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从孙权首都武昌到夷陵之战的历史?越详细越好。

一、孙权建都和撤都武昌的原因

武昌是孙武之的关键军事据点。史书上说:“三国争衡,(武昌)为吴之要,吴常带重兵进城。”[2](卷二十七《鄂州江南路》)其“取江于前,依其拦湖山,控左之地,左接项汉”,在江东护卫之中,“不独守上游;冲举报不难。”[3](卷七十六《武昌府》)在兼顾中下游和对外发展方面,武昌优于其他地方,对孙吴建立江东具有特殊意义。众所周知,孙权在江东称帝之初,就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占领荆州、益州,然后建帝称帝,以昭天下。[4](卷五十四《鲁肃传》)赤壁之战后,如果按照孙氏的发展战略,很可能选择“北汉绵,利南海”的中心武昌作为都城。但是孙权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修建武昌呢?真的如研究者所想,是因为经济地理状况不适合建都吗?[5]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孙和刘为了避免败亡的命运,建立了战时同盟,并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但赤壁之战后,曹操“势力强大”,[4](引自《汉书·晋春秋》卷五十四《鲁肃传》)双方在江淮前线的斗争仍在继续。曹植对赤壁之战的失败深感忧虑,试图东山再起。因此,作为“曹操之敌”,[4](卷五十四《鲁肃传》,引自汉晋春秋)孙权不得不继续与刘备合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孙刘联盟。他除了嫁给刘备,把荆州南郡借给刘备之外,还听从刘备的建议,在建安十六年(今南京)修建了长江下游都城建业。

《三国志·张红传》引《江表传》云:“(张)易说:‘秣陵,为所置,名金陵。地形是傅钢甚至与石头,所以它是旧的访问。过去秦始皇东巡必经此县,瞭望云锦岭有王者都城之气,故挖之,改名秣陵。今天,它无处不在,土地自有大气,按天意做都城再合适不过了。“权利是好的,但它未能遵循。刘备东进后,留在秣陵,看了看周的形势,也劝他建都。全曰:‘智者同心’,故不要紧。”又引《春秋》曰:“刘备入京(京口),说孙权曰:‘吴去百里,即急,去救之。“将军没有打算留在北京吗?”权曰:“木林河长百余里,可置大船。‘要管好水军,动起来。’北曰:‘芜湖近汝虚,亦好。’权曰:“吾欲游徐州,必近之。”根据《三国志》记载的刘备活动的经验,刘备劝孙权杀凌。事情发生在赤壁之战之后,他去江东结婚,要求借用孙武的荆州南郡。

张红以“王道”(其实是地理位置)为由,建议孙权的都城应该是陵寝,没有被孙权采纳。刘备也因为地理位置而劝他,孙权也同意了,说明刘备在当时对孙权的首都影响很大。刘备的意见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关键是他是孙权的战略伙伴和盟友,孙权应该尽量和他交朋友,尊重他的意见。刘备劝孙权基于军事地理情况,将京口、秣陵或长江下游其他地方作为都城,既表现了他对孙权的关心和友谊,也表现了他的私心。刘备的立国之策的基本点就是“有优势,有好处”。刘备借荆州南郡实现“

“有利有弊,有利有跨”,[4](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是“隆中对”战略的重要一步。让孙权做下游的都城,是保证“成功有利”的必要条件。如果孙权让武昌或荆州在京师上游,无疑对刘备的发展不利。可见,刘备借荆州于孙权,与孙权为长江下游都城是分不开的。刘备作为军事家,从来没有提到武昌或者长江上游的其他地方可以作为孙吴的都城,这是在暗示孙权要在上游发展,不希望孙权在上游竞争。刘备当时的想法应该和他“借荆州”的要求是一致的。睿智的孙权也用自己的言行向刘备明确表示,为了尽可能满足刘备的愿望,维护和巩固孙刘联盟,他会选择首都下游,在长江下游和江淮地区谋求发展。

