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公园和木渎古镇作文500字
现在,我们去木渎古镇看看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石牌坊。上方写着“瑞门必胜”四个字。也就是说,当我们踏进这个吉祥的大门,就走进了古镇遥远的历史画卷。说到木渎的“古老”,我来说说它名字的由来。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了讨好美女石,在这里大兴土木,建了亭子和婴儿宫。木材源源不断,但这一带的河道、港湾都被堵住了,这就是所谓的“积木而堵”。“木渎”之名由此而来。
这条河虽然外表并不奇怪,但在春秋时期的历史上却很有名。为了讨伐楚国,吴王从陆路挖掘了这条全长230多公里的人工运河,通过水路出兵,出奇制胜,取得了“五战五胜”的辉煌战果,从而奠定了春秋时期吴国霸主的地位。因为这条运河是伍子胥提出来的,有很多人领导,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它叫做“胥江”。
这条河边的长廊叫棚子,全长175米。在靠河的同时,棚子与居民区融为一体,为菜农、船民和街头卖菜的路人提供了便利。夏天不暴晒,下雨天不淋雨,所以很受欢迎。远远望去,百米棚子显得错落有致,高低不一,宛如姑苏园中的一条有水长廊,婀娜多姿,平添几分美感。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两座桥,一座叫“斜桥”,一座叫“转香桥”。这两座桥横平竖直,坚固无比,而且是相互搭起来的,所以也叫“双桥”。请看一看。来自太湖的胥江和来自广府铜坑的香溪河在斜桥下汇合,一清二浊,形成明显的分水岭,是木渎著名的十景之一。
木渎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水乡,而且因为镇上有许多私家园林而有“园林之乡”的美誉。我们现在要去参观的是以“江南三雕”著称的私家园林“二号公馆”。
冯桂芬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因为在道光二十年(1840)考上了庚子科二等,所以被称为二等府。
第二处占地约十亩。其布局为前屋后院,朝北,有照壁、门厅、厅堂、花园,形成纵轴,是典型的清中叶江南宅院园林风格。
主人冯桂芬出生在桂花盛开的时候,故名桂芬。他从小博览群书,对经典和历史都很精通。道光十二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认出素未谋面的冯桂芬,称其为“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将他招入傅系学习,收他为徒。这一年,冯桂芬刚刚23岁。
这是冯宅大厅。叫做“仙芝堂”。这是主人招待贵宾的地方。这个大厅的名字是主人在春风时写的,显示了他胸中的宏伟抱负。厅内陈设古朴典雅,体现了主人的风采。
这是冯桂芬书房的名字,《交泰录》。冯桂芬高中考第二名后留在北京做翰林院编辑。由于对官场腐败不满,他很快辞职回了老家。这一时期,冯桂芬写出了他的代表作《在校抗议》,他针对鸦片战争时期的内忧外患,提出了40条改革建议,其中最著名的是“取西学,制外器”,成为洋务派“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思想的先行者,被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视为先行者。冯桂芬性格刚强,嫉恶如仇。这幅对联“为官久知书味,而后明言事无难事”,是对冯桂芬为官一生的总结。
郊区邻鲁的建筑结构更为独特,汇集了二等奖屋的木雕精华。首先,屋顶由三个亭子组成,这在江南很少见。其次,在结构承重上独树一帜。两根行走柱不落地,换成短柱,并装饰倒置的花篮,俗称“花篮厅”,既增加了空间,又方便采光。这种集科技与艺术、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建筑风格,是当地象山帮工匠高超智慧的体现。
这幅石雕《盛世滋生图》是我们二处的二宝。此画又名《苏州盛世图》,清徐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作,全长1225 cm。主要描绘了康乾盛世苏州的繁华景象,具体内容是“一城一街一镇一村”,而木渎占据一村一镇,所以在民间。
进入内屋,可以看到第二处的第三宝:砖雕门楼。这座砖雕门楼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砖雕都是戏曲,如《渔读》《太醉》等,表现了主人崇尚的生活境界。中间是冯桂芬的另一位老师潘题写的“字,意为贤淑。
