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战役:见证历史不能忘记

忻州市忻府区忻口村西侧的山上,一面忻口战役纪念墙赫然耸立。在与纪念墙隔沟相望的九龙岗上,当地人正在修复被日军烧毁的宝相寺。忻口村东公路旁还保存着一块日军为炫耀其“功绩”而竖立的石碑。忻口人都知道,保护忻口战役的废墟和遗物,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的英雄气概,也是为了见证日军侵华,给否认侵华的日本右翼势力以有力的回击。

无数的史料和目击者的叙述证明,日军在忻口战役中犯下了累累罪行,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金山之上,白骨遍地;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暴行,今天依然可以效仿。

郝:“哪怕只剩下一个人,我们也要守住这个阵地。”

在忻府区胜利路58号,住着一位专门打忻口战役的老人。他就是八十多岁的胡全福。

胡老研究忻口战役已经30年了。七七事变77周年那天,他把自己收集了几十年的资料摊开给记者看,指着一张忻口战役示意图说:“第九军军长郝,五十四师师长,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八路军769师三营营长,都是民族英雄。

1937年9月下旬,日军在雁门关至平型关的内长城线上,中国守军损失惨重。6月10日,日军全线撤退,占领樊氏,并在代县附近集结重兵,准备进攻忻口,南取太原。蒋介石命令魏率十四军四个半师星夜从河北营救忻口,并任命他为前敌总指挥,组织忻口战役。

魏部下郝自告奋勇,任中央军第九军军长,指挥其于四日首先到达忻口前线。11日,日军占领原平南下,沿同蒲路左侧向忻口猛攻,忻口战役打响。13拂晓,日军在飞机、重炮、坦克的掩护下,以5000步兵猛攻忻口西北的南怀化高地,守军阵地被攻破。守军以炮兵和步兵作战,双方近距离交火,展开肉搏战,顽强战斗。激战中,阵地血肉横飞,场面惨烈。阵地最终被守军收复。

中央军第九军军长郝对阵地上的战士们说:“以前我们一个团在守这个阵地,现在只有一个连还在守这个阵地,哪怕剩下一个人,我们也还是要守这个阵地。只要我们不死,我们的抗日责任一天也完不了。走之前,我已经在家里写好了遗嘱,如果不能打败日军,我是绝对不会活下来的。”

醉卧沙场,君不笑,古已有几番战。郝亲自到前线督战,被敌人发现,与、郑廷桢一起被枪毙,倒在战场上。中日23日激战,阵地交换数十次。守军不惜一死,屡战屡败,杀敌万余人。165438+10月2日,中国二战指挥部命令忻口守军撤退,保卫太原。当日,日军占领忻口。

李文柱:“怀化南部204户,死亡100多户。”

日军到达忻口地区后,把战争中的失利和惨重的代价归咎于老百姓,把南怀化作为最大的报复对象,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82岁的李文柱是辛口村的村民。他只有5岁。7月7日,白发白须的李文柱老人,戴着近视眼镜,站在忻口战役发生的山梁上,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和从老人们那里听到的故事。他的悲伤和愤怒难以抑制。

忻口战役打响前,听说日本鬼子要来了,忻口附近71村的村民纷纷逃离。李文柱跟随他的大人,躲在离忻口10公里的高村,以远离战场。忻口地区已经成为一个无人居住的村庄。

辛口村西北约4公里处是南槐花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人们认为它很偏僻,日本人很难找到。所以这个村的村民大部分都没有出去避难,很多附近村子的村民在战前都跑到了怀化南部避难。

1937 10 6月13日,侵华日军踏足怀化南部。“日军拆了杨润年的房子,几十个鬼子挤进院子里。他们发现窑里有两个眼睛的孩子在哭,就是把机枪对准窑洞,胡乱开枪。村民倒了,窑里的尸体堆成山。那些日本人涌进山洞,把活人赶出山洞。男人一个个被枪毙,女人被逼到一边,被剥光衣服。被脚缠过的女人,没有裹脚布是走不了,站不起来的。鬼子们看着扭曲的女人,放声大笑。”

后来鬼子砸了赵栓家的门。赵栓栓、赵如春和赵长春立即被剖腹并残忍杀害...

李文柱说:“我的奶奶和叔叔的家人属于南怀化,他们全家都被杀害了。怀化南部原有人口204户,被消灭100多户。全村1020人,仅日本人就杀了254人,猪、羊等牲畜被抢走数百头,房屋被烧1000多间。”

根据老李曼朱温提供的一份文件,他们(日军)痛恨南怀化人民帮助中国军队进攻他们的联合司令部,还把自己的500名精锐士兵引入中国军队的伏击圈,导致全军覆没;他们痛恨南怀化的一再损失,以及日军付出的惨重代价...

除了怀化南部,日军还在其他村庄作案。辛口村西北的九龙岗上有一座宝相庙。日本人经常看到这里有灯光,以为这里是中国军队的联络站或司令部。事实上,这里没有士兵在战斗。日军占领忻口后,来到九龙岗,把汽油浇在庙里所有的建筑和神像上,点了一把火,把这座500多年的古庙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