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曹操和董卓的行为,可以比较吗?
乱世崛起的董卓生,出身于一个官员家庭。虽然没有达到四世同堂的显赫地位,但至少掌管一县。董卓从小就和凉州等地的羌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地的羌人也很想从他身上得到些什么,所以双方的关系一直很融洽。公元167年,永康元年,董卓成为元郡的于,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因为生在乱世,董卓很快就奉命镇压各地的叛乱,包括羌人和黄巾军。董卓在战斗中英勇无敌。他凭着一双手开弓的本事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官位越来越大。但有一次在与黄巾军的战斗中,他被打得一败涂地。然而,金子总会发光。后来韩遂联合调兵,以65438+万元发动叛乱。因为当地政府无力镇压,汉灵帝只好起用董卓。
不过,董卓这次没有让朝廷失望。他很快打败了韩遂等人,并因此被任命为地方官。后来韩遂再次联合马腾发动叛乱,仍然有十几万人在调兵遣将。但可惜的是董卓等人又把他打败了,而这一招也让董卓被封,州牧在河东驻军。当时董卓是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
曹操起点比董卓高,毕竟他爹是邱。曹操做了宦官之后,对王朝的宦官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在做小官的时候经常反对宦官(两次被诬陷罢官)。后来汉灵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设立了西苑八将,曹操有幸加入其中,担任了教皇军的校尉。
后来,何进将军想杀十个太监,结果被十个太监给杀了,但临死前,他给董卓送去了在北京安置太监的圣旨。所以,虽然何进死了,但圣旨还在,接到圣旨的董卓公然进军洛阳。但入城后,董卓因不受尊重而杀人,先后杀死汉少帝及大批文武官员,而曹操则趁乱逃走。
曹操出逃后,倾家荡产,出兵讨伐董卓,并与袁术等人一起推举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但可惜的是,这个联盟中的十三个诸侯(不算当时实力不够的曹操)都是一盘散沙,不肯出力,于是曹操愤然离开了这里。
随后青州黄巾军乱作一团,攻打兖州刺史刘岱。而曹操却被误选为兖州牧。更让人惊讶的是,曹操一战击败青州黄巾军,并因此收获了三十多万士兵和数百万百姓。从这一刻开始,曹操正式获得了逐鹿中原的基本资本。
董卓在杀了一批忠于汉朝的文武官员后,巩固了权力,废了汉少帝,立了汉献帝。而且为了更好的掌控国家大事,他迁都长安,烧毁洛阳。董卓迁都长安后,几乎对东汉朝廷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洗。此后朝廷中所有忠于汉朝的官员都留了下来,而且都是董卓亲自提拔的亲信和党羽(但真正跟他在一起的很少)。
此外,董卓还自封太尉,拜国家,享有“赞无名,不上朝,带剑上殿”的特权。可以说董卓此刻不是皇帝,但从权力上来说,他更像皇帝而不是皇帝!
曹操在迎来汉献帝后,先是迁都许昌,然后以汉献帝的名义大举征服其他没有打交道的诸侯。同时,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入宫中,以保证不受汉献帝的影响。而且汉献帝之前的后宫妃子都被杀光了,连皇后和怀孕的董贵仁也不能幸免。
但尽管如此,后来还是爆发了几次针对曹操的暗杀。为了避免后患,他先是效仿董卓,杀光了所有忠于汉朝的大臣,然后逼迫汉献帝自立为王维(汉朝不准刘称王),还享有“赞无名、不朝、剑庙”的特权。
其他琐事董卓有一次命令吕布率军把洛阳和长安附近所有的皇族和大臣的坟墓都挖了出来,把里面的财宝都偷走了。而曹操则充分吸收了董卓的经验,于是暗中设置了校尉莫进和中郎将法丘(这不是小说,是真实存在的)并让他们去挖王公亲族的坟墓补贴军饷。
董卓的军队曾经在洛阳和长安掠夺百姓财物,董卓却乐此不疲。曹操难道不知道,曹操的主力青州兵,前期每次攻占理想城都是掠夺理想城,后期攻打徐州时曹骏经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吗?
董卓将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是为了躲避董盟的进攻,而曹操将都城迁到许昌,是为了控制附近的汉献帝(如果他一心报国,为什么不在以后放权)。据史书记载,刺杀董卓不下五次,而刺杀郝彤对付曹操不算,但据我所知,不少于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