内堂名为芙蓉楼,以“出淤泥而不染”之意表达主人的高尚品格。另外,芙蓉花生命力旺盛,所以也有希望家庭兴旺的意思。
后花园面积很大。花园里有亭台楼阁,点缀着红花绿树。最有特色的是,我们可以登上山顶的寒山阁,远眺。吴中第一山灵岩山跃入眼帘,勾起你对吴王和史故事的无限遐想。
木渎镇有两座“双桥”,现在我们来到了被称为“小双桥”的Xi庵桥和小日晖桥。站在Xi安桥上向东望去,就是百步之外的东安桥。这两座桥精致雄伟,遥相呼应,俗称“姊妹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便是木渎著名“十景”之一的“江滩渔火”。每到夜幕降临,岸上的万家灯火,天上闪烁的星星和河里的小渔火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
这是虹桥,建于宋代。每当夕阳西下,向西望去,可以看到夕阳正与湘西、虹桥形成一线。奄奄一息的阳光把香溪河染成了彩色的丝绸,用朱红色的纱覆盖了两岸的白墙白瓦。这就是木渎十景中著名的“虹桥晚照”。
我们现在走在山塘街上,这是一条百年老街,康熙乾隆就是沿着这条街爬灵岩山的。因为山塘街背靠灵岩。面朝湘西,依山傍水,古代有很多达官贵人在此居住。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古松园,这是晚清木渎四大富豪之一蔡的故居。
姑松园的主人蔡,早年在上海经营洋货生意。他发展起来后,回老家建房种地,土地肥沃。从这张古松园鸟图可以看出,古松园是典型的清代大宅园林。
穿过门厅,进入天井,可以看到一座砖雕的门楼。门楼上下两层镌刻着“老子西游记入关”、“济公扫秦”、“渡江斗法”、“张羽传”、“宁启番牛”等一系列历史故事。这几个字是“明韦德新”,两边是。
这是一个抬梁堂,主人在这里接待贵宾,操办婚丧嫁娶。正殿为仿明建筑,梯栏梁架及内四边有四对白蜡木,形似古代官帽的翅膀,俗称纱帽厅。柏木上刻着各种戏曲和故事。梁头的山雾云雾和梁云是“何铭九高”的图案,生动精致。最有趣的是明代梁架中间的一根方椽上刻有八个琵琶,称为“八音旮旯”,寓意幸福。
这是楼厅,只有五个房间,两边是厢房。因屋檐下端挂有十六个花篮,楼上廊梁上雕有十六只凤凰,故人们称之为“花篮楼”或“凤楼”。凤凰塔是东山雕花楼的早期作品,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这里雕刻的都是吉祥图案,民间称之为“乞口色”。如明代的屋檐,自东向西雕有画、书、信、元宝,称为“书中金屋”;屋檐上雕刻着花篮、盒子、剑、葫芦等。,俗称“黑暗八仙”;厢房屋檐上雕有海螺、风火轮、珊瑚、铜鼓等八宝,雅称“八宝”,楼下是木渎名人馆。它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木渎镇66位历史和当代名人,大家看完之后会对木渎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楼上是书法艺术馆,展示我们木渎的书法。
现在,我们来到了古松园的后花园。在花园的东侧,有一棵罗汉松,有十几米高。这是明朝的遗物。据《武县志》记载,此树已有500多年树龄,故名蔡的“古松园”。不远处,有一棵银杏树,又粗又萌,枝桠挺拔,秋天果实累累,初冬金黄,给前屋后院带来欢乐。
后花园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亭台楼阁用双层回廊连成一个整体。置身于双层弯曲的走廊上,你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古松的绿色,还可以看到灵岩山的风景。这样,古松园虽小,却能在情景交融中领略山水之美和自然之趣,不失为苏州私家园林的一朵奇葩。
沿着山塘老街,我们继续向前漫游,四周是静静流淌的香溪河。相传吴越春秋时,石住在灵岩山亭的瓦宫里,每天沐浴香料。此妆水流入山下之河,河水清香四溢,故名湘西。走在湘西,我们感觉就像在2500年前的吴王宫里闻到了花草的清香。
现在我们来到木渎最大的私家花园——尹红山房。
尹红山居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郊区的一处著名园林。因其门朝湘西,背朝灵岩,远比其他园林美丽。所以乾隆皇帝每次去江南的木渎游玩,都会去尹红山居,在那里有个花园,可以看戏,喝茶,吟诗。直到夜幕降临,他才会依依不舍地顺着眼前的山塘前行。因此,尹红山房在当地也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宫殿”。
这是皇家码头和皇家纪念碑亭。乾隆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51年春,乾隆第一次南巡,御船经过运河,拐进胥江,折进湘西,在此登陆。
