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羊皮鼓的传统介绍

“羊皮鼓”主要流传在嘉陵江上游的略阳县。它是艺术家马云秀和童连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表演的双人灵感。它的前身是古老的杨娇鼓舞。风格、节奏、韵律仍保持原有特色,但两位老艺术家(青年艺术家)规范了羊皮鼓的舞蹈语汇,删除了祭祀内容,使之成为一种娱乐性表演。

在羊皮鼓舞人心的表演之前,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打一个有固定套路的鼓,既能酝酿情绪,又能起到烘托气氛、吸引观众的作用。演出中,两人边打边跳,伴随着高亢的人声和热烈粗犷的舞蹈,在锣鼓声中给人一种别样的独特魅力。此外,在画面调度上,两人同时进退,或面对面背对背旋转,或“推磨”旋转,共同缠绕形式突出。

羊皮鼓的演奏风格和鼓的节奏多种多样。目前收集到的有【硬三鞭】、【软三鞭】、【野鸡扑】、【偷点子】、【挠牛】等十余种。这些鼓穿插在每一段唱段与舞蹈的衔接中,让表演者以统一的步伐和动作来调节节奏气氛。由于是即兴表演,表演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思想情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技巧的发挥。

羊皮鼓的演唱多在舞段之间进行。其中既有固定的曲调和歌词,也有老艺术家应用原有曲调的即兴创作。目前收藏的乐曲有【吴立门】、【甲子】、【古人十首】、【书生子】、【还西神】、【舞馆】、【猴反中国】、【四点红】、【十二朵花】等十余首。他的歌词大多取材于道教俚语、历史故事、男女情爱、风土人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李武门】、【甲子】、【紫雪】等中国古代唱腔中,有很多“阴阳”、“五行”的内容。

羊皮鼓的表演突出了鼓。它的气氛热烈欢快,动作粗犷朴实。比如《稗子与星辰》的动作,在鼓点、唱腔、动作的有机结合中,表现出一种凛冽的气势。在表演中,羊皮鼓不仅为舞蹈提供了节奏和丰富了气氛,还通过击鼓形成和发展了许多独特的舞蹈词汇。老艺术家们在跳舞兴奋的时候,往往会搬出一条长长的木凳,放在场地中央。艺人在板凳周围表演“卧板凳”、“跳板凳”、“踩板凳”、“跨板凳”等杂技技巧。目前已经收集了基本动作,如“爬鼓”、“搓麻坑”、“单腿跳”、“凤凰点头”、“爬线”、“爬星”以及一些结合木凳的技术动作。其中《稗子鼓》是整个舞蹈的关节动作,它与《搓麻坑》、《稗子星》一起奠定了羊皮鼓舞的基本风格和动态规律。突出了脚的“走跳”,臀的“扭摆”,手里鼓的“推摇”。受羊皮启发的演员大多穿着当地村民常穿的大胸长布衫、束腰外衣、腰带、头饰和麻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由童连生、马云秀两位老艺术家联袂演出的羊皮鼓,多次参加省、地、县三级民间文艺演出并获奖,至今活跃在民间。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村的“何家祖坟”是当地羌族何氏的墓地。据记载,羌族古代的葬俗主要是火葬,一般在日落之后进行。火化时,亲人围坐在一起哭泣,然后唱哀歌表达哀思,然后手牵手跳舞,祈求神灵保佑逝者进入另一个世界。歌舞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骨灰才埋到地下。这种丧葬习俗在《吕春秋·尚易》中有记载,可以作为证据留下来。在少数民族中,羌族的“丧舞”和祭祀祖先的传统舞蹈很有特色。

当太阳把高大松树的长影缩到最短的时候,村里的男男女女和前来祭拜何家祖先的巫师们就跟着何家的主人来到一个松柏环绕的墓地,在林中的坟前摆放好各种祭品,然后等待祭祀的“时机”到来。

我听到了羊皮鼓的声音。一队以手持刻有仙女头像的“克里米瓦兹”魔杖、头戴放置圣物的帽子的巫师为首的队伍开路,随后是一顶金猴头的猴帽,羌语称之为“休墩”,还有一个大巫师手持鹰爪等邪气的“班苓”,敲打着羌语称之为“日布”的羊皮鼓,挥舞着棍棒。他们随着羊皮鼓和板钟的鼓点跳起了“金丝猴舞”。戴金丝猴头帽的巫师还负责指挥其他巫师表演各种舞蹈,以及在仪式中应该做的次数。这些巫师每个人的舞姿都不一样,有的一边挥舞着乐器,一边向四面八方点头哈腰;有的轮流替换左右腿来回跳,有的在同一个地方左右转...似乎他们在表演自己的“独舞”。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所有巫师的唯一共同点是,每个种群都使用不断吟唱的咒语和经文来为他们的舞蹈伴奏。

