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第一盗墓贼是谁?

关于孙权的故事很多,中国人都能讲一二。但如果说孙权盗墓,可能没几个人知道,可能很多人都不信。孙权偷了谁的墓?这个人的祖先与孙家祖有着不寻常的关系。他就是历史上第一个“长沙王”吴锐。既然长沙附近有很多古墓,你为什么会选择吴锐的呢?这是因为吴锐的墓葬材料又多又好。秦汉时期流行一种非常高档的葬法,叫做“黄肠”。这种安葬有利于保护遗体。它最初是用来埋葬春秋时期的周的。后来,王子和英雄被允许在特别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它。“黄肠拼图”全部为细木,墓周围的箱形结构为柏枋,需要大量木材。江苏高邮天山一号墓和二号墓1980出土的扬州广陵王博物馆,保存着两套国内仅见的“黄肠铭文”。墓主为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绪、皇后。整个墓室南北长13.5米,东西宽11.2米,高4.10-4.50米,四周用上好的方木环绕,共有857块刻木,每块方木一般长0.94米,宽0.40米,层层垒砌。孙权盗窃吴锐墓资料,正史和野史都有记载。根据这些史料,孙权在盗掘吴锐墓和修缮孙坚寺时,征用了许多当地民工。把这么多木材运到地里需要花费大量的劳力和时间。孙权盗墓还引出了一件“该死的事”,在《盗墓史记(上)》中被称为中国盗墓史上的第一奇观。这并不夸张。吴锐死于公元前201年,距离孙权盗墓已经400年了。但当他打开自己的棺材时,发现吴锐的尸体一点也没有腐烂,“状如生命,衣不蔽体”盗吴锐墓引发的该死现象,如果到此为止,也不足为奇,诡异还在下文。不久,一个为孙权盗墓的湖南人去了安徽。当他经过寿春时,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中级军官。他非常惊讶,问船长:“为什么你看起来像过去的长沙王吴锐,只是矮了一点?”一个上尉很惊讶地问他,“吴锐是我的祖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人讲述了孙权偷了吴锐的坟墓,并从坟墓中取出木材来建造孙坚庙的故事。原来,这个看起来像官员的人是吴锐的第十六代孙吴刚。孙权盗吴锐墓闹得沸沸扬扬。住在浮梁瑶里的吴锐人非常惊讶。得知自己祖坟被盗的消息后,他们赶到长沙,看到了引以为豪的吴锐被盗墓,棺材被撬,尸体被晒。他极度悲伤和愤怒。不排除有人会找孙权解释。然而,孙权是吴国伟大的皇帝,的人民不得不忍受。根据吴锐的遗愿,“登天台看天门暮光”,后人决定将吴锐迁回故乡瑶里安葬。据说是为了防止进一步挖掘,被偷偷埋在了五峰峰台下的一个山洞深处,至今遗迹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