甘龙喜欢游山玩水,跳舞和写作,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写诗和题词。当他在山塘街看到这条古道时,不禁被诗情所激动,立刻占据了七律之一。后来,这首七调被当地官员刻在碑上,放在亭中,与对面的明代逸泉亭相映成趣,成为古镇的一大景观。
大概是乾隆《此处一游》之类的诗太多了吧。据说他在位60年,写了41800首诗,平均每天2首。所以后世对他的诗词书法褒贬不一。他自己也觉得诗太多了,说“五集变四万奇,赚了太多字。”但红客大学士柳永的书法,却为后人所推崇,称其为“厚墨宰相”,为一代书法家之冠。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柳永亲笔题写的《尹红山居图》。
当时,乾隆皇帝住在灵岩山的宫殿里,而那些词人住在尹红山的房子里。据官方记载,柳永第二次入住尹红山房,与主人徐世源达成了默契。“程子四谚”四个大字是柳永特意送给徐世源的。“程”一词指程、和程颢,北宋理学家。他们是兄弟,也是他们的同学,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俞敦,人称“二程”。官拜衙门评书,反对王安石新政,主张“专人欲存义”,墙如寡妇再嫁。他认为这是一次大叛乱。为封建统治者辩护。所谓“程子四谚”也要求学者恪守职责,忠于朝廷。
这是尹红山居之宝:龙椅。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座位,而是康熙南巡灵岩山宫时,圣驾专用的座位。后来在木渎旅游的时候也拍了。它由千年紫檀制成,九条金龙腾飞,显示出对皇帝至高无上的敬意。这把龙椅原来保存在灵岩山上,是文革时流传下来的。最近,它是在修复尹红山房时从人们那里收到的。
尹红山庄的主人徐世源是一位学者。他一生中从未羡慕过名声,但喜欢在家学习。徐世源有喝酒的嗜好。他经常喜欢和朋友在花园里喝酒,而且他能喝很多。因其屋邻虹桥,故称“彩虹饮”,故名“彩虹饮山房”。徐世源喜欢喝酒,但从不沉溺于野外活动。他是出了名的孝子,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孝顺父母。为了取悦父母,他特意在花园里建了这个古戏台。每年春秋两季,他都邀请戏班为父母唱歌,以满足他们的心灵,享受他们的生活。去木渎,必游彩虹,必饮山房,必看这里的戏。据说,有一次,甘龙喜欢看戏,甚至亲自上台舞剑助兴,真有点与民同乐的味道。
但是,普通人跟乾隆爷去看戏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能陪皇帝在这个露台上看戏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其他地方官绅只能在戏台两侧的瞭望塔观看,戏台周围都是大内侍卫和官兵,一般人不得入内。
戏台两侧的廊壁上,有明清及民国时期吴名人所写的65幅对联,称为“吴中联简”。入选的名人大多与木渎有关,都是书坛伟人,有着深厚的艺术造诣。画廊里还陈列着近百块清代匾额,大部分都是重要官员和学者题写的。书法精美,风格各异,加上精雕细刻,十分有趣,极具收藏和欣赏的审美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尽情浏览,细细品味。
现在,我们来到东园,这是明代李的小隐园,以其古树,奇石和茂密的竹林而闻名。乾隆初年,这座园林被徐世源购买,增加了四个厅堂,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后花园开了池子,堆了石头,种了花。变成了精致典雅的豪宅花园,可与古戏台的娱乐区相连,又自成一体,非常安静悠闲。
这是轿子厅,名叫“李子堂”,是徐世源迎客和停放轿子的地方。“李慈”一词出自《离骚》,有句话叫“给李慈一个富余的房间,他却不服”。《李刺史》全是邪草。徐世源用它来比喻告诫自己,自己是近君子而远小人,所以把它命名为轿子厅。
这是大厅,主人在这里举行婚礼,祭祖仪式或招待贵宾。Nave是一张古代善良鸟的图片。表达了徐世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两边的字画都值得一读。其中,这首《春山访友》是徐世源至今留下的唯一一首诗,诗中清新脱俗,寄托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另一本是《夜读山房》。作者讲的是同样是木渎人的如龙。康熙南巡木渎时,谈到如龙是木渎的学者。当他将一首诗献给康熙时,深为赞赏。被带到北京,在内务府编辑,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
