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青龙湾的历史演变
宁国有很多这样的基本点和根据地,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下面只是青龙湾旅游区的其中两个,真的是漏了。仲景景宁宣县县委旧址位于汤芳乡板桥村——黄家大屋。板桥村地处深山密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就有中国党组织在这里开展活动。
1943年,鲁惠游击队开始开辟以板桥为中心的井陉玄宁根据地,并在这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到抗日战争胜利和解放战争初期,卢辉领导的部队已把板桥建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游击根据地。黄家大坞一直是卢辉在板桥的主要居住地。解放战争时期,皖南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和江浙皖边区指挥部领导也曾在黄家大坞定居。
1947年9月,中京静宁宣县委员会成立后,卢辉任副书记,黄家大屋成为县委机关驻地。
皖浙中央委员会旧址位于葫芦镇朱川村安竹坞村。安竹坞是一个高山自然村,位于济宁和长三县交界处,有近30户人家。村民的房子都是徽派建筑,村里的路都是青石铺的。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全村占地面积近65438+万平方米。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宁昌工委书记王成信领导的游击队长期活跃在这一地区。
1947年4月,根据安徽省中央扩大会议的决定,在安竹坞成立皖浙中央,唐慧任书记。
同时成立了鲁东、鲁西两个下属工作委员会。王成信任的中东工作委员会秘书和中东宁昌工作委员会秘书。佛教在宁国的传播历史悠久。哪里有佛教,哪里就有寺庙。宁国的寺庙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孙权曾“江东建庙,房山建观”,与宁国吴栋郡的历史几乎同步。据《宁国县志》记载,唐代贞观年间以后,宁国佛教活动逐渐兴盛,至清代,县内寺庙达三百余座,为全盛时期;
之后,许多寺庙被士兵摧毁。解放初期,共有寺庙184座。到1955年底,全县只有72座寺庙。其中,青龙湾旅游区的寺庙约有十座。于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宁国到处都是香烟,到处都能听到钟声。
铁瓦寺:铁瓦寺,又名白云寺,位于县城西70公里,青龙湾生态旅游度假区高枫山顶南麓。始建于唐朝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白云寺”。清朝雍正年间重修,铁瓦易地覆盖使之永久,俗称“铁瓦寺”。民国33年(1944),毁于一场军事灾难。从山脚到寺庙10里,沿途古树成林,日影斑驳;溪水曲折,跳珠溅玉;鸟儿啁啾,山花盛开;徐来凉风习习,松涛哼唱。到了庙前,一辆古松苍皮邱智,大概四五个人合抱,旧的还充满活力,飘着绿。相传这棵树是创始人亲手种下的,历经了1200多年的风雨。这里茶叶丰富,品质上乘,香气四溢,尤其是“乌鸦茶”,是唐宋清代的贡品。
65438年至0994年,南京、宣州等地的信众和当地民众再次重建。每年,朝圣者不断来到寺庙,点着所有的夜灯。1999年,市政府批准为开放寺庙,有1名僧人。
1998,宜兴南越寺主持,用玉佛和资金在铁瓦寺下殿修建英雄殿。
2009年3月,铁瓦寺下院一系列工程开工并续建。截止2013年底,铁瓦寺下殿已完成山门、天王殿、药师殿、弥勒殿、弥陀殿等五殿及周边库房、客房、厨房、卫生间等群体建筑,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漫长的岁月与沧桑,千年古刹的兴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宁国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惠云寺:惠云寺又名东山寺。建于唐代太和年间,原位于县城东60里路西村。南宋僧人高宗,13岁在此寺出家,寺毁。相传,大师出寺时许了愿:当殿前柏树扫地,殿后铁树开花,枫树搭桥,橡树撑伞,便是重修之时。
为了实现僧人的愿望,2001年2月,应广大信众的要求,经市政府依法批准,将会云寺迁至青龙湾水库云岫岛。重建后的惠云寺占地127.5亩,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寺庙布局如下:沿山体中轴线,两侧建有山门、天王殿、吴芳朱温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鼓楼、观音殿、藏庙、药师殿、祠堂、高宗大师纪念馆、法堂、禅堂等。、以及仓库、厨房、客房、浴室等。都分布在周围,形成一个自成一体的格局。传说徽韵古寺正殿有一幅对联:“座下有莲,花开花落,断花花世界;世事如大梦,梦有生有死。最终,萌萌是空的。“目前有7个和尚。
寺内充满了浓郁的佛教文化,也是佛教信徒早晚学习的清静之地,令人神往。
香盖寺:香盖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有1200年的历史。遗址位于贾鲁镇原华林畈自然村,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民国《宁国县志》记载,香盖寺在县城西八十里,建于唐代,初为宋赐。据说,香盖寺建筑规模巨大,占地15亩,包括大雄宝殿、罗汉堂、观音殿、黄愚亭、藏经阁、钟鼓楼和60多间寮屋、院落。在鼎盛时期,有超过100名僧侣。
传说香盖寺有二宝。先是从杭州雷音庙飞来,钟鼓楼里放了一个一人多高的大钟;二是大雄宝殿前的大型石雕香炉,炉身四周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四处攀爬飞翔。著名诗人韩逸是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曾经来过这里,在香盖寺的墙上留下了一首诗:
爱在远方,我睁大了眼睛,站在萧庙的怜悯台上。山河知龙蛇蛰,天地自风雨来。柳叶寒秋旧,大雁振翼归天。谁会得到,被夕阳催。
清光绪中期著名的淡绛瓷画家周鼎(字孝松),也留下了香盖寺的美好记忆。他在《香盖寺答洞主》一诗中是这样描述的:碧水桥西侧阳光普照,翠峰寺外有晚烟。山僧送我离家,就像当年渡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