总之,赤壁之战后,孙权嫁给刘备,借荆州给刘备,建都城,三位一体。这些都是加强与刘备的战略伙伴关系,重视孙刘联盟的战略举措。相比之下,孙权的建都和建设的政治意义可能要大于刘备的“大嫂”和“借荆州”。因为这标志着孙权暂时放弃了原来“长江之极”的发展战略,对刘备做出了最大的让步。通过这三项措施,孙权稳定了西部疆域,保证了自己在长江下游的发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孙、刘相互角逐数年,势力有所调整,形成了新的政治军事格局,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尤其是刘备在建安十九年夺取益州后,实力大增,对孙吴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孙和刘从各自的战略出发,围绕荆州归属问题,双方矛盾急剧上升,不时爆发局部冲突。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建安十九年,刘备决定为蜀,孙权声称刘备已得益州,要求刘恢复荆州(南郡),是他借的,刘拒绝。孙权在长沙等三县的官员也被关羽赶走。“(孙)权大怒,乃遣、、、孙贵等兵,取长沙、零陵、桂阳三县兵二万,使鲁肃派一万人到巴邱,以守关羽。住在禄口的权利是为了保存军队。”建安二十四年,梦露攻杀关羽,取荆州,孙权指挥大营转公安,稳定了上游战局,但荆州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

蜀汉彰武元年(公元221),曹丕称帝后,刘备准备起兵攻吴,夺取荆州。荆州形势严峻,“孙权深知东南胜利必在上层”,[3](卷七十五《胡广义》)因此,孙权在荆州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并没有返回建业,而是立即改名武昌(意为“五云鸿昌”)。以五常、夏洛、旬阳、阳新、柴桑、沙县为五常县。[4](卷四十七《吴注传》)八月,武昌城。孙权命令将领:“夫若存,死不忘;如果他是安全的,他会考虑危险,古代会好好教他的。.....现在的形势是信江两岸,狼群在交接,却难以忽视。”[4](卷四十七《武竹传》)透露出孙氏对政治军事形势的焦虑和警惕,从而决定定都武昌。因此,孙氏定都武昌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利用退兵的地理形势进攻武昌,集中力量与蜀汉、曹魏抗衡,保卫孙吴西部领土的安全,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此外,孙权之所以能够离开建业,成为武昌首府,也与下游军事压力减轻有关。当孙权和刘备交恶时,他们试图和魏交好。魏文帝曹丕也是坐以待毙,看着老虎打架,试图在孙武的帮助下控制蜀国。他没有在江淮一带攻打孙吴,而是给了孙权政治上的支持。

孙权建都武昌的时期,也是孙、刘(吴、蜀)联盟恢复和发展的时期。夷陵之战后,孙吴稳固了荆州南部,其西部边境得到巩固,而蜀的国力却空前削弱,难以对吴构成威胁。掌管蜀汉大政的诸葛亮推行与孙吴和解的政策,双方关系趋于缓和。武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四月,孙权即位,维护汉朝正统的蜀国承认其合法。《三国志·武列传》载:当年六月,蜀派贞卿去练位。权力属于全世界。虞、卿、徐、尤属吴,燕、姬、何、梁属蜀,其国之地以函谷关为界。作为一个联盟,俗话说:'...自今日汉吴结盟,同心协力讨魏贼,救灾民,共灾共庆,共喜共恶。若对汉有害,吴必伐之;若害吴,则为汉所伐。'各守分土,无侵略。'”这样,合作取代了对抗,吴蜀联盟再次牢固建立起来。孙吴在上游来自蜀国的威胁基本消除,而上游抵御曹魏北上的压力则因蜀国的合围而大大降低。同时,孙权迁都远离上游也以实际行动表明了对吴蜀联盟的尊重。另一方面,吴七年(公元228年),孙吴、周彪、鲁迅等将领在击败曹秀,基本解除了曹魏对长江中游的威胁,而来自北方曹魏对下游的威胁却大大增加了。魏五六年,曹丕两次亲自出兵广陵,企图操。再加上“时间年轻,蛮夷愈不平,难显其内。”[4](卷四十七《乌竹传》)更重要的是,自夷陵之战以来,三国局面也已确立,孙权的上游发展得到遏制。于是,孙权的战略重心不得不转移到经营长江下游的江北防线,稳固长江下游的统治地区。武昌作为孙吴的最高军政权力中心显然是不合适的。受多种因素影响,黄龙元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