到了清朝末年,徐家没落,这个东园就被陈家买下了。陈家孙女沈寿在这里长大,随祖母和妹妹沈莉学习刺绣,努力成为“刺绣皇后”。此殿是当年沈寿的绣楼,取名“雪环楼”。现在,我们在这里设立了沈寿纪念馆,详细介绍了沈寿的生平、艺术成就和获奖情况。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清同治十三年(即1874),沈寿出生于吴县,也就是现在苏州的乔司空巷。沈寿7岁时开始住在木渎外婆家,给妹妹沈莉穿针引线,学习刺绣。第一件作品是《虹影图》,12岁绣成《秋雨月》。惊动长辈,15岁,在姑苏以刺绣技艺闻名。
光绪二十年(1894),20岁的沈寿嫁给绍兴文人画家于珏,住在苏州范庄前。五年后,我和于珏搬到了上海。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沈寿、姐姐沈莉、学生于静芬等人绣了两幅长寿屏风,分别是《八仙寿图》和《无量寿佛》,并赠送给慈禧。经慈禧磁化后,被称为“绝世佳品”。人们专门设计了农工商部领取"四龙宝星"四等商业荣誉,并亲手送给于。沈寿原名沈,在收到慈禧的奏章后改名为沈寿,并改名为“雪官”。此时朝廷采纳了农工商部的建议,设置了良绣工程课,又称御绣学堂,以沈寿为通教学部,以于珏为总务处。6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沈雨夫妇赴日考察美术学校教学,次年65438年6月+10月回国,带回87张画册、一个小绣屏、金线、颜料等。,并开始尝试用西洋版画和摄影图片作为刺绣手稿,创造出“模拟刺绣”的技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光绪三十二年,沈寿绣出中国第一幅人像刺绣作品《意大利女皇伊莲娜画像》,在意大利杜朗博览会上获一等奖。被授予“世界最高荣誉和最高杰出证书”,被誉为“神针”。
辛亥革命爆发,神首女工刺绣工程部解散,沈雨夫妇到天津创办了自己的刺绣作坊,1914。沈寿应张骞之邀,赴南通任刺绣车间主任,为南通培养了150多名绣娘。次年2月,美国在旧金山举办博览会,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沈寿的《世界救世主耶稣》获博览会一等奖,名声远播,被誉为“绣圣”。
1917 10沈寿病倒了。患病期间,沈寿口述了其生平经历和刺绣技艺理论要点,并由张骞笔记整理成《雪环刺绣手册》,这是我国第一部此类手册。这期间,沈寿生病,绣成了她人生的最后一部作品,一个女演员的形象。1921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三),沈寿病逝,享年47岁,葬于南桐黄敏山。
沈寿作为一代刺绣皇后,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刺绣人才,为苏绣在世界上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这是沈寿的大弟子金静芬,解放后苏绣研究所首任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这是沈寿的侄女沈粹缜,也就是邹韬奋的妻子。这是他们的全家福,中间是邹家华。沈寿是苏绣和木渎的骄傲。
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们来到西园,它原是明代林东党员的五心别墅。建于崇祯四年,即1631。当时,吴欣怡因弹劾太监魏忠贤而被免职。第一,农村民居建于苏州,也就是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还是城里太吵了,于是在木渎香溪河畔建起了修叶园,经常邀请三五个战友在园中观战唱歌,排解心情。不久,五心一重被朝廷启用,先后做了太傅卿(相当于现任中共宣传部副部长)、应天府贾(相当于现任北京市长)、少司口(相当于现任司法部副部长)。
众所周知,木渎不仅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也是乾隆六次到过的地方。因此,在修复尹红山房的过程中,我们走遍了全国,寻找清朝帝国文化的宝藏。现在,请跟随我来欣赏这些镇园之宝,它们是稀世珍宝。
我们首先来到圣旨馆,这里陈列着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彤十位皇帝的20份圣旨。通常,我们在古典戏剧和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宫女太监正在读圣旨,手里拿着一张黄绢:“皇上发函上天,皇上说——”。其实这些都是表演用的道具,但很少有人真正见过圣旨和圣旨。
那么,真正的圣旨是什么?
