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天资聪颖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江郎的天赋已经耗尽,但钟勇的天赋却已经丧失。从古至今无数的少年神童,天生资质优秀,却在成长的道路上渐渐走了弯路,一点点褪去了自己传奇的光环,变成了普通人,甚至陷入了可怕的灾难。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古代那些有名的“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都怎么样了?

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名人的了解都是肤浅的,停留在书本上,很容易忽略他们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像星星一样的神童的陨落,给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父母在孩子的培养上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1.孔融:四岁卑微到可以做梨,踏入官场。“孔融造梨”的故事出自南宋学者王应麟的《三紫晶》。妇孺皆知,大家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一定听过这个故事。都说孔融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经常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

当我四岁的时候,我的父母给我的孩子买了一些梨吃。那些梨有的又圆又满,有的又瘪又小,孔融却专门挑小梨吃。他的父母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孔融答道:“我年纪小,应该把大梨让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比我小,我应该照顾他们。”

孔融小小年纪就如此睿智,懂得照顾兄弟姐妹。他的父母又惊又喜,松了一口气,他的氏族亲戚听说后都以为他是个巫师。

“孔融让梨”的故事体现了他非凡的青春,但孔融小时候的聪明和机警不止于此。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也记载了一个“虽是一个时辰,却不一定是好的”的典故。

据说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去了京城洛阳。当时,李思船长李媛莉在北京非常有名,所有来北京的名人都先去拜访他。而李媛莉很傲慢,所以他告诉看门人,只有那些智力出众,名声显赫的人,或者自己的宗族亲戚,才应该被通知,如果是普通人,就没有必要离开。

孔子和李媛莉互不相识。到了皇宫,被门童问如何回答。没想到,孔融先说:“我们是李付俊的亲戚。”

当李媛莉听说有一个部落来访时,他很快就出去迎接他,但当他遇见他时,他没有认出他来。他问:“你跟我是什么关系?”孔融道:“我祖上是倪,你祖上是。他们之间是有交情的,所以你我自然是世世代代的亲戚。”听到这些话,李媛莉和在场的客人都对这个10岁的孩子暗暗吃惊,并欢迎他进入豪宅。

席间,交谈甚欢,恰逢中医陈伟博士来访。李媛莉把刚才孔融的表现告诉了他。没想到,杨晨不以为然地说:“有些人年轻时很聪明,但长大后不一定能成功。”孔融当众回应:“我猜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杨晨在公众面前非常尴尬。

孔融作为大思想家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年轻时就有不输钟勇的才华和名声,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可以说,他从小就是邻居家的孩子学习的榜样。

但或许正因为如此,长大后步入仕途的孔融有点自负自大,他满怀报国之志,但思想往往模糊浮夸,这恰恰让他的上级曹操大忌。此外,他还有嘲讽同事的坏习惯。他情商太低,锋芒太强,这让他在官场显得格格不入。从同级到上一级都没有人喜欢他。

公元208年,对他长期不满的曹操以“不遵朝廷大礼”、“谤朝廷”的罪名将孔融处死,并斩首全家老幼。当时,孔融已经56岁了。这一事件在朝野引起轰动,也在后来的历史学家中引起争议。这里面自然有曹操的政治考量,但罪魁祸首是孔融本人。

“父子之间是什么感情?这只是性欲本能的产物。母子之间有什么感情?就像把东西放进瓶子里,出来就走了。”——《后汉书》

你知道这么冷酷无情的话是谁说的吗?原来是孔融本人。

于是,孔融的观念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那个善良孝顺的少年。建安元年,袁谭突袭,只身一人连夜逃往东山,妻儿被袁军俘虏,万万没想到,这就是那个让梨的孔融。

第二,匡衡:我们都很熟悉关于年轻好学的典故,我们年轻时经常用它们来激励自己。其中,“挖墙脚求光明”的主人公叫匡衡。他出身贫寒,但非常好学,渴望发财。由于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在业余时间在房东家做帮手,以赚取读书的学费。

在古代,书是很值钱的,普通人的书往往会被束之高阁,不会轻易外借。像匡衡这样家境贫寒的孩子自然买不起书,所以他在有钱人家做帮工的时候,经常会要求对方把书借给他看。白天工作很辛苦,晚上一片漆黑,没办法学习,他只能利用中午的空余时间看书。

一天晚上,匡衡突然看到墙上有一束光。走近一看,只见墙上有一道裂缝,邻居家的灯光从裂缝里投射出来。匡衡喜出望外。他迅速拿出一把刀,悄悄地在墙上凿出了裂缝。然后他拿出书,在灯光下读了起来。

“挖墙借光”的典故出自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有志少年自强不息。

故事的结尾非常潦草,只说匡衡后来“很有学问”。不深究的话,我们自然认为他从此大踏步前进,但事实真的有那么完美吗?

据《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从一介布衣奋斗了近20年,最后成为辅屠户,一人之上万人之上,堪称慰祖亮门楣的成功典范。

但谁也想不到,年轻时雄心勃勃、勤俭持家的匡衡,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没能保持初心,人生轨迹逐渐偏离,最终以朝不保夕告终。

由于年轻时的勤奋和好学,匡衡对明代经典有着深入的了解,尤其擅长分析诗经,并经常在民间推广礼仪和道德。恰逢汉元帝对儒学感兴趣,对匡衡十分赏识,很快提拔他为宰相,晚年被封为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