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和产品?

灵璧县是安徽省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东与泗县接壤,西与宿州市埇桥区接壤,南与蚌埠市固镇、五河县接壤,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睢宁接壤。

灵璧县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000亩,辖6个乡,13个镇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1.25万。地处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辐射圈。

灵璧县是楚汉古战场,传奇人物钟馗的故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奇石主产区,素有“妾奇石,钟馗画,玲珑宝绝天下”之称。

灵璧县被评为“中国观赏石之乡”,灵璧石被誉为中国四大观赏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石英石)之首。第20届金旅奖旅游文化峰会在灵璧举行。

于吉的墓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虞姬墓位于县城东7.5公里处,是项羽爱姬之墓。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02年,项羽为汉军所困。夜里,他听说汉军四面楚歌。他料到大事已去,于是晚上喝了一场豪爽的哀歌,妃子和“汉兵”们略显惊愕,被围攻。陛下精神枯竭,不能和妃子住在一起。“巴音自杀了,被他的部下葬在这里。陵园占地3942平方米,墓室和墓碑均已修缮完毕。墓园外建门楼、围栏,内建展厅、草坪、石碑,供人参观、栖息或泼墨。[9]

灵璧石

灵璧石,又名青石(巴音石),产于灵璧县渔沟镇青石山北麓平畴。宋代诗人万度在《云林石谱》中收集了116种石制品,其中灵璧石居首位。“灵璧石奇于天下,其声如青铜如玉”,这是宋代诗人闫芳由衷的赞叹。灵璧石的发展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尚书龚宇载“浮于岸边”;殷商时期,就有用灵璧石雕制作的宫廷乐器——虎纹石磬的记载;《晋书》中,皇帝为了江左的大欢喜,命镇西将军谢商来灵璧取清石...

苏州灵璧是世界第一石城(6件)

灵璧石除了转石还有更多奇特的观赏石,其产地也不仅限于转石山。主要分布在县北部的灵觉山、朝阳山、白马山、二帽山、韶山、九顶山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在县中部的朱三山和南部的大山、峨山等地。从产出的灵璧石来看,其真正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固有的灵气和神奇的造型,更在于其质、形、色、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乾隆皇帝曾称赞其为“天下第一石”。[10]

钟馗花

灵璧钟馗图(孙怀斌作品)

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缀子,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木刻年画或门神画。它是手工绘制的,有其独特的民间风味。在宋、明、清三代经久不衰,尤其是清代的灵璧古城,画店、画商众多。清代《灵璧志略》说:“每年能卖几万张纸。自吴道子之后,至宋元时期,灵璧设郡时,一批民间画家聚集于此,初步形成了钟馗画(民间画)艺术中心。北宋画家费阳所画的钟馗,深得吴道子之味,气势磅礴。后居淮楚,与灵璧画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因其教诲而奠定了灵璧画钟馗的良好基础。龚楷,南宋淮阴画家,元代为官。他喜欢在钟馗里做鬼,他充满了乐趣。灵璧画家深受影响,钟馗画风有所变化,形象怪诞,风格新颖。清初,画家高被任命为苏州,当时灵璧属苏州管辖,他经常拜访灵璧钟馗画家并给予很大帮助,提高了灵璧钟馗画的整体创作水平。齐人在《名山藏画临摹:钟馗形象一赞》中称赞:“吴道子的画能与神沟通,与人间一样传奇,渐渐失去真实性。而灵璧画的画往往又不失吴道子的原画风格,所以一直被旧世界推着画。“1915年,灵璧民间艺人钟馗的画家翟光远的钟馗画,参加了巴拿马世博会,也就是‘世界艺术大赛’,获得金奖。现在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1]2065438+2004年5月6日,由亚洲旅游联合会、安徽省旅游协会主办,安徽赵辉易蓉有限公司、灵璧县旅游局、灵璧县旅游发展中心承办的第20届亚洲旅游金旅奖峰会在灵璧举行。这项活动将极大地促进灵璧旅游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