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城有哪些历史记载?
楼兰,一个古老的国家,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小国。它位于罗布泊西部,是西域的枢纽。王国东起固阳关,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至哈密。在古丝绸之路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今天,只剩下一片废墟。那么楼兰古城有哪些历史记载呢?
1.中国史籍中对楼兰王国最早的具体记载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根据记载,我们知道楼兰是西域的一个小国。它建立在延泽的边缘,有一个堡垒。但是,“兵弱好走”。这里的“盐沼”指的是罗布泊。到汉代历史学家班固写《韩曙》时,楼兰王国共有1570户人家,总人口141000人,国名“泥”。《汉书》进一步介绍了楼兰的生态环境:“沙卤少田,地送天阳谷分国。全国盛产玉石,芦苇(芦苇)、枝柳(红柳)、胡同家胡杨)、白草(白草)多。人跟着畜牧,追水草。有驴、马和许多骆驼。可当兵,随羌人。”
2.汉昭帝年间,楼兰改国号为鄯善,请求朝廷在义勋驻军。昭帝在伊浔城设姓,定田。从此,楼兰成为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战略支点。东汉时期,楼兰仍在丝绸之路上占据重要地位。东汉政府在楼兰大规模填海造地,开发楼兰。此后,楼兰一直是内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枢纽,直至魏晋。后来历史上很少见到楼兰,逐渐神秘消失。
以上都是关于楼兰古城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