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体验,钟世镇
1944年,在广东梅州市某高中就读的18岁青年钟世镇,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部队”的号召,加入青年军抗日救国。经过一年的军旅生涯,1945抗战胜利后,钟世镇退伍复员。他曾经考虑过实业救国,报了一所理工科院校。但这一次,他听从了内心爱的召唤,回到广州,进入中山医科大学医学部。1946,成为比他早一年考入中山医科大学的顾(钟世镇之妻)的弟弟。
1951,钟世镇接受了中山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实习助理的岗位。当时中山大学医学院还没有人体解剖学的老师。到光华医学院听叶教授的课,指导本科生实习课。从65438到0952,钟世镇毕业留校。为了与顾团聚,他很快被调到南昌第六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1954学校重组并入重庆第七军医大学(现第三军医大学);65438-0977年调入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在南昌、重庆、上海、广州从事人体解剖学教学工作,任助教10年,讲师16年。
在军医大学,虽然钟世镇已经记下了七次三等功。然而,他每搞一次政治运动,就在劫难逃。曾被打成“国民党残余、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文革”期间关了“牛棚”,受了批判,想过离婚(为了不牵连老婆孩子)。
“文革”期间,钟世镇在第三军医大学成了“管制用户”。他不能上讲台,只能监督劳动,放在技术组做标本。他工作了两年左右,这两年没有虚度。恢复工作后,他和讲师刘就标本制作的经验编撰了学术专著《解剖技术》,成为新版《解剖技术》的主要参考蓝本。“文革”后期,钟世镇被从牛棚里放了出来,但他仍然没能重返大学讲坛。而是被送到县工厂管理部的一个医疗培训队去当开学校的老师。这支医疗培训队相当于一所中学,学制两年。学生分散到县级医院。在县级医院,从传染病到解剖学,他都教过,就是不敢动手术。在医学问题上,根据“阶级分析”原则,有“阶级报复”的莫须有罪名。但看到很多外科医生不懂解剖学,他很焦虑,这让他坚定了文革后选择临床解剖学方向的决心。
1977,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钟世镇被调到广州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改制为南方医科大学)。两年后,时任校长的赵提拔他为副教授,并任命他为解剖教研室主任。
65438-0978,中国解剖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学术会议。会议首先安排了刚从国外考察回来的上海第一医学院郑思静教授做了国外医疗技术发展现状的报告。和其他专家一样,听到郑思静的报告,他也很震惊。没想到解剖时常用的刀、剪、镊几乎成了世界文物。CT、核磁共振、扫描电镜技术正在改变解剖学的命运。
在1978的解剖会议上,钟世镇用铸造法制作了人体标本,那些细致精美的人体标本作为艺术品让他的同事们惊叹不已。
从65438到0978,钟世镇选择了临床解剖学方向。他认为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为临床解剖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简单来说,人的骨骼和皮肤组织是可以移植的,而移植的“供区”和“受区”的局部解剖决定了手术的成败。比如从手指研究,摸清楚人体的每一根血管。不仅有精致的标本,还有规则的绳结。
从1979开始,钟世镇将制作模具标本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和助教,人类标本陈列室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到1988,完成了上千个标本。
在20世纪80年代,钟世镇敏锐地注意到显微外科的主要对象,如小血管和神经,在传统的解剖学教科书中被忽视,这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钟世镇开始研究临床解剖生物力学和新兴的组织工程学。通过计算机叙述,完成了中国虚拟人1号和2号的研究,并分析了数字人在医学应用中的前景。1985年,钟世镇晋升为教授,并于同年编著了第一部《国际显微外科解剖学》(英文版,英国出版),将中国在显微外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推向了世界前列。从此中国的显微外科长期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所以他成为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奠基人,但他最著名的研究应该是“数字人”。
65438-0994年,中国决定在中国科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更具应用性的中国工程院,由八九十名中科院院士兼任工程院院士。从65438到0997,钟世镇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75岁的钟世镇发表了654.38+00万字的巨著《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集其大半生的研究成果和20世纪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完整资料于一身,成为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光辉里程碑。
2002年,数字虚拟人系列研究列入国家“863”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和韩国之后第三个拥有自己的虚拟人数据库的国家。钟世镇是这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
2003年,钟世镇的研究小组完成了中国第一个女性“数字人”的数据采集,将一具女尸从头到脚切割成8556个人体横截面,然后对横截面进行拍照,再将数据输入电脑,合成一个三维人体;此后,课题组完成了华数侠第一英雄的切片工作,9200个截面,最薄切片只有0.1mm。
2004年9月,以钟世镇为首的南方医科大学数字人研究组参与了“返回舱非正常着陆冲击试验”和“宇宙射线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研究,设计制造了着陆冲击塔和多次冲击座椅,构建了数字人体生理模型和数字人体辐射模型,完成了非正常着陆冲击试验和座椅的改进。
2008年,钟世镇在广东省17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广东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唯一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