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的历史和文化

微山湖的伏羲陵和伏羲庙(里面有女娲雕像)是古人作为祭品供奉祖先而建的。之后被历代皇帝重修,碑文被铭记,流传至今。

夏朝以后,许多城市都建在现在的南四湖。据史料记载,夏朝的“还乡”曾位于南四湖东岸的钟家浅村。周朝封的“栾国”建立在路桥镇以西6公里处。宋代魏子周峰死后葬于微山,其湖名微山湖。

秦在此设沛县、、祁县、四县。《读史记》记载:“沛谷城。县治巍山东南。山中无石,乃丘也。”汉高祖刘邦在微山湖附近的沛县发动起义,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黄河先夺泗,入淮河。黄河在咱子(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向东南滑至巨野泽,夺泗水旧路,化为淮河。黄河在冀、浦之间泛滥了二十三年,直到元丰二年(公元109年),汉武帝派等数万兵去堵决口。此时黄河并没有从全河夺取斯。直到宋初,虽然王莽在建国后三年内第二次移黄河,但对泗水的影响仍不严重。然而,黄河水的运动使鲁西平原出现了一些坳陷沉积相区。

南北朝时期,微山湖尚未形成。《舒威》记载:留下来。第二代汉晋。有巍山、柳城、巍子墓、张亮墓、文庙、光启城、薛城、戚夫人庙、黄山寺。"

据《隋代传》记载,戴说:“兖州(即小伊河)以东,水化而南流,泛滥于大泽”。可见,在济宁南部,古泗水东岸兖州以下,隋代形成了一个沼泽湖泊。

自北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以来,黄河改道,决口逐渐增多,黄河水流对微山湖演变的加速作用也相应增强。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黄河在河南吴恙决口,入梁山伯分南北。南汉自南清河入淮,经上汾、嘉祥、济宁,今在微山县路桥镇西南与泗水汇合,入江苏省清江市淮河。

随着历代政治中心的北移,金元明清时期修建京师是为了“运输江淮以满足首都需要”,因此隋朝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水路被废弃。从元代开始,南北运河贯通,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和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相继开凿了汇通河和通惠河。此时,泗水的天然河道被用作济宁和徐州之间的运河。为了保持航运深度,泗水河上修建了水闸,河东景观止于东岸,昭阳湖和独山湖开始形成。明代黄河持续泛滥,黄强衰弱,泗水出路受阻,导致昭阳、独山不断扩张,微山附近出现了连接赤山、微山、吕蒙、张庄的小湖。

明朝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刘大侠修建黄陵岗,正在修太行大堤。向北流的黄河水都是从开封到徐州,再到淮阴,淮阴到河南兰考,向北移动,夺取了山东利津到大海的大清河,形成了现在的黄河,经历了660多年。一方面,大量泥沙淤积,形成了现在的黄河河床,堵塞了泗水到淮河的道路,造成洪水长期滞流;另一方面,由于黄河与东部河流的相互作用,这一地区从北到南出现了大小、形状、底标高不一的南四湖雏形。从钻孔和沉积物分析的地质资料来看,该湖是在第四纪堆积中短期形成的。明嘉靖年间,开凿南洋新河,使交通路线从昭阳湖移至湖东,东沙河引入独山湖,何雪引入吕蒙湖。

从明代隆庆到万历十八年(1567 ~ 1590),微山、庐山、吕蒙湖连成一片,统称为吕蒙湖。万历十九年(1591年),河道大臣潘继勋主持挖掘李家口河。“自下镇吕公堂(昭阳老坝村)向西,转东南,近巍山(岛),经龙潭至内花闸(徐州张谷山南)与新开镇口河会合,* *一百。所以那时候这条线还没有变成湖泊,吕蒙的湖泊和柳城的死水还有一段距离。但没几年,李家口河“黄水冲堤,溺水而亡”,使得吕蒙的湖泊与柳城地区的积水融为一体。万历二十一年(1593)“徐、沛、虞、滕各县市,大雨滂沱,泉湖泛滥,汪洋滔天,溃坝二百余里...邹、腾山之水,汇成赤露之湖,周回数十里”。大臣舒应龙主持开挖韩庄支渠,排干湖中的水。万历三十一年(1603),黄河在单县、曹县决口,“灌昭阳湖,入夏镇,奔过马路...“次年秋,黄河在丰县决口,入昭阳湖,经李佳港,出镇南。几经黄水注入,鸭绿湖与西边的吴佳湖相连。

