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真实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
感谢《三国演义》和现代无知的导演,朋友们想象的古代战争(冷兵器时代和早期的火药武器)与事实相差甚远。
1,将军之间的“一对一”,在真实战场上基本不会发生。
两军交战线前,两军指挥官外出,在交战线前捉对厮杀,最后有人在马下砍人,然后手里的刀(或其他武器)被军队杀死,获胜...
《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的这一幕,在真实的战争中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如果你那样战斗,为什么你需要士兵?传说中的吕布不是灭了天下吗?
其实“一对一”起源于古代春秋以前对所谓“老师”的误解。“为人师表”就是挑战。《逸周书》记载:“王()驾车到牧野,(即)驾车出。国王让他的父亲(也就是姜尚、姜太公和姜子牙)和叔叔(也就是周公旦,也就是姬旦)来教他。”这段话的意思是,周武王率领350辆战车部署在木叶,商纣王从朝子城出城作战。周武王命姜子牙和周公旦为师。
请注意,这只是命令姜子牙挑战,并不是让姜子牙和商纣王单挑。如果真的要单挑,姜子牙八十多岁了,商纣王死的正好,史书记载商纣王力量无穷,可以“倒推九头牛”(这可能有些夸张,但绝对不是虚构)。单挑老满江和周公都死了!别告诉老江他会魔法...这是历史,不是神话。
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史书上经常出现一个大夫和一个大夫,也是指两个大夫约定战场和时间,各自带着自己的私兵去打仗,而不是说两个大夫赤膊上阵。
因为街道办主任罗贯中先生没有真正见过战争,结果罗老先生就把那些场景浪漫化了...
因为《三国演义》写得如此成功,结果...后人完全误解了“史鸷”的含义...
2.一般情况下,骑兵在步兵阵崩溃前,绝不会冲击到步兵阵。
电视上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大队的骑兵挥舞着马刀,攻击敌人的步兵阵。在真正的战争中,除非绝对必要(比如突围等极端情况),骑兵将领只要脑袋没被门夹住,绝对不会这么做!
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只有马在高速奔跑时,才能产生影响,对敌人造成致命一击。但是,如果你在敌方步兵阵崩溃之前就对其进行攻击,那么首先,你的骑兵不可能比敌方步兵多——显然,如果你的骑兵比敌方步兵多,那么这种绝对优势的战斗基本上就足够了。如果用骑兵去“交换”敌方步兵,你用1换10是不划算的。要知道,训练一个合格的骑兵需要好几年,而训练一个几乎有用的步兵却需要两个月。再加上战马,把骑兵改成步兵是愚蠢的。
一旦骑兵冲入敌方步兵阵,即使借助战马的冲击力开始对敌方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只要敌方阵型不崩溃,那么你的骑兵必然会停下来,然后立刻陷入敌方步兵用长矛四面刺的局面。骑兵不是坦克,所以你的损失是不可接受的。
事实上,在真正的战争中,骑兵经常从远处用弓箭射杀对方步兵。由于北方游牧民族擅长射箭和骑马,南方的步兵射箭远不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士兵。结果就是步兵始终在敌人的射程之内,自己的箭射不到别人。步兵阵型密集,骑兵阵型稀疏,导致步兵一方损失越来越大。一旦步兵冲锋,对方骑兵会立刻掉头撤退,一边撤退一边掉头射箭。一个人可以在马上射箭。你不能边跑边射箭吧?直到步兵队形散开,士气崩溃,骑兵将领才会命令他们掉头冲锋,给对方致命一击。这也是宋朝在对抗北方政权时始终处于劣势的原因。如果是宋朝冲锋步兵的骑兵,辽金蒙古有多少人?宋朝有多少人?宋朝死了10人,受不了。
