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孔子是怎么过春节的?
从腊月初一开始,每天晚上,孔府都会敲锣打鼓,从上到下做好过年的各种准备。孔府内三厨、外二厨、包子房、酒房、烛房、内茶、外茶等部门的管家、仆人们都在有条不紊、紧张忙碌着。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孔子选用了糯米、小米、大米、薏米、芸豆、绿豆、红豆、红枣、核桃等。并放在一起煮三大锅腊八粥,包括在机关上班的,值班的,不分等级。
腊月十五,孔府前院东侧将竖立一根高约10米的红漆杆。被称为“朝天极”。杆子上有一个绿色的花顶,挂钩上挂着一个三角钩。灯笼里放一根大红烛,从腊月十五一直点到正月十五,期间不断变换。
天灯的点亮,预示着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这个时候孔子要连续扫三天庭,里外干净整洁。然后架起八口大锅,蒸花糕、花卷、年糕、包子、糖包、豆包等当地人称为“蒸浓”的过年面食,一直到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晚上,内外厨师点薄纱灯笼,点牛油蜡烛,祭拜灶神,请灶神“说天上来的好东西”,然后在除夕夜接待灶神“回宫求好运”。这自然是古代先民拜火的遗风。
从腊月二十四的“清尘日”开始,合肥所有的门,每个院落的大门、小门,房屋的内外门,包括屋外的车棚、马壕、东昌、西仓,都要擦洗干净,贴上新门联、新门神。
孔子的春联一般是书房写的,门神则是门神户专门印制的。这些准备工作要在腊月二十四之前完成。孔府的门神也和市面上卖的很不一样。它们是由屋内可用的门神印制而成,木刻有色标,极为精美,开口较大。
孔府大门、二门、内宅大门、外院大门贴有武门神,既有手持长柄金瓜、身穿铠甲的武将,也有秦、等传统门神。
大宅里里外外,所有的门上都贴着文人神,如加官入爵,加官入爵,加官入爵,当朝一品,带到朝廷,庆寿,儿孙满堂。
按照孔府的规矩,所有的门神和门联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贴在门神科比旁边。
孔子的后代,很长一段时间,按照孔子的教导,“不学诗,无以言事”,“不学礼,无以立”,对后世影响很大。
作为盛宴公爵府,你既要有王公贵族的官方风范,又要有书香门第的风范。这从孔府门口的对联可以说明“是异于常人的贵府,与国同天,与国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