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剧的历史发展

中路梆子的起源应该是在清朝咸丰年间。道光初年,周浦梆子,当时称为陕西梆子,再次复兴。正所谓:道光帝登龙亭,山西梆子再时髦,蒲棒北上晋中、太原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也震动了北京。这也迎合了中路一带崛起的一批富商大家的娱乐要求,于是承包了。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和介休县的庆忌班。

咸丰初年,蒲棒开始受到冷落,导致中路地区的戏剧活动处于一个相对空置的时期,这让热爱戏剧的中路人,尤其是富商们非常失望,于是少数人开始邀请闲散文人、票友、秧歌、皮影戏艺人组织讨论组,计划自己创作戏剧。咸丰中后期,经过多支队伍的艰苦讨论,在继承蒲邦之韵、锣鼓之分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了试点演出。其中有榆次的代表性黑店班和祁县的三清班。除了滞留的蒲棒艺人、秧歌、皮影戏艺人,还有鼓手、店员、矿工、票友。

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有所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的青睐。于是先后设立了上下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清班。在表演实践中,他们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使得唱腔和文武场面越来越完美。并借鉴国外戏剧管理班社的经验,使剧团逐步走向规范化。戏班成员,除了武文场的中层艺人,大多是高薪从周浦聘来的,所以民间有说法:齐太中,周浦丸子。剧团不是商业性的,盈亏完全由剧团老板承担。只是我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前台放一个写着某县有钱人承办的剧团名字的木老虎牌子炫耀,还要在后台的粉墙上提笔留下名字。这些戏台铭文内容广泛,成为今天研究山西晋剧发展史的金石证据。

随着中路梆子越来越定型,引起了中小富豪和中商接手阶层的兴趣。他们还邀请周浦的艺术家或儿童开设课程。到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社在山西中路乃至北路少数县已初具规模。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晋中仍有四喜班,好戏连台,光头丑八怪,覆盖陕西。人参娃娃,丑嘴,后面一面旗...诸如此类。光绪十年后,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改变了普邦艺人演中路戏的旧局面。从光绪十五年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了辉煌时期。演出内容包括庙会、集市、踏台、开业典礼、商展、开业典礼、祈求神灵、发愿许愿、祭祀、婚丧祝寿、官戏等。在普通的乡村,每年也有一场唱戏;每年大型集镇多达5-10个。中路梆子成为中路人民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还随中路商人到张家口、包头、归化等地与地方剧种竞争。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缘关系和对民间艺术的不同吸收,在表演节目、唱腔风格、前场经典等方面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太原府所辖县的路班;汾州地区所辖县的休班;平定、辽州两县分为四级。直到解放后,才把上述三个小的区别整合起来。

中路梆子达到巅峰后,江南丝竹班和京都花腔班基本退出中路舞台,只有浦梆子偶尔复出,声势已大减。

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大部分有钱有势的人持观望态度。所以中路梆子里负责班的人,大部分都换成了前清政府、旧镖局等人。同时,中路的艺人队伍也壮大了。除了定居者,其余的普邦艺人都不再来中路上课了。5-19(1916-1930)期间,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子进入第二个辉煌期。

这个时候路中间有很多梆子,班级社团,学校扩大了。不仅植根于雁北,在河北省西部、陕西省东北部以及省内平阳府、六安府所辖的北部各县,也发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横跨山西、陕西、河北、绥远、察哈尔等华北五省区的大型剧种,因而被称为山西梆子。名人云集,竞争激烈。中路子形成了人才济济、实力雄厚、相互竞争的大好局面。戏份多,文武齐全。由于人才众多,上演的剧大多是名人手作。常见的有《雪中六记》、《凤仪阁》、《金沙滩》、《上天台》、《白蛇传》、《铁弓缘》、《白子图》、《法门寺》、《两官合一》、《万佛礼服》、《忠良图》、《梅落颂》、《双罗》。可以说文武双全。演技精湛,百花齐放。这个时候,各个班级,各个社团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各路艺人在唱、做、读、表演绝技方面也都是一路领先。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山西梆子的一些老艺术家还健在,舞台结构可以保持男女同台演出,于是出现了太谷锦衣苑等三出好戏。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著名女艺人为首的步云剧社和以盖为首的唐风剧社赴京、津、沪等地演出,极大地扩大了山西梆子的影响,也与其他艺人交流了经验,充实了自己。后来山西梆子出现了主角逐渐由男性向女性转变的局面。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由于女性演戏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赚更多的钱,各地普遍出现了培养女艺人的热潮。因为山西梆子里的演员阴盛阳衰,所以做出了很多优秀的头盔戏、苦练戏、武侠剧、花脸、小丑戏。而逐渐中止或丧失的表演也逐渐用委婉的旋律和缠绵的习惯取代了这一北戏表演节目特有的慷慨激昂的对白、唱腔和跌宕起伏,从而失去了昔日的阳刚之气和铿锵之气。阎、冯推翻蒋介石失败后,山西经济萧条。山西梆子中的一些阶级社团误入歧途,腐败风气引入剧团,致使台风不振,艺人思想退化,艺术水平下降,给许多艺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困难,甚至有少数昆角艺人不幸身陷囹圄。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军入侵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逼得当地剧团全部解体,艺人四散。他们中的一些人逃到了国外,一些人开始务农。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抗日军民演出服务。抗战前后10年间,山西梆子遭受的灾难,造成了山西晋剧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

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山西梆子的第三个辉煌时期。1956-1958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的县级以上剧团相继成立和完善。最好的演员集中在省会太原,于是山西梆子正式命名为山西晋剧,各县所属的剧团名称也改为XXX山西晋剧团。

随着文革的发生,山西晋剧成为第一批被打击的对象之一,使得山西晋剧再次走向没落。1967年,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来改唱样板戏,演员要通过政审才能上台。山西的晋剧被严重削弱,造成了发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