在连续炮和大炮出现之前,骑兵是战场上的绝对王者。没什么好争论的。步兵在一两场战役中靠战略和地形打败骑兵是奇迹,是偶然现象。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奇迹出现上的总司令,把国家的命运和士兵的生命玩弄于股掌之间。
战争,救不了,又读不了进度。
3.弓箭是按抛物线射出的,没有瞄准对方士兵。
军队中的弓箭手在一定高度(40°左右)射箭,他们的弓箭必须齐发,然后向敌人射出数千支箭。这样才能有力,箭才能射得够远。
除非你的弓箭手都是传说中杨的传人,否则你永远别指望用弓箭“杀死”敌人的一些重要人物。弓箭不是狙击步枪,箭是抛物线,不可能打直线。
弓箭手一旦失去组织体系或统一指挥,乱射箭,在战争中造成的伤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4.与弓箭手相比,火绳枪手的优势仅仅在于他们训练速度更快。
无论是射程还是开火频率,弓箭手和弓箭手都彻底击败了火枪手。受过训练的弓箭手最大射程超过150米,而火枪手只有在100米开外才能听到。而且可以用弓箭手和弓箭手攻城,箭是抛物线型的,可以射城墙上碉堡后面的敌人,而火枪手攻城的作用基本为零。
然而,一个合格的射手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训练,而一个合格的火枪手最多需要两个月。如果战争旷日持久,火绳枪兵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更容易补充兵力。仓促训练的弓箭手战斗力基本等于零(见上一条)。
5、青龙偃月刀,田方绘戟...呃,关大师和吕的“象征性”武器其实是不存在的。
骑兵将军的武器只能是马刀。青龙岛和方天戟属于舞台...呵呵,我也说了我很无奈...
相关阅读:
电影中,西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是从闪亮的重骑兵和重步兵进攻开始的;镜头一转,敌人和敌方将领的肌肉暴涨,狂野的低音音乐震动耳膜...画面充满了野蛮势力的亢奋。这部电影很好,但它是假的。
重骑兵和重步兵不是用来消灭敌人的,而是依靠软甲(箭可以射进去)、自身重量和密集的队列来分散对方的阵型。他们不会停下来进行肉搏战。他们只是继续往前走,走在对方后面,然后回来。当然,他们的矛会顺便杀几个。如此反复。你想想,你很勇敢,连续杀了十几个人,突然后面冲了一大群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如果你不跑,你会死的。整个场景类似于现代战争中坦克和步兵的配合。
重骑兵和重步兵数量不可能很大,通常只有几百人,几千人国力强大。一个原因是没有那么多铁。第二个原因是软甲挡不住弓箭。而一套几十公斤的硬甲,谁能穿上它走100米。第三个原因是它缺乏灵活性。两队刀枪不入的重甲兵相撞了。除了相扑,他们还会玩什么?
中国古代没有重骑兵和重步兵。一个原因是没有那么多的铁。另一个原因是盔甲不适合山地。最后,没有战马。只有唐、清两代才有完整的骑兵体系。在其他时期,西方国家严禁向中原汉族出售战马。清明上河图没有马车,只有牛车。据说北宋只有两三千匹战马,都是壮年。
中国古代人的战争和电视剧里真的不一样。而是五个人,十个人的团队,五十个人的团队,等等。训练时强调这五个人一定要生死与共,不死不掉队。而且当时征兵是一村一户,保证了谁都不能单独当逃兵。但是,几万人会在一顿饭里分手,也是一个原因。战斗开始时,这些亡灵士兵会形成十比五,五比三,五比一等等。势均力敌的时候,就看谁更勇敢了。
另外,还有一个预备队负责“打”。看到哪边不行,就冲上去杀,杀了敌人的威风,壮了自己的胆子。
