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通论:西方美学理论发展的详细历史

每天都来,一些老朋友必然要来拜访。这些老朋友中的一个,开心吧,从来不写。他每天只发图片。通常一幅画要三四天才能完成,我看着他一点一点把白色的画布画成美丽的画面。他的画栩栩如生,那个人物的眼睛仿佛透过屏幕看到了你的内心。而风景,无论是生机勃勃的春天乡村,还是萧瑟的秋冬荒野,都能让你身临其境。

我喜欢他的画,但是在评论的时候,我只能笼统的说:漂亮,绝对,太棒了。至于画哪里好看,哪里独特,哪里伟大,我说不上来为什么。这时,我为自己缺乏审美常识而感到羞愧。这就是我读《西方美学通论》的原因。

这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白底黑字,干净的封面,上面“新时代领导干部通读”的字样,下面“中央党校出版社”的字样,让我对这本书的趣味性不再抱有幻想,但我对它的权威性毫不怀疑。

这是一部详尽的美学理论发展史。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了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期形成的早期希腊美学到俄罗斯18世纪80年代的“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概念。两千多年来,每一个美学流派及其诞生背景、代表人物、美学理论和核心观点、具体表现形式、理论进步与局限、重大影响与历史意义。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期,最初的美学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以人类的自然环境和宇宙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弦长比引起的和谐就是美,而和弦上的节奏则是跨越整个宇宙的和谐的象征。它提出了“书数”理论,用“数的和谐”解释了宇宙的构成,创立了宇宙美学理论。这是最早的书面美学理论。

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苏格拉底已经将研究对象从宇宙转变为世界。希腊特尔斐神庙的碑文《认识你自己》充分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艺术意识,将美学研究的领域拓宽到对自我意识、认识灵魂、认识理性的研究。苏格拉底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认为事物的美丑取决于功利和使用者的立场,这也隐含了“美就是价值”的观点。

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的美学不仅仅局限于宇宙论,还包括人文主义。他们把两者结合起来,把人的生命看作宇宙发展的结果。虽然它们也属于宇宙学美学,但这个“宇宙”不再是天文学的宇宙,而是社会学的宇宙。......

就这样,我们一页一页地翻着,看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鲁丁、康德、歌德、席勒、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相继出现,各抒己见,在继承中发扬新的美学理论,最终形成一门成熟的美学学科。

看到这些名字你会觉得奇怪吗?这些人不是著名的哲学家吗?美学理论如何能有光辉的贡献?事实上,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学起源于哲学,是哲学的一部分。直到18的80年代,美学才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本书作者凌,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美学、设计理论。也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关门弟子。正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样,凌在导师朱光潜先生的肩膀上出版了《西方美学史》,并应中央党校出版社的要求,以《西方美学史》为蓝本撰写了这本书,作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和各界有兴趣人士的美学通读。

这本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对于我这种没有美学基础的人来说更容易读懂。但是说实话,书上的知识点太多了。看完只能消化一点,还得经常看才能更好的掌握。看完这本书,我不能马上对简的画做出评价,但我对什么是美还是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通过善来定义美,认为“美是人们向往的、因其本身而值得赞美的东西,或者是因善而美好、令人愉悦的东西”。同时,他在《形而上学》中定义“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对称和确定性,而数学恰恰是为了清晰地提示它们。”因为它们是很多事情的原因,很明显,当数学谈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谈论美的原因。"

18世纪初,英国经验主义代表人物休谟提出了“美不在物而在心”的美学命题,认为“美不是物本身的属性,而只存在于观者的头脑中。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美。”换句话说,你觉得美就是美。

这两种观点都充满了唯心主义。19世纪俄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著名的“美即生活”的定义。“我们在其中能看到的任何东西,按照我们的理解都应该这样生活,那就是美;任何展现生活或让我们想起生活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这个定义不再认为宇宙是最高的美,而是认为“人是最高的生物,人的人格是世界上最高的美”。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审美观。

那么什么是美呢?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朱光潜谈美》一书中说,“美是什么?美不仅在物,也在心。它在于心与物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像康德和普通人想象的那样,即物是刺激,心是感觉;是心借物表趣之象。”“世界上没有自然美,一切美都必须是心灵创造的。”

这个观点是一个更中肯、更全面的定义。

提高艺术修养任重道远。西方美学通论是第一步,但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