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有哪些剧?
湘剧
湘剧是湖南省最重要的地方剧种,一般称为大戏队、长沙队或湘潭队。湘剧的声腔种类很多,有昆曲、高曲、坛曲、杂剧小调等。明初至年,传入湖南的昆曲、益阳戏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湘剧。
湘剧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
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队,民国初年称为“祁阳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是在明初益阳戏传入祁阳,并与地方艺术融合后逐渐形成的。
祁剧的分布区域很广,除了湖南的衡阳、邵阳、永州、郴州、怀化等地。
陈赫歌剧院
陈赫戏曲起源于当地巫、傩、道的娱乐,并逐渐演变。它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的广大地区,包括怀化地区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衡阳湘剧
湘剧,衡阳,最早以班社命名,民间称为“衡州队”或“衡州大戏班”。湘剧在衡阳的表演艺术也根据高腔、昆腔、颜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演风格。
衡阳湘剧流行区域广,涉及整个湘南东部,包括衡阳、郴州和衡阳,衡山、衡东、耒阳、常宁、安仁、炎陵、茶陵、攸县、永兴、桂东、宜章、汝城、桂阳、郴县。
常德汉剧
历史上常德汉剧又称元和剧、汉剧。50年代初叫常德戏。1953年改名常德湘剧,1957年改名常德汉剧。
常德汉剧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等县市为中心,流行于西洞庭湖、怀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巴陵戏
巴陵戏,原名巴乡戏,是一种地方戏。岳阳古称巴陵,因巴陵戏曲家出自此处而得名,民间亦称越州班。1952命名为巴陵戏。舞台语言是中州胡云广音结合湘北方言。
清末民初,巴陵戏流行于湘北的岳阳、湘阴、汨罗、平江、临湘、华容等地。
项堃
昆曲传入湖南,根深蒂固。桂阳府(今郴州市桂阳县周边几个县)是当时最专业的昆曲,所以昆曲又叫“桂阳昆曲”。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结合湘南人的生活语言和民间音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桂阳昆曲,20世纪50年代称之为项堃。
项堃流行于湘南的桂阳、嘉禾、新田、宁远、蓝山、临武、宜章、苏仙、永兴、长宁等县。
长沙古画戏
长沙古画戏是在长沙周边县市形成和流行的一种民间剧种,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
长沙古画戏植根于民间,立足于广大农村和小集镇。由于民间艺术、民俗、地方方言的不同,形成了益阳路、西湖路、宁乡路、醴陵路、长沙路等几个艺术流派。
邵阳古画戏
邵阳古画戏曾被称为古画或古画戏,但在20世纪50年代被称为邵阳古画戏。
邵阳古画戏兴起于旧邵阳县,主要流行于邵阳市及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以岐狐包河派的舞台语言结合邵阳地方语言。
衡州花鼓戏
衡州古画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车马灯”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的。衡州古画戏是一种民间戏曲,其舞台语言属于衡州语系,流行于湘南地区。
衡州的古画戏俗称不一。衡阳、衡南、耒阳、常宁称为花灯,衡山、衡东称为古画花灯,攸县、茶陵称为地花谷,安仁称为花灯。
荆河戏
荆河戏也被称为上河戏。荆河戏形成于明末清初(17世纪中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流行于湘北的澧县、临澧、石门、安乡、岳阳、华容、沅江、南县、龙山、永顺、张家界、慈利、桑植以及毗邻湖北、重庆、湖南的市县。
常德古画剧院
常德古画戏是流行于沅江、澧水流域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流行于常德地区。
常德花鼓戏俗称异地。常德、汉寿、桃园称为花灯戏、话剧、儿童剧。天津、澧县叫花鼓;石门又称刘孜戏或杨柳秋;慈利被称为夏河戏。20世纪50年代,它被命名为常德古画戏。
花鼓歌岳阳
岳阳古画戏是一种民间戏曲,俗称花鼓子。岳阳古画戏的舞台语言来源于当地方言。20世纪50年代,它被命名为岳阳花鼓戏。流行于湖南北部的岳阳、临湘、平江、汨罗、湘阴等地。
零陵古画戏
零陵古画戏是由祁阳古画灯和道县调合并而成的一种民间剧种。它在20世纪50年代被命名为零陵古画戏。
阳西戏
阳戏是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地区的一种民间剧种。常以县命名,如凤凰阳戏、吉首阳戏、沅陵阳戏、怀化阳戏等。
邓华戏剧[在云南流行]
花灯戏是民间戏曲的一种,是从民间歌舞——花灯、茶灯、地花鼓、“调”发展而来的。湖南灯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灯会,主要以湘西灯会、平江灯会、嘉禾灯会为代表。
唐诺歌剧院
唐诺戏曲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巫术的影响。
傩戏遍布湖南省各地,苗族、侗族、瑶族、土家族地区都有表演。称为湘西傩戏、傩神戏、傩戏,湘北石道戏、傩愿望戏、江女儿戏,湘南石道戏、狮子戏、练字戏,湘中老君戏。
苗族戏剧
苗剧是一种少数民族戏剧,是在苗族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原名苗语戏、苗剧或苗戏,1982更名为苗剧。
侗戏
侗戏发源于贵州。1952由广西三江县引入湖南通道侗族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