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题

1.从“人治”到“贞节”

建立:581年,北周的外戚隋文帝建立了以长安为首都的隋朝。

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结束* *局面,统一中国。

隋文帝治理国家的措施:

(1)改革政治机构,选拔人才;

(2)大力发展农业,减少赋役;

③崇尚节俭。

黄凯统治:隋文帝黄凯统治时期,勤政治国,锐意创新,形成了国家富强、社会繁荣的繁荣局面,史称“黄凯统治”。

死亡:618,皇帝杨迪死了(由于残酷)。

2.走向唐朝的全盛时期

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626年建立唐朝。李世民继位,国号贞观。李世民是唐太宗。

治理措施:

(1)选择好的官员,如、方、杜如晦和等。在三省六部担任要职;

2轻佻单薄;

(3)减少刑法;

④重视教育。

⑤以德服人,改善民族关系,如利用亲属关系,奖励听话的少数民族贵族;

唐太宗贞观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主导措施

①反对王室和贵族团体。

(2)广纳贤才,提拔姚崇、宋望京等人才;

(三)组织编写农业图书,指导农业生产;

(4)鼓励兴修水利,种桑养蚕;

⑤税徭役减免。

李隆基是唐玄宗,主年号“开元”。

裁决措施:

(1)任用人才,姚崇、宋望京为宰相;

(二)发展农业,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

(三)清理财务,清算土地账目;

(4)废除严刑峻法;

⑤提倡节俭。

唐玄宗统治后,唐朝在开元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主要采用九品中正制。

2.隋文帝废除了九品钟政制度,下令“分科举人”。

3.当杨迪开启科举考试时,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4.科举制度在唐代进一步完善,具体如下:

(1)科目考试,择优录取。可以分为常规科目和制造两类。在普通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其次是明静。

(2)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正规考生先在州府参加初试,再在尚书省参加“省考”。

5、科举制度的影响:

①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已经转变为以考试为基础的制度;

(2)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③1300年前后使用(清末废止)。

4.唐代的民族关系

唐与吐蕃:

吐蕃人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②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唐太宗年间,文成公主入藏。

③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写道,唐凡是“一个和睦的家庭”

(4)823年,唐与范正式结盟,结盟碑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唐与南诏:

居住在云南洱海的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8世纪,孟社诏统一诏令,建立南诏政权。唐玄宗封南诏首领毗罗阁为云南王。

唐与回纥:

回鹘是维吾尔人的祖先。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派兵帮助唐朝灭* *爵。

(2)唐玄宗封回教主古力裴洛为怀仁单于。

(3)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5.唐代的对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朝使节访华十余次。这些驻华使节由僧侣和留学生陪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空海、阿部中马路和吉备真备。

2.唐朝时期,鉴真前往日本传授佛教,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教、医学、建筑和雕塑的发展。

3.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去天竺取经。回国后翻译了大量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玄奘是著名的僧人、旅行家和佛教翻译家。

6.辽、宋、西夏、金的共存。

1和916年,耶律宝吉建立契丹国,定都北京;947年,叶鲁德光改国号辽。

2.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3.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今银川),史称西夏。

4.1005年间,北宋与辽朝议和,缔结“禅院之盟”。此后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5.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平协议,双方长期处于和平状态。

6.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金朝,定都会宁。

7、1127金军攻占北宋都城东京,带走宋和,北宋灭亡。

8.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是宋高宗。

9.1141年,南宋与金缔结和约,从此双方战争基本停止。岳飞是抗金英雄。

7.南方的经济发展

1.农业:宋朝时期,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垦了圩田和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棉花已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棉纺织业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产业。景德镇已成为著名的陶瓷工业生产中心。

3.商业:

①北宋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角”出现在四川,南宋时发行纸币“惠子”。

南宋临安是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

③海外贸易活跃,港口主要有广州、泉州等。,而且政府还设立了一个城市作为管理特使。

4.经济重心南移:南移的过程:从夏商到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三国两晋南北朝开始南迁;唐中期以后,南迁加速;在宋朝,南方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中心。向南迁移的原因:

(1)大量北方人南迁。

②南方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③更多的南方自然资源被开发利用。

向南迁徙的表现:

①南方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苏杭成为世界闻名的粮仓;(2)手工业在南方占有重要地位;

(3)南方商业水平超过北方;

(4)南方的税收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8.汉宋时期的社会生活

宋代,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服装:宋代以亚麻布为主,棉布比较丢人。穿行业服;女装款式很多;官服和便服不一样。

食物:宋朝时,北边吃米,南边吃米;北方羊肉,南方猪肉和鱼;植物油的普遍消费;饮酒盛行;居住:宋代时,农民住茅草屋,市民住瓦房;贵族官僚去花园式建筑;

好的:在宋朝,富人坐轿子、马车,百姓坐牛车、驴车,骑马、骡、驴。城市生活:①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与“小市”相连,娱乐场所“瓦片”,舞台“勾栏”。

2临安:人口超百万;娱乐场所“瓦房”多;摊位一字排开;茶座二人组

9.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1和1206年,蒙古贵族在漠南河源尊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汗是元世祖。

3.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南宋灭亡。1279元朝统一中国。文天祥是反元英雄。

4.袁执政的政治措施:

(1)中央设立中书省管理全国,设立郑玄元管理全国的佛藏区;

(2)立省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省)和澎湖列岛,发展农业;

①禁止退耕还草,鼓励开荒;

(2)推广植棉,棉布成为主要布料;

③治理黄河,疏浚大运河。

5、统一元,促进民族融合,表现为:

