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的一个清官。他穷得连看都不看皇帝一眼,劝他腐败。这个人是谁?
劝人腐败的皇帝是施立,唐朝安史之乱时的上级唐德宗。在位26年,是一个非常矛盾和悲哀的皇帝。这位清官就是鲁直,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洁身自好,有治国之才。要不是生不逢时,在由盛转衰的唐朝,安史之乱带来的后患积重难返,皇帝意志不强,无法自始至终贯彻执行,少数人的力量实在无能为力,他当然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帮助国王创造一个盛世。
在《资同治鉴》中,司马光引用鲁直的论点多达39条。像玄武门之变这样的大事在书中都有提及,可见司马光对鲁直的政治主张是多么欣赏。后人把鲁直和贾谊相提并论。认为他是辅佐皇帝的天才,是可以做皇帝老师的人才。对后代有“养老”的作用。无论宋朝、明朝、清朝,都是呈献给皇帝的。康熙年间,包括鲁直在内的四十人也被供奉在祠堂里。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为什么唐德宗劝说鲁直腐败?唐德宗生于唐玄宗末年。他年轻时过着富裕舒适的生活。十四岁,安史之乱爆发,随后经历了战争的痛苦。所以从政初期,我很有野心,一心要帮助大唐走上正道。但无论如何处理藩镇割据,宰相、官员的任用,对宦官的态度,对财政的态度,都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都因为执行中遇到的困难,用人的不可信任,宰相的频繁更迭而难以实现。骨子里那种画面的舒服自然是压制不住的,这让唐朝的“中兴”难以为继。
建议鲁直腐败应该发生在唐德宗变革之后。起初,唐德宗厉行节俭,禁止来自全国各地的捐赠。后来他开始喜欢钱,积攒了很多钱。鲁直不可能对这样一位清廉的官员视而不见。必然会劝阻。如果我公开向君主索贿,我恐怕会不舒服,但我不会说服鲁直腐败,成为一种人。鲁直最后被贬官,死在贬谪之地,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