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题怎么提高?

选择题1,大意:明(明中心)→→划(划关键词)→→分(分题型)→找(找法)2、题型及方法:(1)识记理解型:例:广东高考1,2,4,2007。25等。(2)材料理解型:(关键是理解好材料)例:2007年广东高考7,10,18,21-23等。(3)疑问眼类型:(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疑问眼,尤其是时间点或限定词等。通常采用挂钩或踩点的方法)比如2007年广东高考3,6,8,9,13-17,24;再比如:说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主要是因为(a): a、其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b、其首要目的是救国图存;说戊戌变法是爱国政治运动,主要是因为(B) (4)热点感知法:(考试中的热点,尤其是对今天有很大参考意义的一个)举例:2007年广东高考5和19 (5)组合式中的答案:(排除法,先找出自己最能判断的那一项,再进行。根源是事物的根源,是偶然的。高考一般不要求过多的细微差别)1)常规方法:从经济和自我(主观)去思考。例:2007年广东高考19 2)寻源法:对几个难以确定的选项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敲比较。如果B和A有关系,选例B:新航路发展的根本原因:A、寻金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因为B和A有关系,根本原因是选B) 3)原理方法:(如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19世纪上半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有:A、完成了工业革命B、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不断完善资本主义制度。A是生产力,B是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以选择A 4)特殊规律:①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比如税制改革(但春秋战国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革新)②决定改革或革命成败的因素:A、根本原因(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 主要原因(双方力量对比)(7)目的或意图类型:1)阶级分析:如克伦威尔独裁的根本目的是恢复封建君主制度B、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2)原理方法:(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单一公有制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8)实质型:(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分析制度、规律、趋势等内在方面)举例:楚王获胜所反映的现实问题:A、分封制的解体;b、楚之力;9、常识型:(根据生活常识,回答要合理)例子:一幅反映文革的漫画(一个农民坐在十几米高的梯子上摘棉花)说明了那个时代:A、农业经济的发展;b,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