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的起源

格陵兰——“绿地”的起源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东北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面积超过2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世界第一大岛丹麦领土的50倍。格陵兰岛的84%被厚重的冰山和冰川覆盖。群山和平原都覆盖着白雪,但它的名字却非常美丽动人。“格陵兰”在英语中的意思是“绿色的土地”。追根溯源,有一个典故:根据古代北欧的传统,公元982年,有一个叫埃里克·德雷德的挪威海盗。他从冰岛出发,独自乘船航行。在流浪的世界里,他发现了格陵兰岛南部的一个小山谷,这个山谷在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于是,这片“绿地”作为世界第一大岛的名称流传至今。

“格陵兰”与其名字极不相称。它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恶劣。终年冰雪难融,岛上降水以降雪为主。格陵兰岛只是周边沿海没有冰雪的狭窄区域,属于无冰区。最大的无冰区不是在气候温和的南部和西部,而是在气候极其寒冷的北部的Periland地区,那里气候干燥,降雨稀少,风暴咆哮。

岛上的植物非常稀少。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有气候温和湿润的西部和南部,生长着一些地衣、苔藓等极其低矮的植物。在东南部的一些深山峡谷里,有少数灌木丛和草地供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放牧。南方的一个深谷里生长着很少的桦树和柳树,被称为格陵兰岛唯一的“森林”。

开天辟地以来,格陵兰没有这么冷。据研究,在古代,格陵兰岛和北冰洋的气候非常温和湿润。当时岛上到处都是树,鸟儿飞来飞去,呈现出一派花花绿绿的景象。那时候的格陵兰是真正的“绿地”。现在,人们经常在这一带被冰覆盖的海岸峭壁上发现犀牛、野马、银杏树等热带亚热带动植物遗迹,就是一个生动的证明。大约经过654.38+00万年的变化才变成这样寒冷的气候。随着地球的变暖和大陆的漂移,可以预见,在下一个地球暖期,格陵兰岛将真正成为一片充满阳光和春光的“绿地”,重现昔日的辉煌。

格陵兰岛不仅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84%)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冰盖)面积为654.38+0.8万平方公里,它们的平均冰层厚度达到2300米,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相近。格陵兰岛蕴藏着300万立方千米的冰雪,占世界淡水总量的5.4%。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而如果南极洲的冰雪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6米。

在格陵兰深邃无垠的白色寒冷世界里,降雪无法融化,所以年复一年地积累。新雪松软,每立方米重100公斤。事实上,新雪直接落在冰上的机会并不多。由于常年大风,六边形的雪花在风中飞舞碰撞,逐渐磨去棱角,变成水泥粉一样的雪,随风飘落在冰面上,形成风雪。风雪的密度大于新雪,每立方米重400公斤。降雪被层层覆盖。随着深度和压力的增加,新雪逐渐变成由细小雪粒组成的颗粒雪。在70 ~ 100米深度,雪晶相互融合,雪晶颗粒之间的空气被压缩成独立的小气泡,成为白色气泡冰,或称新冰,新冰密度达到每立方米820公斤。当埋藏深度超过1200m时,巨大的压力使新冰中的气泡消失,气体分子进入冰晶晶格,微小的冰晶迅速融合膨胀成巨大的单晶(最大直径可达10c m),最终形成蓝色坚硬的老冰,又称蓝冰。覆盖着白色新雪、颗粒雪和新冰的蓝冰构成了大陆冰盖的主体。而且,冰越深,形成的时间越久。据估计,格陵兰冰盖最深处冰层的年龄可达几十万年甚至1万年。

格陵兰岛约有6万居民,其中90%是格陵兰人,其余主要是丹麦人。最大的群岛是加拿大的北极群岛,由数百个岛屿组成...这些巨大的河流不仅为北冰洋注入了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淡水,也为北极地区的采矿业、加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格陵兰岛沉睡在丹麦慈爱的怀抱中,这里的土著依然遵循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丹麦的官方政策是禁止外部世界打扰土著人民...除了油气资源,世界上最大的煤矿,还有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石棉矿、钨矿、金矿、钻石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