相当一部分古装电影和漫画都会用到战争桥段,有很多冷兵器战争的描述。但是,这里很大一部分作者对古代冷兵器战争毫无概念。在大部分作品中,冷兵器战争基本等同于团战,只是规模放大到几千人或者几万人。
虽然很多人知道如何描述处置,但处置是为了什么,处置后如何行动,基本不清楚。基本套路是两对圈,两个将军都喊,大家都冲。《赤壁》之类的电影看似知道处置,但说实话,那种打法比直接对抗更脑残。
正是因为完全没有冷兵器战争的概念,影视作品中一般不允许全景拍摄。除了拍一张战斗开始时如何排队的全景照片,最多拍一张骑兵队伍奔跑的照片。接下来只能用近距离来表现一个“将军”如何勇敢的打败对手的一群小兵,而对方的小兵也不会上一个团,只知道一个一个的死。
拍战斗场面要花很多钱,成本很高。本来拍这种镜头是为了增加电影电视剧的价值。要有历史感,存在感,代入感,让观众感觉这是一场古代战争。但这样拍出来的“战争场面”,除了服装和道具之外,和年轻危险的人抢地盘基本一样。
结果花了很多钱,观众基本上不接受。对于不懂的人来说,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期和这个时期差别不大。最好是多两部能打动人心的剧或者单挑,省钱可能更好。对于略知一二的人来说,这种“战争场景”是一种催吐剂。就算片子好,也要拉着进度条在这个地方快速跳转,省得自己恶心。
在实际拍摄中,也很难用这种思路控制战争场面。多少群众演员混在一起,武器狂舞,一个人站错了地方,动作太大就可能受伤。骑兵的场面更是惨不忍睹。骑兵对步兵不小心,人可能会被踩死,骑兵对骑兵,人可能会被踩死。
所以战争场面被很多影视剧视为畏途,宁愿排队交代过去,然后迅速跳到单挑。
其实真正让古装剧“有感觉”的是战争场面,尤其是战争全景。只要对古代冷兵器战争有所了解,运用一些电脑手段,战争场面并不难拍。
首先,古代战争的特点是编队作战,必须表现出来。当然,拼阵不利于突出主角形象,不能多使用。但是,只要有一两个镜头反映出战争的感觉,观众就会买账。
比如《斯巴达三百勇士》中,一直是勇士们用短剑砍杀的重点,但影片特别拍到了防守阵型的盾阵,以及波斯士兵如何在斯巴达方阵面前伤亡惨重。有了这两段作为基础,整个战争会更有历史感和可信度。
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应该如何表现?
首先,我们得从处置开始。
中原人作战以步兵为主,先用弓箭。处置以强弓硬弩远程打击战术为主。因此,整个军阵的最前线应该是拒防对方骑兵的冲突,其次是抵挡弓箭的刀盾兵,杀伤的矛兵,中距离密集杀伤对手的弓箭手,长距离精确打击的强弩兵。
中原的骑兵更珍贵。一方面是关键时刻的救火队,另一方面是击溃敌人大阵后的追击主力。所以骑兵要安排在步兵阵的后方或者侧面。
为了给骑兵留出通道,步兵队形之间要有距离。距离不能太远,要以两边长枪兵的长矛能互相碰到为前提,以防敌军骑兵突破通道。当然,具体到影视作品,为了拍摄安全,这个距离可以适当放宽。
阵中应该有一个用大车和木头搭建的瞭望塔,用来观察敌军的动静。主指挥官的指挥位置应该在观景台下面,主要的指挥手段应该是旗帜。当然,观众是不可能理解横幅的含义的。影片中要靠信使来表现指挥官对部队的控制。但只要一两个低级将领在战前看一眼旗帜下的移兵桥,就能体现战争的感觉。
秘密部队可以用门旗围起来,突出神秘感。
打仗的时候,弩是用来先射对方的。因为有了电脑后期制作技术,飞蝗带箭的场景都可以后期制作,所以场面可以尽量激烈,没有任何危险。靠近后,按鼓的节奏用矛和大刀打对方。这种攻击是一条线进行的,完全在掌控之中,也能保证安全。
为了增加战争场面的激烈程度,或者为了表现主角的战斗力,可以用“跳跃”来突破对方的阵线。就是让敢死队在装备的帮助下,跳到其他盾兵后面和长枪兵中间。真正的战争中,负责跳跃的敢死队大部分都会在半空中被对方的长矛刺死,少数能安全落地的基本只能活几秒钟。但在拍摄中,只要用道具做点什么,这一幕只会很激烈,不会有人身伤害的危险。
