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的历史背景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如下:

兵马俑是殉道制度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由于宗教信仰和奴隶制的确立,实行人祭制度,即活人随葬。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穆公时期,“穆公死,葬于雍。从死去的170人中。秦之良之臣子于三名,选举、中兴、针虎,亦在亡,秦人哀之,为黄鸟之诗。”这证明在秦穆公时期,人祭规模较大,有官员为君主陪葬的现象。

随着奴隶制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建立,各诸侯国相继废除了人祭制度。公元前384年,秦正式废除人殉制度,丧葬习俗发生变化,即以俑葬。随葬俑就是用陶俑和木俑代替人。“小雕像”的原意是殉道。当殉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小雕像”成为墓葬中陶塑、石雕、画像的专有名词,从此小雕像殉道之风日渐兴盛。

秦始皇时期,建立了统一的社会。秦兵马俑是人祭俑的典型,也是人祭俑的高峰。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始皇于13岁登基后,开始在骊山北麓为自己修建陵墓,历时37年。《史记·秦本纪》对陵墓修缮工程和陵墓内部结构描述为“过三泉,降铜,通墓葬。官观百官奇物怪物,全是之,使匠人以机为弩箭,近穿者需射之。“以水银为百河海,机灌输,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以人鱼膏为烛,久而不衰。”

西汉时期,刘邦打败项羽后,定都长安,建立了西汉王朝。为了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心,公元前195年,秦始皇的陵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20户人家奉命住在陵墓附近,作为守陵人负责看管。此后,历代统治者都下令保护秦皇帝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