所谓“圣旨”,是民间对皇帝的“圣旨”、“封诏”的称谓。“圣旨”特指皇帝的命令文告;“印章”相当于现任组织部门的“委托书”、“任命书”、“聘用文件”。“诏书”分两种:一至五品诏书,诏书彩丝;六至九年级下达命令,使用白绢。在清朝,这种珍贵的丝绸织锦是由江宁专门织造的。《红楼梦》的著名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曾在江宁工作,他的祖父徐莉也在苏州工作。
圣旨一般长3到5米,宽33厘米。为什么这么长?第一,内容很多,不仅有官员的头衔、授勋等项目,还有官员的事迹。除了对官员本身的尊称,还对其前任和妻子进行“推尊礼”,甚至延伸到官员的后代。二、清朝的圣旨是用“满汉合璧”书写的:满文行从左至右,汉文行从右至左,贴合在画面中间,写“年、月、日”。按圣旨日期写年月,上面盖“圣旨之宝”,也是皇帝的“玉玺”。
为了防止圣旨造假,古代圣旨也有其特定的防伪标志。请看这些诏令的两端。有两条银龙上下飞舞,中间是四个气韵非凡的篆字,既神圣又瑰丽。这是清朝圣旨的防伪标记。
从圣旨的格局可以看出受封者的身份等级。一般祥云用于五级以下,瑞和用于五级以上。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官员们接到皇帝授予的圣旨后,小心翼翼地将圣旨珍藏在秘箱中,并抄起木匾挂在殿上,以示家族的荣耀。意外遇水、遇火、遇盗造成损坏的,申请复议后准予补给;如果藏品因保管不慎被虫蛀或损坏,轻者罚款六个月,重者免职;最厉害的是典当圣旨,触犯了大清的刑法。除了查扣上缴,还会以欺君之罪移交刑部。
明清时期专门写诏书的人叫“庶吉士”,而“庶吉士”必须是国子监出身,擅长书法,有文采。中国著名书法家刘公权、颜真卿、董其昌,曾担任“庶吉士”,专事书写诏书。因此,历代诏令行文圆润典雅,用词相当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上谕所用材料的质量也反映了当时国力的兴衰。清朝盛世时期的圣旨对丝绸的使用非常讲究,到了后期,材料越来越精美。看清楚这份光绪的圣旨,它的丝绸和亚麻布一样粗糙。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溥仪干脆把圣旨改成了政令,他的政令也换成了司法部门。
慈禧太后因为专制保守,在晚清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给她留下了千古骂名。但她在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发布的这份公告中,有着非常进步的一面,这是一份“平等对待”全民的诏令。圣旨上写着:1。废除满汉通婚的禁令;二是劝阻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使其回归自然;第三,禁止在中国妇女中征召妇女。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培养人才和选拔官员的一项基本制度。隋至清654 38+0,300年间,状元750余人,1,654 38+0,000,总数达百万。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都与这一制度密切相关。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也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这是住建部颁发的“许可证”,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上面有候选人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人的名字。如果考生的背景构成不好,就没有资格考试。持有这张“户口证”的考生可以去国子监换取这张监控照片,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虽然古代没有照相机,但考生的五官却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得一清二楚:“据房中书记载,文世寿是山西省汾州地区介休县人,十五岁,面庞白净,不必——”
这是光绪二十年河南省考的一套题。* * *一共三节,第一节讲的是四书,第二节讲的是五经,第三节讲的是五经。这是一套完整的农村试卷,是河南省姚玉仙乡1-3原卷。它非常珍贵。清乡考试要求严格,从考生姓名、面相、年龄及描述、最近三代姓名开始,加盖监考官、关员、络官(内收手外收手)、封官、络官等公章。考取乡试后,考生为举人,三年后方可进京参加考试和殿试。
这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卷子——科举试卷。殿试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后改为保和殿)举行。考试中,第一名是冠军,第二名是第二名,第三名是探花。考第二名者赐进士出身,考第三名者赐进士出身。这是一张寺庙卷子,双面书写,书法功底深厚,内容中肯,语言精彩。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模式。
封建科举可谓考场森严,但还是挡不住各种千奇百怪的作弊手段。这种丝绸长45厘米,宽38厘米,考生很容易藏在鞋子里。每个字只有2-3毫米,笔画细如发丝,写得很漂亮。* * * 28000余字,包括四书全部内容及注释。这本书这么小,明明方便考生作弊,狡猾的书商却在扉页上写下了“幸好不要误带进房间”的字样,实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非是为了避免考生一旦暴露,牵连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