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的信息

泰山原名岱山,又称岱宗。位于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它的南麓始于泰安市,北麓止于济南市,在方圆占地426平方公里。主峰位于泰安市玉皇顶,海拔1532.7米。相对高差约为1300m。

地质成因推测

泰山形成于大约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中期。泰山地区地层古老,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和各种片麻岩组成,属于太古宙岩石,距今约24-25亿年。鲁西地区(包括泰山)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沉降带或沉降槽。造山运动将沉降带的地层抬升成古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山系,经历了20亿年的风化剥蚀,逐渐变得平坦。大约6亿年前,泰山再次沉入海底,又过了6543.8+亿年。整个地区再次被抬上陆地,古老的泰山上升为一座相对低矮的荒山。中生代晚期,约65438+亿年前,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挤压和俯冲,泰山地层在燕山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广泛的褶皱和断裂。在频繁的地壳运动中,泰山迅速上升。大约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中期,今天泰山的轮廓基本成型。

气候植被

泰山因为高,气候也是垂直变化的,脚下是暖温带,上面是中温带。山上云多,年平均降水量1132mm,而山下只有750mm。泰山的植被覆盖率为80%。山麓上依次可见落叶林、阔叶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草丛。林带垂直边界清晰,植被景观各异。种子植物144科989种,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种,草本植物72科556种,药用植物11科462种。

人文景观

人类历史的宏观影响

泰山雄伟壮观,风景优美。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他的头变成了泰山。据《史记集》记载:“天高,故设泰山禅礼以拜之,近于神明。”古人形容“泰山吞华西,压南恒,驱中宋,学北恒,为五岳之长”。根据古代传统文化,东方是万物交替、早春发生的地方,所以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美誉。因为是五岳之首,FAF 01d 48 ADC 0 f 6214 EB 92d 1 b 0 c 44 db 4 a,所以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5万年前的新泰人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的化石遗存显示了该地区早期人类的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和北麓的龙山文化也反映了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战国时期,齐沿着泰山一直到黄海修建了一条长约500公里的长城,现在长城遗址仍然存在。进入秦汉以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治权力的象征。

千百年来,泰山的自然景观与皇帝的禅定、诗词渲染、工匠艺术、科学考察融为一体,构成了泰山的景观。景区形成了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三重空间(以岱庙为中心的泰安城、城西南李浩的“曹寅笛福”和南天门上的“仙府天府”)和一条轴线(连接这三重空间的景观带,主要是岱庙的中轴线向北延伸至玉皇峰)的景观格局。从海拔150米以上的山脚下的泰安市,到海拔847米的中天门、海拔1460米的南天门、海拔1545米的玉皇顶,相继形成了独特的泰山景观。

禅宗祭祀的结束

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泰山上有很多人文景观。泰山是齐鲁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根据中国古代朝代的文献记载,这座山往往是皇帝们设坛祈福国泰民安,举行佛教仪式的地方。相传古代有72位首领来此巡逻祭祀。自秦朝以来,中国古代有12位皇帝来此拜禅。第一个在这里举行大型禅修仪式的人是秦始皇,留下了五大志士的传说。当我说汉武帝八次登泰山,惊叹“高!极其!大!特别!坚强!何仪!恐怖!迷茫!”PkE9zhtBQnuCtm1VWacg .泰山崇禅已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隆重的仪式。人们认为,诸神会将吉祥的“傅锐”赐予任何从不同姓氏崛起或表现出巨大功绩的皇帝,他将有权向泰山报告他的成功并感谢他的仁慈,这将形成泰山仪式的传统。

“封”就是在泰山顶上聚土,筑圆坛祭天帝,以增加泰山的高度,以示对天的功德;“禅”就是在山下的小山上,修建一个方形的祭坛来祭神,增加土地的厚度来报答富人的恩情。圆形的祭坛代表圆形的地方。如果一代帝王登泰山,将被视为世界和平、国家富强的象征。而皇帝自己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真龙帝。所以汉代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凤禅篇》中说:“君若从异性升,则升至泰山。为什么?报告的意义也。秩序之初,制应天道,天下太平,闭关禅告太平,方为成功。那么为什么一定是泰山呢?万事开头难,也有解释的地方。”

宗教影响

佛教在4世纪中叶传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次前往泰山岱银,建立朗公寺和灵岩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上较大的寺庙有黄寺、申宝寺和赵普寺。著名的泰山石谷是北方齐人雕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唐宋时期,灵岩寺极为繁荣,唐朝宰相李继孚称泰山灵岩寺为天下“四大奇观”之一。

道教:相传战国时方士住在岱银洞;秦汉以后,寺庙众多,有王牧池(王群)、老君殿、斗姆宫(龙泉寺)、毕夏寺、后石屋寺、元始天尊寺等。其中,王牧池塘是最早的,建于公元220年前。毕夏寺的影响力最大。

文人和作家

千百年来,泰山的自然景观融入了帝王禅定、宗教神话、书画意境、诗文渲染、工匠艺术等文化因素,构成了庞大的泰山审美文化。孔子、杜甫等名人都曾到过这座山,留下了诗篇。孔子的名言是“登泰山,小天下”;杜甫《望岳》诗;姚鼐散文《登泰山》等。

泰山石雕

历代帝王登临泰山祭天告地,儒道释道,传道授业解经,文化名人登高求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刻、摩崖石刻、对联,而泰山的摩崖石刻也是最为著名的名山。泰山石刻1800余处,其中石碑800余处,摩崖石刻100余处,一般分布在岱庙157、戴露215、登山东路576、岱顶258、岱西80、岱银44。石刻主要有皇帝闭关禅礼纪念、寺庙创建与重建、石刻藏经阁题记、颂戴诗、景升、楹联五大类,多为天然石刻。

198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