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原名是什么?
猪,古称貘,又称狒狒、貘,也称刚貘。中国养猪至少有六七千年了。甲骨文中“家”的意思是“屋里的貘”。
“春为元年,六畜猪为先”,猪是我国最早饲养的家畜之一。“鸡、豚、狗是没有时间可输的动物,七十人可以吃肉”是思想家孟子的理想社会。猪也是古人吃饭、待客、祭祀时最重要的肉食来源,如“小弟闻妹妹来,磨刀向猪羊”(木兰诗)。古代皇帝、诸侯祭祀国家时,把牛、羊、猪三种动物都称为“泰牢”,把羊、猪另外两种动物称为“绍牢”。比如“若后用兵,遣以小狱告殿,求其箭”(欧阳修《灵官传》)。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猪并不是一个好词。
猪又笨又贪吃,所以和猪有关的词大多是贬义的。如“笨猪”、“笨猪”、“幼猪”、“猪”等都是对他人的贬义词,“猪狗朋友”则是比喻无所事事的懒朋友;“猪狗不如”就是人不如人,连牲畜都不如;“泥猪瓦狗”比喻无用之物;“狗不如人”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和狗都不如的程度;“辽东白貘”比喻稀有奇特,但又自视甚高,或因学识浅薄而自惭形秽;“封长蛇”比喻贪婪暴戾的人;“一龙一猪”比喻人的德与不德,差别很大;“猪帮不了树”比喻无望的人;“死老鼠感觉不冷”是指流氓对别人的指责无动于衷;“人怕出名猪怕壮”形容人怕出名惹事;“我没吃过猪肉,但我见过猪跑”比喻知识少了就知道一些东西;“猪鼻配葱——装像”比喻对生活的硬性模仿。
《西游记》中吴承恩塑造的猪八戒形象,具有猪的各种物理属性,是被嘲讽的对象。所以演化出来的歇后语也是贬义的,比如“猪八戒上阵——把一个钯打了个底朝天”,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滋味,猪八戒戴花——人越丑,猪八戒飞——
猪,尤其是野猪,生气的时候天性好斗。所以经常用来指代一群群跑来跑去,东奔西撞的坏人,“猪的勇气”是对不顾一切往前走,不怕死的人的贬义。制服一头凶猛勇敢的猪是勇敢的行为。甲骨文中的“敢”字是赤手空拳抓猪的意思。日本人用“猪”作为他们的名字,欧洲的许多纹章设计都是为了表现勇敢和无敌。
猪肚子大,吃的多,给人留下贪婪的印象。《左传》中有句话叫“有实心,贪得无厌”,后来用“心”来形容贪得无厌。在文学创作上,提倡“凤头猪肚豹尾”。这里的“猪肚”是褒义,指的是内容的充实。
猪和许多动物一样,能感知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鸡飞上树拱猪”是预示地震的俗语。雨后会放晴的特殊气候会对猪产生一些强烈的刺激,会导致猪“发疯”。这就是“猪疯狗疯”的意思。
海豚是一只小猪。古人常用“豚犬”一词来贬损别人的儿子。比如三国故事里,曹操看到东吴船船被军队整肃,就感叹:“儿子要像孙仲谋,刘景升的儿子要像豚狗的耳朵。”也有人用“海豚”、“海豚狗”、“海豚狗”等谦词称呼儿子。比如《聊斋志异》和《清风》中,“俄罗斯少年从外面进来说,‘这海豚也是’”
猪也和历史上许多名人联系在一起。到了汉朝,他承袭宫室,“牧狗听经”,刻苦读书,终于有所成就。宋代苏东坡喜欢吃烧猪,在贬谪地黄州发明了东坡肉。清代曾国藩把“读书”和“养猪”作为家训中的两件大事。
关于杀毕最著名的故事,《韩非子》载:“妻之邑,其子与之哭。他妈说:‘把她还回去,顾辉就杀了她。’当他的妻子从市场回来时,曾子想抓一头猪准备宰了它。妻子不再说,“我和宝宝一起玩。”曾子说:‘婴儿既不贪玩,也不聪明。他们应该善待父母和学者,听从父母的教导。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之。一个母亲欺骗儿子,却不信任母亲。这不是她当老师的原因。"所以曾子把猪煮了给婴儿吃. "后来,“杀毕”成了廉洁教育的典故。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写在鲁的《春秋》里:“晋夏过魏,有个读书史的记者说:‘晋使三次过江。’夏紫说:“不,这是自怜。夫与三者相似,貘与海相似。“至于金和问这件事,据说金史已经参与了江城的事。在古代,“吉”与“三”相近,“苟”与“海”相近。读《魏国晋代史》的人,误把“纪海”读成了“海沟”,后来又把“海沟”和“三沟河”称为相近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