(1)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女真人与汉人逐一融合,统称为汉人;

(2)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的形成。

10.明清时期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

1,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是明太祖。

2、清朝的建立:

(1) 1616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史称后金。

(2)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④1644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3.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

(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将朝廷政务交由六部。皇帝直接控制着朝廷的军政大权。

(2)明成祖设立内阁,后来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央机构。

(3)明朝利用工厂卫生制度实施恐怖独裁,强化君主专制。

(4)雍正建立军部,乾隆进一步加大权力,军部成为清朝皇帝专制权力的重要工具。

⑤明清时期为了加强意识形态控制,采用八股,大兴设立文字狱。

4.厂卫指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关。

5、八股:明代以来,考试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的答案一定要用死板固定的格式写,内容一定要遵循朱的《四书注》,不能有自己的见解。危险:

八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文字狱:统治者故意批判所谓文字错误的监狱。历代都有发生,明清时期最为严重,清代达到顶峰。危险:人们不敢谈论政治,大量书籍被烧毁,许多人死在不公正的监狱里。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11.明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1.目的:明朝朱迪年间,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传国威,郑和奉命带队下西洋。

2.概述:1405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郑和七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影响:

①中国与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扩大,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2)比哥伦布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上杰出的航海家。

(3)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去南洋的人更多了。

4.华侨对南阳的贡献:他们带来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为南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1,戚继光抗日:

①倭寇:元末明初,倭寇和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中国东南沿海走私掠夺,称为倭寇。

(2)戚继光奉命抗日,组建“戚家军”。

③抗日功绩:“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胜,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去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敌人。几年后,日军在东南沿海的入侵基本平息。

④评价: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2.郑成功收复台湾省;

(1)65438+20世纪20年代,荷兰占领台湾省。

②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省重回祖国怀抱。

③评价:郑成功是民族英雄。

3.反击俄罗斯的侵略:

①17世纪中叶,俄国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

(2)康熙帝组织反攻,于1685和1686两次围攻jaxa,击溃俄军。

③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甲尼撒条约》,这是第一个划定中俄边界的条约。规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大片地区(包括库页岛)为中国领土,中俄东部边界依法划定。

13.清朝对边疆的治理

1.西藏的管理:

①建立册封和* *制度:顺治皇帝册封V *,康熙皇帝册封V * *。

(2)雍正时期任命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用*、* * * *。

(3)“金本八平”制度的建立和*、* *接班人的确定,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2.1684年,清朝建立台湾政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3.管理西藏:清政府平定公元17世纪噶尔丹之乱和公元18世纪大纛和卓之乱后,为加强对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4.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青脊,西北抵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达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达台湾省岛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成为东亚最大的国家。

封建帝国的危机。

1、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干盛世”。

显示为:

农业领域:

①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

②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③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种植不断推进。

手工业:

①制瓷中心景德镇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的突破。

②南京已成为新的丝绸工业中心。

③松江、无锡的棉布畅销全球。

c商业:商品流通更广,商业更发达。

2.从《康乾盛世》看清朝衰落的原因:乾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靡,官僚腐败,军队腐朽,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强大的清朝迅速衰落。

3.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对稳定,清政府认为没有必要对外贸易。

(2)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反清势力。

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入侵。表现:清朝初年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禁止商人出海;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处,颁布了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人海上贸易的条例和章程,形成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

(1)在抵抗外来侵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②阻碍了中外的联系,影响了中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1,打印:

雕版印刷发明于隋唐,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刻于868年。

北宋中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在北宋时传到日本和朝鲜,在元代传到欧洲。

2.指南针:

①战国时期造的司南。

②北宋时期,指南针发明,开始用于航海。南宋初期,它被制成“指南针”。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的国家。

④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3、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唐朝的一位炼金术士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器被广泛使用。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16.建筑奇迹

1隋朝时,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了赵州桥,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2.杨迪皇帝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起余杭(今杭州),北至卓君(今北京)。分为永济运河、通济运河、韩沟河、江南河四段,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元朝还挖了汇通河和通惠河。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流域,加强南北沟通,促进经济文化发展。3.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它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4.明清时期,北京由宫城、皇城和北京组成。宫城,又名紫禁城,今称紫禁城。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17.科学和历史的杰作

《本草纲目》(1):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面总结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2.明代宋的代表作《天工开物》充分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子同治简》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年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了战国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18.唐诗与宋词

1.唐朝最杰出的诗人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被称为“诗史”,被称为“诗圣”。

(3)白居易是唐代另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含义深刻。他的代表作有《塞尔巴星》和《长恨歌》。

2.宋词中有婉约词,也有豪放词。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们把辛弃疾和苏轼合称为“苏辛”。

19.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写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写的一部以北宋末宋江起义为题材的英雄传奇小说。

(3)《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写的一部爱情小说。

(4)清代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是中国最好的古典小说。

20.石窟艺术宝库

①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鸣沙山。其中大部分是在唐代挖掘的,有大量精美的彩色雕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

②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梧州山,发掘于北魏中后期,是研究我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宝贵财富。

(3)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大部分开凿于唐代,最大的石窟是奉先寺的鲁舍那佛,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雕刻艺术。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被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21.书法和绘画

1,书法:

(1)唐代张旭、怀素以草书著称。

(2)颜真卿、刘公权楷书形成颜、刘体风格。

(3)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

(4)元代书法家赵萌创作了“招体”。

2.①唐代著名画家严的代表作有《一步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被誉为“画中圣人”。

(2)北宋画家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不好意思,是七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