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晚期的都城都在郑州。

商代晚期的都城都在郑州,这是错误的。

殷墟,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北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商朝后期称北孟,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此地,至其亡国时,共传八代12王,历时273年。周灭殷后,周之子武庚被封于此。后来由于武庚叛乱,殷人迁走,逐渐成为废墟,故称殷墟。

知识扩展

商朝晚期的都城是殷墟,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它以其大规模的商代遗址而闻名,是中国考古界挖掘和研究殷代文化的重要来源。

1.殷墟的历史和遗址

据史料记载,殷墟是商朝的第二个都城,经过多次扩建和修缮,最终发展成为一座占地约30平方公里的城市遗址。今天发掘的大型遗址主要有三个区域:下陆城、太极城、上寨城。

2.殷墟的规模和布局

殷墟的砖木结构建筑主要有祠堂、宫殿和陵墓。殷墟的城区规模较大,封建王朝的特征开始显现。阳城和殷诚有环形防御体系,以汲沦溪为天然屏障,以各级防护墙为核心防护。

3.殷墟文化与文物

殷墟是中国最早的人造遗址之一,是研究商文化的重要遗址,也是早期文字研究的重要来源之一。殷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如司木格、、丁等青铜器、玉器、玉琮等。

4.殷墟的历史价值

殷墟是中原地区最丰富的商代遗址。出土文物不仅使人们对商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对东方青铜文明的起源和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殷墟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们研究中华文明和中国古代史的重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