在草原民族战争中,骑兵基本上是单臂。处置比较简单,一个是契丹的分波进攻,一个是蒙古骑兵的小集团。
契丹人作战方式的描述是:五百为一队,十队为一队,十路为一方。换句话说,就是拉长队列单排站立,一排一排冲向对手,接近骑弓范围后射出一箭,迅速转身撤离。这样一波反复打击,什么时候发现对方阵型崩溃,什么时候从行军中直接发起冲锋。
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两波骑兵之间的反向运动,控制不好可能会有危险。蒙古骑兵的冲击战术更安全。
成吉思汗的“前进如桃皮绒簇”,就是小团体多途径前进。目的也是为了逼近骑弓的范围,用弓箭削弱对手,为最后的“切穿进攻”创造条件。这种方法有几个优点:
进攻的骑兵队形不再是长线,减少了命中面,使中原训练弓箭手射长垛的战术失效。
骑兵的移动路线不再交叉,降低了训练难度和事故率。
发起突击时,冲向对手的骑兵是密集队形中的一个整体,不再是撤离飞机。
当然,影视作品中契丹人的阵型更好,但蒙古的阵型肯定更安全,不仅因为在反复靠近敌阵拍摄时不会造成碰撞事故,还因为在展现冲锋场面时更容易为一小队骑兵扫清安全路线。
一定要记住,隋朝以后,中国人是不会让骑兵直接攻击已经做好准备的敌方步兵的。战争不是团战,冷兵器战争的主要杀伤发生在一个编队崩溃之后。表现冷兵器战争,要强调逐渐削弱对手,瓦解对手阵型的过程。
由于骑弓的威力比骑步弓小,所以骑步时骑兵会在己方弓箭射程内快速靠近射击,然后尽快离开,尽可能“甩开”对方的反击火力。步兵则是会想尽办法用盾牌抵挡对方的攻击,希望弓箭手的反击可以掩护敌人的机动骑兵阵型。
这种斗鸡战术会在真实的战争中重演。在古代战争中,所谓的“对日激战”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消耗在这个过程中。影视作品的拍摄可以尽量简化,但只要体现这个场景,战争的氛围就出来了。观众会接受导演接下来的场景安排,不管是团战还是单挑,大家都会明白是在队形被打破后发生的。
还有就是攻城战。
攻击者不仅会用长梯子爬上城墙,还会冒着箭雨。至少有两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实现。
首先是修一条鱼梁路,就是用土袋子在对方城下堆一个大土堆,让士兵直接冲到城头上。建造的过程应该是士兵推着一辆顶上有盾牌的独轮车(这东西叫木驴)去运土袋,而不是扛着往前走,被箭射中。
第二种是造一辆和对手墙一样高的车,推到墙边,直接进城。这种做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道具,但建筑车可以重复使用。
除非让对手措手不及,否则在中国古代战争中,进攻方很少会把精力浪费在城门上。因为城门里有瓮城,破门而入的军队没有地方扩张,这基本上就是交子的命运。就算是城厢车,也主要是用来撞城墙的。
除了弓箭,很多人还会滚木头,打石头。但是滚木头不是直接在大门口扔木头,滚石也不只是搬石头扔出去。如果真的那么做,围城三天就得拆,围城一个月,守军就可以自己拆城墙了。
滚木打石是古代的一种守城器械。滚石比较简单,就是用绳子绑一块石头。掉下来后可以拽绳子把石头拉回来。滚木头要复杂得多。木头上要有道钉,两边要缠绕绳子。城头掉落时,木头会在绳索的控制下高速旋转,可以把敌兵压成肉饼。哪怕只是碰一下,尖刺也能扎出几个血洞。抛完可以用卷扬机拉回到城头。
这些仪器制造起来可能有点麻烦,但不像真正的战争,没有人会试图破坏它们,有几个可以用很长时间。
其实古代战争的学问很多,绝不是声嘶力竭的喊一声,圆胳膊玩一把刀那么简单。这就是我今天所想的。以后有时间再和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