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明宫》是唐朝的梦

在四千多年的文化长河中,中国的文化成就在世界上有目共睹。所谓琴、棋、画、诗、酒、茶都是东方的艺术瑰宝,服饰、瓷器、建筑等等也是如此。其中建筑最特别,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处处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意境。中国传统建筑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官式建筑,如阿房宫、故宫、圆明园、衙门等。,另一类是民居建筑,如徽派建筑、江南水乡、客家围屋等。为了显示威严,皇家宫殿建筑往往建造得风格精美,可以倾全国之力,请来最优秀的工匠。但由于财力的限制,民居往往比较实用。它们依山傍水而建,更多的是一种含蓄的美。因此,皇家建筑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的最高成就。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大明宫作为唐代皇宫,素有“千宫之宫”之称,是皇家建筑的代表作。

在介绍大明宫之前,我们应该先介绍一下导演金铁木。因为他,我重新认识了大明宫,我重新看到了唐朝的辉煌。在我眼里,他是中国文化的真正传承者。

从金铁木导演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执着。在拍摄《大明宫》之前,金导演其实是想拍一部关于大唐的纪录片,因为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大唐都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梦,但是因为关于大唐的片子太多了,大部分都不够独特。因缘际会之下,金导接触到了大明宫宣传片的制作人,后来觉得以大明宫为主线讲述唐朝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在考古学家、古建筑专家和电影特效公司的支持下,一部用数字技术还原的大明宫纪录片上映了。

大明宫作为唐朝的皇宫,有17位皇帝居住在这里。占地5200多亩,建筑规模相当于5个故宫的大小,是当今凡尔赛宫的3倍,是克里姆林宫的12倍,是卢浮宫的13倍。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有着最严格的规定和最有特色的规划。

为什么要建大明宫?据史料记载,隋帝国建立之初,宇文恺根据周易理论设计了长安城,后又根据紫微星的位置设计了太极宫。隋朝战败后,唐朝也接管了太极宫,作为唐朝的皇宫。但宇文凯的设计固守风水文化,忽略了实际地形的缺陷。太极宫位于长安北部,是一个地势低洼的地方。每当雨季到来时,它看起来又热又潮湿,非常不适合居住。在李世民发动政变后,李渊成为皇帝的父亲,住在太极宫,因为那里确实又热又潮湿。为了表示孝顺,在一位名叫马周的官员的建议下,李世民决定为太上皇建造一座颐和园,以挽救他在政变后的坏名声。635年,名为“大明宫”的新宫殿开始建造。但开工后不久,唐高祖就去世了,大明宫停工了。当工程再次开始时,已经是高宗时期了。高宗时期,国库日益充裕,唐朝的影响日益显现。湿热的太极宫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唐朝帝国。此时,高宗迫切希望有一个新的宫殿来取代太极宫。于是大明宫又开始修建,但此时的大明宫已经不再是作为颐和园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新的帝王宫殿而存在,其规模也不是过去可比的。规模有多大?在这里,影片中的数据显示,数十万工匠、十五个州的税收和建国以来几十年国库的积累不仅如此,还停发了全国各级官员一个月的工资。你可以想象当时为了修建大明宫,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大明宫的正门是冯丹门,进门后向内延伸的大殿有汉元殿、郑玄殿和陈子殿。三大殿的功能分别是外朝、中朝和内朝。三大殿的北面是皇族的居所,依次是林德殿、金色殿、韩良殿、太液池、三清殿。其中,最突出的宫殿是林德厅。林德厅的三重厅形前所未有,雄伟壮阔,也成为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它的主要功能是举行宫廷宴会。太液池是人工湖,玄宗晚年沉醉的梨园就位于太液池东岸。玄宗的皇家乐队在这里创作了著名的彩色羽毛,梨园成了中国戏曲舞台的代名词。太液池南岸是金銮殿,皇帝经常在此召见文人。据史书记载,李白第一次遇见玄宗就是在这里。总而言之,大明宫的宫殿都有其功能定位。大明宫作为帝国的权力中心和外交中心,向世人展示的不仅仅是唐朝的繁华,更是先进文明的象征。

“天庭九门露宫庭,多国衣冠拜珠冠。”唐代诗人王维曾这样描述大明宫的盛况。当时各国来韩,商贾云集的唐朝,比今天的美国还要横。作为世界政治外交中心和经济文化中心,我真正佩服的不是它的繁荣,而是它开放包容的氛围,政治上不分国界,经济上不分民族。俗话说“海纳百川。”今天的中国,如果有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开放包容态度,就不会被文明世界孤立。

所谓物极必反,大唐的命运终究逃不过历史的轮回。公元880年,黄巢攻陷长安,农民军大肆劫掠长安。公元904年,象征唐朝辉煌的长安再次遭受战乱,大明宫彻底沦为废墟。三年后,唐朝灭亡。

若干年后的今天,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正被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参观,但有多少人知道今天有一段历史被埋在断垣残壁下?我不知道,很多中国人也不知道。感谢现代电影特效的发展,让我们有幸一睹大明宫的原貌,更感谢金铁木导演的辛苦拍摄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大明宫得以最大程度的还原。无论是服装道具、人物剧情还是场景造型,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称道。这种直观的震撼是小说无法比拟的。我觉得这是影视作品最有意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