在羌族的祭祖仪式中,有一个特殊的习俗,那就是大巫师必须戴上金丝猴头皮帽,同时敲打羊皮和鼓,而这个习俗的起源是基于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

据说很久以前,羌族是一个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当时那位当时已经很老的老爷爷,花了很大的力气,把各种经书,以及从神灵那里得到的关于人类衣食住行的一切知识,都记录下来,保存在一卷卷的桦树皮上,准备传给羌族的后代。今年春天,老爷爷怕桦树皮卷好后受潮,就把它拿出来放在外面的山坡上晾干。没想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一只山羊,把桦树皮卷轴全部嚼烂,逃之夭夭。下午祖师爷来取经的时候,发现所有的经书都丢了,惊呆了。他到处找不到他们,急得捶胸顿足,伤心欲绝。这时,一只金丝猴从一棵大树上爬下来,告诉他的爷爷他看到一只山羊吃了卷轴。从此,爷爷下定决心,在有生之年,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也要找到这只邪恶的山羊。后来在金丝猴的指引和协助下,终于找到了那只邪恶的山羊。祖先为了惩罚山羊,将宰杀后的山羊皮制成单鼓“日布”用于祭祀神灵,使其永远遭受羌族子孙的鞭笞。从那以后,每当先人敲锣打鼓时,面前都会有写在桦树皮上的经文。为了让这些珍贵的经书不再丢失,祖先们把所有的经书都背下来,用口头指令的方式传授给后代巫师,而不是用文字。所以羌人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同时,为了感谢金丝猴通过古代经书指引寻找山羊的道路,使羌人后裔得到五神的保佑,金丝猴死后将其头部和皮肤做成帽子,用小铜镜、海螺等可以驱邪的器具装饰,作为祭祀中不可或缺的崇拜对象。

以后,大巫师在祭拜祖先时,必须戴上金丝猴头帽,它被安排在“克里米瓦兹”魔杖的后面,以示人们对金丝猴的尊敬,并引导巫师通过它与神灵联系。而且,巫师们表演的舞蹈讲述了如何在金丝猴的帮助下找到邪恶的山羊的故事。

打羊皮鼓跳舞是巫师的“专利”。祭祖时除了敲羊皮鼓,跳“金丝猴寻邪羊”之外,还要领略“羊皮鼓舞”的魅力,它属于莫索上游礼县卡姆乡的“布拉兹”。

布拉兹,灵感来自方圆著名的卡姆乡的羊皮,也属于“巫舞”。必须由真正掌握十六卷经书和全部法语技能,具有一定医学和占星术知识,并能主持传统祭祀仪式的巫师来进行。这种巫师被当地羌人称为“释比”。

如果羌寨家庭要“请愿”、“许愿”或驱走鬼怪和疫病,就要雇“释比”像羊一样跳舞来激励布拉兹。巫师的数量和规模取决于每个家庭的经济能力。在释比进行的各种仪式中,羊皮鼓是必不可少的乐器,也是释比跳布拉兹舞时唯一的伴奏乐器。澧县卡姆乡最著名的两个“石壁”不仅是兄弟,还有布拉兹优美的舞姿和优雅的风韵,在当地也是首屈一指的。

只见两人身着湖蓝色的右搭袈裟,腰间系着白色的亚麻百褶裙,头上缠着“释比”,在羊皮和大鼓的重击下轻盈起舞。整个舞蹈过程中,他们看起来如入无人之境,舞姿轻盈飘逸,浑厚从容。两人一起跳舞时,张驰井然有序,如行云流水;在对面的舞蹈中,婀娜多姿,如同蝴蝶齐飞。所有的舞蹈表演了复杂多变的动作,如“抱鼓绕头”、“屈腿左右转”和“摆动臀部”,膝盖不断颤抖。他们干净利落的动作,毫无分寸地随着羊皮鼓的节奏加速。舞蹈的和谐与完美,一招一式的精准,以及贯穿其中的朴实无华的内在魅力,不能不让人赞叹其深厚的功底,这是任何专业舞者都难以达到和体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