微山湖由微山、庐山、吕蒙、吴佳和黄山汇合而成。吴佳湖在柳城南部,黄山湖在黄山,其余的小湖都在今天的微山岛附近。这些小湖在明代从弘治到嘉靖陆续出现。当它们第一次出现时,它们是湖泊。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40年),浍河(今韩庄运河)开通,运河再次东移,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础。至此,赤山、微山、吕蒙、张庄四个湖泊迅速扩大,汇入微山湖。随着运河的发展,为了在东山蓄水和输水,昭阳等湖成了运河水缸。在这里,南阳、独山、昭阳、微山连成一片,今天的南四湖初步形成。万历《兖州赋·山治水》载:“微山在藤县南一百里,下有微山湖,东南有漓江,下有庐山,南有吕蒙,东南有吕蒙湖。”朱恒开凿新运河运水的时候,庐山和吕蒙的小湖还没有连成一片,西边离吴佳湖还很远。

在清朝顺治中期,吕蒙湖和昭阳湖都是相通的。康熙《藤县志》载:“顺治年间(1644 ~ 161),镇口河废,河祀渭河。微山、庐山、吕蒙、昭阳等湖泊合二为一,李家口的河流消失了。”相连的赤露湖北接昭阳湖,东起韩庄,西至古柳城,南至茶城,形成“东西四十里,南北八十里”的微山湖。如今微山湖周长130 km,湖面面积531.17 km2,湖底最低海拔30米。

微山湖也是飞虎队著名的战场之一。1941年秋,微山湖游击队正式成立后,配合飞虎队、运河支队、湖区中队等活跃在微山湖地区的抗日武装,坚持在湖区斗争。当天,伪军与顽固势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参加了许多重要战役,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在鲁南军区、湖西军区和裴腾边县委的领导下,为开辟和巩固延安至华东的湖广交通线,为过往干部保驾护航作出了贡献。

由于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的原因,解放以来,微山湖两岸居民为争夺湖田、湖产等经济利益,引发了400多起斗殴事件。* * *造成山东、江苏两省365438人死亡,800多人受伤,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困扰着中央和地方政府。

微山县于1953年8月经苏鲁、山东两省协商,国务院批准成立,隶属山东。

1956年,国务院在调整苏茹与外省边界的批复中指出,“微山湖归山东省微山县统一管理”。

大跃进时期,由于气候干旱,湖泊面积减少,江苏省沛县附近微山湖以西约有654.38+0.8万亩湖田。于是沛县县委成立了抢栽湖田指挥部,组织654.38+0.7个公社2万多人,抢栽湖田8.4万亩。这引起了山东的不满,双方大打出手,伤了不少人。

1961年秋,沛县提出“进军大湖”的口号,重新组织兵力,抢种微山湖田。纠纷发生后,山东、江苏两省召开了省、地、县三级协商会议,但持续了50多天,矛盾始终无法解决。

文革后,矛盾进一步激化。因为种粮涉及土地纠纷,打架事件频发,国家有关部门多次派出工作组调解,并在1967和1984两次调整湖区边界。但由于矛盾各方对各自利益的坚持,微山湖地区从未平静过,近年来持续好转。

1953年山东省微山县成立时,微山湖区的江苏省与山东省的边界线定为湖田。湖域随着湖中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水位高的时候湖田少,水位低的时候湖田多。当地人通常说:水到哪里,哪里就有山东;水退的地方就有江苏。

2004年8月,沛县与巍山县结为姐妹县,双方商定两县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通过政府的合理协调,以及湖两岸农作物收割时间的错开,避免了湖两岸农民之间的经济纠纷。经过几年的努力,湖区的经济纠纷已基本解决,微山湖地区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