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清三代商业与商人的差异
宋朝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生来贫。它一直面临着来自东北的契丹和来自西北的西夏。尤其是开国时期的几次失利,使得宋朝的外部军事压力是所有盛世朝廷中最大的。强大的外部压力迫使宋朝选择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救赎开国军事贵族,与士大夫结成利益同盟,尽可能温和地对待民众。由于北方长城沿线没有天然屏障,宋朝不得不供养大量的正规军。
这些政策使得宋朝必须有充足的财政支持,而贵族的赎买、文人的团结、怀柔人的联合,使得宋朝无法像其他朝代一样从土地上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宋朝不得不大力发展商业。这些政策催生了宋代城镇的发展,一大批城市发展起来,包括开封、洛阳、应天(今商丘)、大明、杭州、镇江、苏州、江陵(荆州)、苏州等。宋朝首都东京的开封府人口达到一百多万。
同时,海上贸易的开拓不仅在港城设立了航运公司,到北宋中期,每年的航运收入达到63万元,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宋代远洋船舶船体结构庞大,作业规模庞大,成员数量庞大。船舶操作的劳动组织也大不相同。宋元时期,中国造船业异军突起,规模宏大,船舶数量众多。据吴《梦滩录》(卷十二)和船舶记载,中国大型海船载重1万~ 1.2万石(500 ~ 600吨),也可载500 ~ 600人。中型海船载2000 ~ 4000石(100 ~ 200吨),载200 ~ 300人。
繁荣的商业为宋朝贡献了巨额的商业税收。国内商人一般征收税和居留税,每关价值按两的税率征税。住税值十之三,是给坐贾的。景德镇真宗年间,营业税只有450万元,到仁宗时增加到2200万元(按清中叶的汇率,一直兑换两银子,约合2200万元)。由此可见宋代商业的发展。
商业繁荣但缺乏贵金属的宋朝,诞生了纸币,为金融做出了巨大贡献。仁宗天圣元年(1023),“交子役”正式成立,交子改为官职。以36万铁币为储备,定期发行,交子逐渐向全国发行,连黄金、人民币也继续使用纸币。今天,人们都知道纸币在金融中的巨大作用,这就不用说什么了。元朝甚至继承了纸币的政策,甚至废除了贵金属货币,完全用纸币代替,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记载,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
明代商业,官商合一。
宋朝建国太弱,明朝建国太强。自古以来,国家就没有比大明更好的了。朱家尖在法制上有大义驱逐鞑靼,在军事上有横扫六合的气势,这也造成了明初无外患的强大局面。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能被奉天运宪的皇帝。这种内外环境的优势使得朱元璋开始了中央集权运动,更高的军事阶层被扼杀,宰相被从体制中淘汰。小军地主成了他家的打手,士大夫成了他家的职业经理人。朱元璋给小军人阶层和士大夫阶层的俸禄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低的。简单粗暴,全部以土地定居,士兵全部耕种卫生院的土地(理论上归国家所有)。也许是出身问题,商业被朱元璋鄙视,纸币被朱元璋滥发。对于朱元璋来说,通过简单原始的土地政策,本来是一个盛世。真的没必要点商业技术树,那时候太不划算,成本太高。
但他没想到的是,业务不可能空缺,也不可能通过他的制度建设来消除或控制。由于权力的真空,文人阶层立即补位,打出了新的高度。别的朝代充其量也就是官商勾结,明朝玩的是官商一体化。明代中期,具有鲜明明代特色的商人开始崛起。晋商中的申时行、王重固等人为了晋商的利益推动了隆庆的开埠。徽商为了分享晋商盐业的利润,一举将徽商推上商贾之巅,同时大肆破坏九边荒地和军粮,大大推高了明军的支出成本。从事海上贸易的林东一方不仅发展了精耕细作,还使中国在明代成为世界工厂,几乎垄断了棉纺织业。
这些商人赚了钱,就努力培养子女读书,进入士绅阶层。出身贫寒的士绅阶层也通过婚姻等方式与商人联系越来越紧密。谁也不能指望商人向自己收税。明朝的商人是特权阶层,商业的高额利润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明朝的朝廷又极其贫穷。
明代以张为代表的改革,都是田赋改革。只有少数几个皇帝通过宦官实现了商税的征收,但这些宦官都被士大夫们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全都被砍光了,让我们几百年后也无法了解当时的真相。而宦官偶尔通过皇权实现的客观商业税收,却因为整个文人阶层的抵制而无法形成国策。
明朝最后一个国王崇祯,头脑并不清醒。他相信了士大夫的故事,只是因为魏忠贤的渎职。但是,风雨飘摇的明朝财政窟窿太大了。没有九岁老人的搜刮,崇祯只能从王的土地上刮钱,逼迫破产的农民上梁山,最后内忧外患之下,崇祯只能挂东南枝。
明清之际,清代商人扮演了包税商人的角色。
清朝起步的时候是一个有组织无纪律的土匪团伙。他们北抢蒙古,西抢大明,南抢朝鲜,东抢野蛮的女真。不能生产的女真人赶紧点开另一个科技点招人卖赃物。从老野猪皮开始,清朝就利用山西的八大帝国商人贩卖赃物,赃物需要卖掉换取战略物资和生活用品。这种模式在建国后得到继承,商人集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眼中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清朝建国的时候,并没有辫子剧中吹捧的那么强大。小国毗邻大国,对中原汉族如此,对蒙古更是如此。商人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资源实现对蒙古和中原地区统治的非常有用的工具之一。
满清完全继承了明朝的治国方针,只是将明末探索的实验性政策和制度合法化,行政效率和明朝一样低下腐败。但清朝面临的军事压力和财政支出比明朝初年大得多。建国至今,19年南明割据,三藩叛乱,肆虐八年,蒙古准噶尔部肆虐八十余年。从乾隆后期到清末,苗乱、天地会、安百里教、田丽教等起义层出不穷,清朝初年建立的财政体制早已入不敷出。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清朝探索了包税商人政策,包税制度如此大规模地实施,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以晋商为例,满清为了武力镇压准噶尔,不得不在蒙古草原上驻军,镇压,监视蒙古各部,但清朝的行政效率甚至不如明朝。如此大的工程,不是清廷的行政效率所能完成的,比如在草原上修建乌尔泰、桂花城等驻军城镇。修建兵站、为同盟实现旗制、为蒙古各部实现收税赈灾等政府职能,都是由以大生魁为首的晋商通过商业手段实现的。最后,晋商逐渐实现了从商人赚辛苦钱到放高利贷,巅峰是“接天下”承接清朝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税银汇兑业务,但又与清政府过于捆绑,晋商在清朝灭亡后迅速衰落。
另一个典型代表是十三行。清朝无法达到宋朝那样的行政效率,也拒绝像明朝那样放纵。由于清朝严重的路径依赖,在乾隆时期逐渐形成了买卖十三行的制度。表面上看,十三行垄断了与西方列强的海外贸易,其中吴秉鉴被评为当时的世界首富,但实际上十三行充当的是清朝向西的海上贸易承包商,也就是皇帝的南库。十三家银行负责高额战争赔款和鸦片战争的善后工作。
在清朝,商人的用途是养猪,通常是通过特许经营来完成包税的义务,在朝廷需要解燃眉之急的时候杀猪肥年。
感觉把一些事件跨越对比拉长还是挺有意思的,会有更多的角度去看。这就是历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