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历史

自动化系成立于1970。为适应国家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50年代清华大学设置了一批与自动化相关的学科,包括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1955设置在电气工程系)、自动化与远动(1955设置在电气工程系,6月并入自动控制系,更名为自动控制)、热电厂等。

1970年5月,清华大学以一批相关专业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自动化系(最初命名为工业自动化系),人员主要来自电气机械系和动力机械系。

涉及编制的电机系单位有工业企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教研组、电子学教研组(前身为工业电子学教研组)、晶闸管元件与器件车间、电机系和从其他教研组抽调的少数教师;动力机械系的单位包括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教研组的大部分老师。该系刚成立时,教职工约20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4人,助教43人,1970毕业生87人,另外还有一些基础课和政治学教师。建工系同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从1970到1976,共招生六届,共计1264人。

1979年7月,学校整体规划调整专业布局,将部分曾在计算机系(即原自动控制系)从事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教师并入自动化系,加强自动化学科的理论基础,成立了控制理论教研组。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这一时期自动化系在学科建设和布局上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发展。首先,更新了专业内容。一方面不断巩固和提高在控制工程方面的优势,加强现代控制理论等新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不失时机地开展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在著名信息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常炯教授的支持下,成立了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教研组及相应的博士点。郑为民教授领导建立了系统工程实验室。同时积极开展学科建设,于1981成立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由常炯教授任首任所长。此外,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全系设有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系统工程、自动化仪器与装置四个研究生专业(学科)。这些是国家公布的首批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或专业。随后,全系集中力量建立了系统仿真实验室(后更名为系统仿真实验室),配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模拟和数字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专业口径进一步放宽。1988自动化系将原来的三个专业(自动控制、生产过程自动化与检测技术、自动仪器仪表)合并为两个专业(自动控制与过程自动化、自动检测),1993将两个专业合并为一个自动化专业。

90年代以来,全系积极参与多项国家建设项目,包括高技术自动化领域国家重点项目“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实验项目(CIMS)”、“集成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开放实验室(I-MADIS)”等,并受国家科委委托负责CIMS课题办。在校内外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经过5年半的努力,CIMS实验项目于1992年底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国际先进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并于1995获得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颁发的国际奖项“大学领袖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部从1997开始与多家国际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罗克韦尔、日本NEC和欧姆龙、德国Festo和P+F等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立对我系的教学和科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9期间,我部将原有的8个教研组调整为6个研究所,分别是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系统集成技术研究所、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所、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所、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与测试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