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德如:以党治国的本意是什么?

严德如:以党治国的本意是什么?

孙中山一生组建了无数个党派,直到去世,他还在为国民党的改组而奋斗。当代中国学者对他的政党理论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孙中山“以党立国”、“以党治国”的思想虽然体现了他的革命民主精神,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他没有看到政党和国家的本质区别,似乎认为政党执政后可以和国家是一回事。笔者认为,在评价孙中山的“以党治国”思想之前,还是回到孙中山的历史观为好。

首先,“以党治国”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在经历了1911年初和袁世凯窃国之后,孙中山经常对民国初年的革命及其政治结构进行反思。当“革命军起,革命党亡”的口号在中国出现时,孙中山再也不能沉默了:

现在的民国只是一个假招牌,未来应该还会有一次大革命,让它成为真正的民国。但我想,每当革命军兴起的时候,革命党总会消失,反对党也会被彻底消灭,这样全国人民都变成革命党,真正的中华民国才会出现。因此,我们的责任是在未来创造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

真正的中华民国怎么了?就是以革命党为根本,永远存在,才能希望永无止境的发展。.....我们的中华民国是一棵大树,我们的革命党是这棵大树的根,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它,好好栽培它。.....你要知道,党务是革命的事业。革命不成功,党就活不下去,成功之后,肯定要靠党来维持。所以,办党比什么都重要。

可见,“以党治国”主要是针对如何革命,建设一个真正的民国。它的重点是“办党”这件大事。他自己也经常“劝人要用心做大事,不要用心做大官”,认为事情一定要说到点子上:

第一,要知道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发生了就要处理,不能耽误一点,因为时间比什么都贵。如果你早一刻做一件事,你就会早一刻得到效果。第二,形神并重。只有形式完整了,精神才能被唤起。.....第三,以后要注意培养人才,招才引智。在未来的各种事业中,一定是人才居多。

其次,“以党治国”不是以党的党员治国,而是以党的主义治国。孙中山的《在中国国民党忏悔大会上的讲话》直接表达了这个意思:

总理一直主张以党治国。以党治国是什么意思?为了治理国家,所有党员都应该当官,这是真的吗?如果是党员的本意,和党员一起做官,那就大错特错了,以党治国。.....要党员当官,才能以党治国。然后,我们党现在有30多万党员,广东只有90多个县,剩下的大官就更少了。你怎么能用这么少的官员分配这么多的党员?所谓以党治国,并不是说党员要当官,中国才能统治;只有实行党的学说,全国都遵守党的学说,才能统治中国。总之,以党治国不是以我们党的党员治国,而是以我们党的主义治国...对于我们党的党员来说,如果他确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能够胜任一个大的职位,就应该优先任用他,以便贯彻我们党的学说。

孙中山还指出,正是由于党员的为官心态,才使革命日益沦丧。他们“认为革命是成功的,我是党员,我应该得到官职。如果我得不到正式工作,我会心灰意冷,失去最初的奋斗精神。所以世界各地的党务至今都不轰轰烈烈,前途十分凶险。

第三,“以党治国”的重点在于“赢得民心”。这是因为“人心是立国之本。满清之所以在1911年灭亡,就是失去了这个基础;中华民国的成功,就是因为我们获得了这个基础。”为了使革命在将来真正对民国有所贡献,必须“得各省之心,得全国之心。”“赢得人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首先是使我们党现在的党员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光明磊落的行为。不发财,想当大官;要立志牺牲,要做大事,让全国都敬佩,都相信。……

二是让你重视宣传,让你党外的人了解你党的主义,欢迎你党的重视,然后你党对它就没有抵触情绪,没有抵触情绪。"

尤其是第二种方法,孙中山认为是“以党治国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你把这种学说传播到全国,使全国人民都认同它,欢迎它。那就是用这个主义来统一全国人民的心理。当全国人民的心理为我党所统一时,我党自然能统一全国,实行三民主义,建立一个真正优于欧美的共和国。”

第四,“以党治国”不是消灭在野党,而是整合在野党与国民党。孙中山曾经说过:

我们应该对三民主义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我们都愿意为之牺牲和奋斗。而我们首先要有这个决心,这个意愿,然后用宣传的方式,让全国大多数人都有和我们一样的决心,一样的意愿。如果我们能多吸收一名同志,我们就能减少一个反对党。

必须注意的是,孙中山在这里用的是“减少”而不是“消灭”。所谓“减少”在野党,就是加强国民党。他指出:

我们的国民党是一个革命党。革命方法包括军事斗争和宣传斗争。军事斗争是推翻坏政府,赶走一般军阀官僚;宣传的斗争是改变不良社会,影响人。要消灭一般军阀,军事斗争当然很重要;而国家的改造,从根本上必须从民众的心理改造开始,所以影响群众的斗争就更加重要了。因为,正因如此,从现在开始,你要尽力宣传介绍人加入我们的党。一年的时间,不要做很多事情,只要一个人影响十个人,介绍十个人入党。我觉得一个人介绍十个人不难。再过一两年,以十传百、百传千的方式传到全国,就是全国人民完全受我们党的影响。当全国人民都归化我们党的时候,我们党的革命就是大成功。

只有“四千万人心理上归化我们党,我们党才能以党治国”。即没有反对党,只有坚信三民主义的党。换句话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反对党,而在于我们党的学说能否征服全中国人民。所以,核心问题是党的主义。在孙中山看来,三民主义是“救国之道,不分此理”,“为民而谋其乐”。与平台的性质不同:“ism永远不能变,平台随时可以修改。”因此,只要信条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世界潮流的最完整的信条”,“以党治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