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说明文

相信大家经常会接触到作文,尤其是说明文,一般是介绍事物的形状、结构、类别、关系、作用,说明其原理、意义、特点、演变等。那么问题来了,说明文字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圆明园说明文字。欢迎阅读。我希望你会喜欢它。

我去过许多景点,如颐和园、长城和奥林匹克公园...但是最难忘的还是圆明园,一个文物遍地的地方。

走进圆明园的大门,这里山清水秀,碧水蓝天,气势磅礴的山和清澈见底的湖,上面种着几朵荷花,宛如荷花仙子。还是很大的,面积600多公顷!好大啊!

那就往前走,来到长春园。长春园是圆明园中最美的地方,就像进入了一个仙境。只要眺望远方,就能驱散人们心中堆积的阴云,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太好看了!

看完了长春园的美景,还要看看蕲春园的文物。那里最有名的房子是清朝的。它们不仅防雨防风,而且抗旱耐潮,真正让人体会到古人智慧的结晶。看到这么优秀的房子,我们古人真是太神奇了!

旅游已近尾声,不禁疑惑;这里为什么叫圆明园?因为圆明园是先建的,所以叫圆明园。有人说这里最大的面积有300多公顷,所以叫圆明园。据圆明园记载,有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清朝末年,政治越来越腐朽,于是八国联军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潜伏在圆明园周围。晚上,八国联军用火把烧了圆明园。这火烧了三天三夜,真是气人。

太阳无言,却放射出光彩;山是无声的,却显巍峨;蓝天无言,却显清高。虽然圆明园被烧了,但那些历史故事却一直铭记在人们心中。

圆明园的解说2曾经有一座世界级的建筑。皇家庄园,园林历史的精华,屹立在古老的东方土地上。它在西方的枪炮声下倒下了,它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最早建于叶璇,即康熙时期。当时的人并没有成为建筑艺术的瑰宝,直到61年康熙倒台,雍正登基,才开始了圆明园的大规模建设。雍正在13咽下最后一口气。年轻的李鸿改变了最初两代皇帝的做法,把圆明园这个简朴的离宫变成了一座宏伟的宫殿。此时,圆明园已成为清朝的心脏。不久,在郎士宁和其他西方传教士的手里,由大理石制成的西方景观在圆明园的狭窄区域内崛起。大水法十二生肖喷泉之声,数里可闻,天下一绝,西方人造之,毁之。

就在乾隆陶醉于把东海龙王水晶宫搬到圆明园的时候,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咸丰五年,也就是1860,10.6,英法联军入侵北京,不到一天就进了圆明园。只有20个太监在园子里抵抗,咸丰却躲在避暑山庄,用鸦片把自己灌醉了。

65438+10月19圆明园有20xx多座宫殿,里面藏有各种稀世珍宝。雍正。甘龙嘉庆。道光咸丰六帝建于158年,园林艺术的精华和建筑艺术的瑰宝在滚滚硝烟中毁于一旦。

50年后,清朝灭亡了。

今天,圆明园在笑声和金钱中慢慢死去。书的正文前或文章标题后的注释

我本打算放松一下,却选择了一个让人笑不出来的地方,圆明园。我真的不想提这个词,因为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最重的屈辱,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的伤口。去之前有同学提醒我,圆明园不好玩,但是既然决定了,还是要去看看,哪怕只是和遗址近距离接触。

随着很多旅游团一起进入圆明园,道路两旁都是各种各样的摊贩。总的来说,它看起来和北京的其他公园一样,从游客的脸上很容易发现,带着喜悦,带着一点好奇,一副轻松的样子。......

圆明园遗址很多,但大部分只剩下一个牌子。树还在,湖还在,但是过去的景点都消失了,甚至让我们无影无踪。

在圆明园,能依稀猜出往事的是西楼。烈日下,一尊白色碎石雕像倒在那里,被踩在脚下,被迫与人合照。从远处看,这一切就像一座白森森的坟墓,里面躺着封建腐朽的灵魂。他们试图用最美的雕饰来粉饰自己,但最终还是逃不过历史的审判。

人们总会为圆明园的过去感到惋惜,但有没有人看到,无形的火在炙烤着圆明园仅存的灵魂,而最终,或许白帝城真的成了现代人休闲享受的旅游对象。

一种使命感在不断地从我们身上流失,一种民族精神在逐渐被遗忘。这个世界太现实了,有时候我们总喜欢衡量一个人的所有举动。我们不能有这样的现实和这样的自我。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经常问他们长大后想做什么。在学校,我们经常听到他们想努力学习,找一份好工作,而当他们上大学时,他们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赚很多钱或养活自己。父母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我也认为这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是不利的。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或许我们应该感恩,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当你离开的时候,是贡献衡量了你的人生。民族这个词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是什么?更别说更高级别的人类了。

不要这么现实。看看你周围的一切。就算你真的不想在乎这个世界,至少不要总是盯着自己的脚,时不时看看远方的路。你想一辈子平凡吗?