二、孙皓迁都并撤出武昌的原因

孙浩传:“甘露元年,九月由西陵移至武昌。御史丁固,右将军诸葛亮镇建业。”十一月,孙皓到武昌。如何解释表中内容因为历史原因没有记载?所以孙皓迁都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孙皓《三国志传》引汉晋春秋之云:“初野心家曰,‘荆州有御气破扬州,建业宫不利’,故迁武昌。”这一理论被《子同治鉴》卷79所采纳。孙皓虽然对吴竹感到不解,但还是用常理推之。卜师不会给出这么可笑的理由,要求迁都。[6]赵昆生先生认为,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迁居武昌,是为了“远离江东宗族势力的武昌,摆脱宗族的监视和限制”;武昌是建业的喉舌。孙皓迁都武昌,占据有利地位,控制江东宗族各种政治势力。换句话说,孙皓迁都是因为他和江东宗族矛盾尖锐。[7]但众所周知,武昌传统上由江东宗族控制,这种解释似乎并不十分充分。日本学者冈崎文雄认为,孙皓迁都可能是“策划北伐的原因”。其书《魏晋南北朝通史》第十一章第十节说:“孙皓此举出人意料,可以暂迁都武昌为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观众住在湖北宜昌,西陵巡抚在桌子上讲解。郝迁都的原因不明。我想是因为策划北伐吧。”的确,孙吴要想对外有所作为,往往以在武昌集结大军的策略作为最接近的做法。例如,孙权因为与蜀汉争夺荆州而迁都武昌。而且诸葛恪要为曹魏移师武昌,出兵。[4](卷四十八《孙良传》引自“陆吾”)冈崎所谓“筹划北伐”的推论,或由此而来。[6]然而,以孙吴当时的国力,又怎敢轻言北伐?因此,这一推测仍然存疑。

我们应该注意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在灭亡的时候,魏和吴在吴蜀交界的三峡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资鉴》卷八十七《魏元宪元年》注:“蜀大败,起兵西征,向外求援,欲从内攻(罗)宪。.....步攻永安,宪战必破。吴主大怒,遣回镇军、等帅兵三万,加大对宪的包围。”“罗先在六月遭到攻击,...(司马昭)遣荆州刺史胡烈以二万步兵攻西陵,以保全宪法。秋七月,武氏退。”吴此举名为救蜀吴,实为要割地加强上游防御,而魏的行为却暴露了司马氏对西陵边缘的争夺。很明显,蜀国一死,吴国就想趁乱“浑水摸鱼”,可是他的军队几次出征,却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他的西部疆域也受到了敌人的巨大压力。如何死守上游,吴“朝臣有异计,或欲积石以险其流,或欲械以抗其变”,则认为“将峡守为鸟耳”。[4](卷四十八《三嗣传》注引自陆机《论死》)总之,司马氏灭蜀与吴斗争不利,西部边境再次告急,西部边境的国防安全成为孙吴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作为西陵的守卫,他知道司马灭蜀后,吴有“顺流之势”,[8](。西陵成为益州第一道防线,压力很大。而“夷陵(即西陵)乃关国之要津,而失之...不但是一郡之失,荆州可忧。”[4](卷五十八《鲁迅传》)为国家存亡安全之计,推测有迁都之必要更为合理。换句话说,孙皓迁都武昌,固然有“奔西”的企图,[6]但却是为了防止司马氏乘势灭蜀,发动灭吴战争。因为在战略上,武昌在军事上比建业有更好的统领全局的条件,可以灵活调兵遣将,兼顾上下游。

