成了最合理的借口和理由。有了这个机会,人们疲惫的身心可以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而且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可以获得很多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正好可以为节后的工作积蓄精力。

此外,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感情的重要寄托点——它们为家人团聚和家庭幸福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亲朋好友提供了交换礼物、增进亲情和加深友谊的机会,为悼念和缅怀已故亲人提供了支持。

(5)发展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古往今来,传统节日承载了太多的人文内涵,尤其是情感内涵,人们格外珍惜,所以很少有人会在此时刻意破坏这种难得的社会和谐;有时候,节日甚至可以让战争中的人们暂时甚至长时间放下武器,实现和解与和平。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海内外华侨华人和中华儿女,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都与全世界一起欢庆。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成为我们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契机。比如每年从除夕到正月初一凌晨的春晚,都会有无数的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世界各地的华侨也可以通过电波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在这个时候,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无疑可以得到最深刻的强化。每当清明来临,台湾省、东南亚等地区的炎黄子孙和海外侨胞回到中国大陆祭祖扫墓,无形中加强了中国大陆与台湾省及其他国家的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可见,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成员情感、知识、智慧和伦理规范的凝结。它不仅是我们民族创造新文化的基础,也是我们时代的一部分。虽然总的来说,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过去,但优秀的文化精髓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仍然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存、保护和挖掘,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