圆明园解说4历史上的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蕲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邻,俗称圆明园。* * *占地5200多亩(约350公顷),比整个颐和园范围大了近1000亩。它是清朝封建帝王建造并经营了150多年的大型皇家宫殿。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皇帝都曾在圆明园居住多年,自得其乐,并在此举行朝会,管理外事。它和紫禁城一起,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被清帝称为“御花园”。该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

雍正管理的园内共有28座建筑,其中长春殿是皇太子李鸿读书写字的地方。李鸿即位后,圆明园的扩建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他的主持下,圆明园在东北建了“长春园”,在东南建了“蕲春园”,三个公园建了100多个景点。因为这三个公园都归圆明园的园长管辖,所以后来都叫圆明园。圆明三园呈倒立式,总面积350公顷,桥梁100多座,景点100多处。塔、殿、亭等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多100平方米。三园外围约10公里,城墙约20000(因多为双层城墙),规模之大,堪称万园之园。圆明园始建于150年,是三山五园之首。这座被誉为“天地之地,帝王出行之地在此之外”的园林杰作,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都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圆明园这个庞大的皇家园林,可以说浓缩了中国南北造园艺术和中西建筑的精华,不愧为一部活的造园艺术百科全书。

圆明园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圆明园从雍正到咸丰的120多年间,由于是历代帝王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园中收藏和陈列的珍品不计其数。几乎每个寺庙都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精美的器皿。这些珍宝从皇帝的生活必需品,如衣服和家具,到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和装饰品,以及许多古代珍贵文物,其中许多都是稀世珍宝,其价值无法估量。除了一些陈设外,圆明园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唐、宋、元、明、清的书画名家、善本、金佛造像等。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毗邻颐和园,由圆明园、长春园、蕲春园组成,故又称圆明园。此外还有很多小花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个方向,星星在圆明园周围呈拱形。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占地5200多亩,150多景。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被誉为“万园之园”。每年夏天,清朝皇帝都来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颐和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8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由康熙皇帝赐给康熙第四子胤禛。雍正1723年即位后,对原有的花园进行了扩建,在花园的南面修建了郑达光明堂、秦征堂以及内阁、六部、军部的值房,以“避噪音,听政治”。乾隆年间,除圆明园局部增建重建外,紧接东面建长春园,东南并入万春园。[3]圆明三园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蕲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扩建,使其成为主要的园林场所之一。道光年间,国事衰败,财力不足。但宁可撤走万寿、香山、玉泉的陈设,停止热河避暑、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重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洗劫一空。同治皇帝在试图修复圆明园时,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重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后,被官僚军阀破坏,最终化为废墟。

圆明园传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典雅,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同时吸收了欧洲园林的精华,融合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它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和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博览会6物是人非,昔日的辉煌再也找不回来。

壮丽,无与伦比,精彩,非凡,那只是一个神话,现在只是一堵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废墟,清除历史的硝烟,穿越时空的隧道,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皇家贵妇——圆明园。

她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皇帝把世界各地的珍奇古董都给了她,把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都搬进了她的闺房。皇帝不遗余力地为她打造大水法。旭日东升。她是早晨阳光下带着露珠的花朵。夕阳西下,她是一棵在微风中自由摇摆的纤细的柳树。她标榜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外貌,彰显自己的鹤立鸡群。

她留着飘逸的长发,在发间佩戴着各种宝贝,让她的长发更显脱俗。她有一张迷人的脸,皮肤如雪,细腻光滑,眼睛如一潭清水,清澈传神,让人看不到尽头。她拥有魔鬼般的身材,修长而Ana,翩翩起舞,每一个动情的眼神都牵动着每一个世界的心灵。她有无数奢华的衣服,她有无数的珍宝,她有无数的...

如此美丽,如此大胆,怎能不引人入胜?然而,她的厄运也是从她无数次的脱颖而出开始的。有一天,从西方来了两个人,一个叫英格兰,一个叫法国。当他们看到这位绝世美女时,立刻震惊了。呆滞的表情能用语言描述吗?自私和欲望像火一样烧着他们的心,他们想把这位皇家小姐据为己有。皇帝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但当她受到羞辱时,她却像饿了几天的狼一样无法保护她的两样东西。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小样,扑向她。

她的头发不再飘逸,她的脸不再美丽,她的衣服不再躲避她的身体。这一下子改变了罗亚尔小姐的容貌。她呻吟着,挣扎着,忍受着,哭泣着,她唤回的是那两个强盗无耻的奸笑...那两个强盗抢了她的珠宝,毁了她的容貌,但他们还不满足,还无耻地烧了她!大火燃烧了三天三夜,浓烟弥漫了整个天空。她无法在烟火中挣扎,只有一双不屈的眼睛怒视着她。熏香消失后,只剩下一堆残骸...

她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她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不屈与骄傲;她提醒人们她所遭受的耻辱,她唤醒了世界上已经灭绝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