然而,这一次迁都武昌才一年零三个月。《三国志·孙皓传》载:保定元年(公元266年)十二月,“郝回京建商,魏腾穆将军留武昌”。大臣陆恺在回京前曾写道:“武昌之地,真险而贫瘠。如果国王不在国内集结军队,船只就会沉没,陵墓就会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还有童谣说:‘宁可喝建业水,不吃武昌鱼;生不如死,不如生在武昌。".....童谣的话,生在天心,生不如死,让我们明白明天,知道人民生活在哪里。[4](卷五十六《陆开传》)史学家认为武昌因经济原因不适合做都城,也就是说孙皓因经济原因从武昌迁回建业。比如,黄辉先先生认为五常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弱点:一是土地贫瘠,农业资源贫乏,大量粮麻等生活必需品都给了长江下游;二是港湾险峻,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在这样的地方,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建业人熟知武昌的弊端。所以,当武昌再次作为首都的时候,人民就做出了反对迁徙的民谣。[9]但恐怕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常识,在建军时代,军事利益高于一切,经济为政治和军事服务,处于从属地位。孙氏怎么能因为上游供应有困难就放弃国家的宏伟计划呢?交通困难不能成为否定迁都的最终理由。其实孙吴的水运发达,从下游运输食具到武昌并不是很困难。另一方面,武昌当时已经是孙吴第二大经济城市,重要的造船基地,铜铁生产中心和商业中心之一,并非没有经济基础。换句话说,孙皓因为经济因素放弃武昌回到建业的可能性不大。

众所周知,孙吴以吴立国,大部分强族都居住在三吴地区。三国鼎立后,很重视江东的大家族,吴、鲁、朱、张的子弟“官县多,县官常数以千计”。[4](卷61《陆凯列传》)他们实行世袭将军带兵制、回客制和屯田制,极大地增强了江东宗族的军事、经济、政治实力,以至于“名族皆有其歌”;[4](卷二十八《邓艾列传》)他们“以仆为军,闭门为城”,“牛羊满山河,田野千里”,[(10)(卷三十四《吴佚文》)厉害到“止兵不战,足以建命”。[4](卷二八《邓艾传》)数十年家业,迁江东士绅,乃“饮建业水而不吃武昌鱼”。他们需要国家权力来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孙皓迁都武昌,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江东宗族的利益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此时吴国国力不足,难以兼顾上下游。所以江东宗族势力积极干预孙武的最高决策。镇南将军、荆州的陆恺、吴军人、丞相鲁迅之子,作为江东宗族的头面人物,无疑代表了江东宗族的意见。按照陆凯的说法,武昌不是首都的原因只是表面的,深层的意思是江东宗族反对迁都武昌。孙氏迁都建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江东宗族妥协的产物。

促使孙皓迁回建业的因素有:(1)以建业为中心的统治核心区出现危机。宝定元年十月,永安山贼聚众数千,劫郝兄武城永安侯钱,带孙传屈丐。比建业多一万人。丁固和诸葛亮反叛牛屯,打过仗,失败后谦虚自杀。”[4](卷四十八《孙皓传》)统治核心区的危机,使得孙皓不得不考虑迁都回建业。江南汉越人的起义严重威胁了空虚的建业城,不得不退回建业。[11] (2)司马灭蜀后,注重政权内部的稳定和建设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事务,没有按原计划在灭蜀后立即进攻东吴。晋朝对吴国发动了“和平攻势”,但吴国从荆州对晋国的进攻更加不足,上游两国边境相对稳定和平。这两个因素都不能对孙皓回归建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孙吴两次修建武昌都是出于军事斗争的需要,而武昌的撤出主要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研究者认为,决定孙吴建都或撤都的是经济因素,[5] [12]这在一般意义上无疑是正确的,作者并不否认经济因素对孙吴建都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但由于孙吴处于典型的军事立国时代,维持紧迫的生存和发展是其主要矛盾,所以军事和政治因素往往压倒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