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时代的主要观点及其推论

通过对人类传播史上五次传播革命的描述和分析,本文的主要观点和推论如下:

从五次通信革命的状态来看,我们认为有四种状态是通信学界应该关注的:(1)人类通信革命的步伐一直处于加速发展的状态。从动物交流进化到人类语言交流用了200万年,从语言交流到文字交流用了95000年,从文字交流到印刷交流用了4000年左右,而从印刷交流到电信交流只用了1200年,电信交流到互动交流的时间更短,只有1002年,而互动交流只有50年。可以看出,通信革命的步伐,通信技术和手段的创新,都在以一种逐渐加速、越来越快、间隔越来越短的态势发展。(2)传播符号、媒介和传播技术一直是以叠加的状态发展的。即新的传播革命爆发后,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抛弃,而总是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传播活动中。它们的生存和发展似乎并不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而似乎更符合互动互助的原则。因为书面传播并没有消灭语言传播,电信传播也没有排斥印刷传播,互动传播的发展似乎融合了各种传播形式和手段。(3)叠加态导致整合态。比如电话是语言通讯和电报通讯的融合,广播是电话和电唱机的融合,电视是广播和电影的融合,计算机的发展会把所有媒体融合。(4)信息和知识的增长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据统计,图书馆的规模每14年翻一番,每个世纪增加140倍。14世纪初,巴黎大学图书馆藏书1380册,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图书馆。现在全世界有12个图书馆,藏书800多万册。目前全球每年出版50万种图书,平均每分钟出版一本新书。科学知识的增长越来越快。以前人类的知识每10-15年会翻一番,现在是每3-5年翻一番。有人对美国化学文摘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文摘数量达到第一个一百万用了30年,第二个一百万用了18年,第三个一百万用了4年,第四个一百万用了2.5年...也有人知道,人类所有科技知识的80%以上都是在本世纪产生的。[3]显然,这种状态和上述三种状态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从五次通信革命的结果来看,每一次通信革命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时代。(1)语言交流是人类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凝固剂。它拯救了人类,使人类能够交流信息,积累知识,从而从动物世界进入人类社会,从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2)文字传播使人类能够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故事、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超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传播。梁衡(1996)认为,书面语言仍然是国家生活的一部分。对内,是融合民族感情的胶水;对外,是抵御外来文化侵略的屏障。(3)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导致了文化教育的大众化,使人类从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4)电信通信将人类从国内通信引入国际通信。(5)互动传播是将以前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一功能的媒介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介,将人类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已经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和社会运行的“核能”。可见,每一次通信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通信能力,也给人类从物质到精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从五次通信革命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关系来看,我们认为通信革命对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每一次通信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辟新的空间。(2)人类传播的革命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同步,基本上与步伐和频率成正比。(3)最早发生通信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优势明显,如语言传播时代的克罗马农民,文字传播时代的古埃及人和希腊人,印刷传播时代的中国人,电信传播和互动传播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4)传播上的优势必然导致文化上的优势,所以面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弱国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样一来,小国的文化首先会融进周边发达国家的文化洪流中,进一步的竞争会逐渐形成几种区域文化(如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亚洲文化,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中东文化,以标榜自由民主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等。).这一切警示我们,必须积极参与传播革命,高度重视传播技术的开发、引进和应用,同时加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研究。否则,国家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