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史感兴趣的老师帮个忙。

不知道以下对你有没有帮助?

辽史中的户年与丁氏

我国历史上的辽朝,从建国916年(神枢元年,梁真明二年)至1125年(宝大五年,金天会三年,北密宣和七年)被金所灭,统治中国北方210年。但“200多年来,牧区和农区都没有人口统计。只有几个地理记载,除了仲景路三韩县的一个县,户数没有记载。所以大辽人口只能估计,不能计算。”(1)历史事实也如陈述先生所述。辽史地理只有户数,除三韩县外,仲景路没有户数记载。此外,《辽兵史》和《地理志》还载有各州县的乡数。《辽史》中记载的胡、丁研究的年代,史书中没有记载,以往的研究也很少涉及②。家庭和户口是研究人口的基础。在缺乏人口统计数据的古代,探讨户与户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人类学的理论,人L7l(或户,或户)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个体(或户,或户,或户)的总和,具有鲜明的'时空内容'。如果不能确定人口统计或住户统计的具体年代或年份,显然无法研究人口、住户和住户统计的动态过程、变化特征和规律。以统治了265,438+00年的辽朝为例,其户数和户数统计在辽初和辽末,或者说在辽记忆中的中期,其户数和户数流程及相关问题完全不同。因此,研究辽代胡、丁的具体年代,无论是对于研究辽代社会史,还是对于研究辽代人口史和中国人口史县,都是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在《建都以来北京城市人口l:1比例尺调查》一文中,作者“根据有户数的郡县设立日期、辽朝查点户数的诏书、辽史资料的主要来源综合分析判断”,认为“辽史地理记载的户数为辽代天庆初期的户数”。在《北京历史人口地理》一书中,作者从1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辽史地理志》记载的户数是天庆三年(113)的统计。但与此相关的是,《辽史》和《兵》中记载的郡县数属于统计年份,目前尚未描述。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辽史》中记载的相互联系的户年和J系列年做进一步的研究,为最终确定户年和D系列年提供基础工作。据现存文献记载,俞嘉生于唐太宗年间(927-947),即开始“取五都户以丁为仆”,但“户数不可考”,⑤。但由此山可知,辽代的税役是以户J 1为征收对象的。契丹圣旨统治者为了获取赋税和兵员,满足自身的经济和军事需要,随时对户籍进行检查,特别重视对州县户和丁的检查,为辽史的编纂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户和J '资料,因此辽史的记载仅限于州县户。

一个

L 1,导致后来的学者认为辽代没有人口统计。据《辽史》记载,辽代定期查点或查点郡县户、户、户口的制度,二百多年来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违反家家户户都是临时圣旨。这是在户籍管理和户籍统计方面,辽朝不同于其他朝代。同样的,辽代的或诸路的军籍记载也有收集,那是辽宗同治年间(983-1012)以后的事了。然而,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胡定不包括在辽朝统一前和年前。事实占卜,在聚源联盟缔结之前(辽圣宗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L年(X年),由于辽朝长期处于敌对和战争状态,辽朝政府. 78要更频繁地查州县户,以满足朝贡的需要,但文献缺乏。幸运的是,户数J的建县日期迟至崇熙年(l032-1055),这使得利用玉溪之前包含户数的诏令来判断辽史户数的家族年份成为可能。因此,辽代初期各县胡定诏书史料记载的缺失,对推断辽史中胡俞的家世年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总之,《辽史·地理志》中关于郡县设立时间的记载和资料,《辽史·纪》中关于察母的诏书和《辽史·户定》为推断辽史户定年提供了难得的重要依据。

(1)(辽史地)附湖定州郡最新设立日期。据《辽朝史地》记载,辽朝“五都六州九郡五十族六十国”。但据《地理学》记载,辽代末年有5个荆,12府(含5个荆府),160州军市,210余郡。建立于辽代太祖阿保机开国,最终于天佐帝天庆六年(1116),晋升为京道台州金山郡,200年。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只有在建立郡县之后,才有可能进行郡县的户数和户数统计,即先建郡县,后建郡县。一个县在建立之前不可能有独立的户和户检,这是必然的。因此,有户、户记的建县日期成为判断户、户检日期的首要条件)《辽史·地理》中有户记的建县日期最晚为辽兴宗崇熙年。比如:南京西晋州荆州,今冀州遵化县,据中心。三千户。遵化县是唐平买马的地方监管机构,隶属于本县。去北京演出在长春,这个鸭河的春猎地。兴宗重照八年。调到延庆宫,军务转到东北军分区。通县1:长垣县。本和河水混在一起了。阎和蓟原的罪犯就流到了这里。两千户。西京大同地区大同县。这个和四川一样。重新审视西夏十七年侵边,分析云中郡。一万。据此,《辽史地理》中的郡县户数,应该是崇熙十七年(1048)后崇熙末年,以及辽道宗、天佐帝时期的统计数字,这是毫无疑问的。据地理志记载,泰州金山县在天庆六年升为幽州,但嘉州无附户的事实恰恰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辽史地理志》中的户数是六年前计入的,而不是六年后。将辽史中郡县的族年界定为辽代末年崇熙十七年至天庆六年这一时期后,就可以根据辽代末年的诏令进一步推断辽代郡县的具体年代。

(2)辽代后期考察胡、丁的诏令。辽史中记载的胡、丁诏令,集中在盛宗通和历年间辽代中后期。历届marsh订单的年份和目标如下:通和九年(991)秋、七月,覆盖所有账户;同和十五年(毛七年),三月午时,宫中分户;同合二十一年(1003),十一月中旬,含南院人;太平十一年(1仍为1),兴宗即位六月,是年,涵盖所有账目;崇熙八年(1039),夏、六月丑,户口纳入。崇熙十五年(L HSS年),沈冰出生于秋、七月间。崇熙二十年(l051)十月生,含各种军籍;清宁二年(1056),六月午后,奉命有一个师军补边防;大康九年(1083),六月午后,所有道路检查完毕。大安九年(L年)十月为子,发诸路兵。天庆三年三月(1113),生于各户;天庆六年(T飞16),六月生。总结以上诏令,值得注意的是辽代胡定和胡定的巡检有五个特点。(l)辽子回忆说,200多年来,确实没有建立定期查户的制度,查户是临时圣旨。(2)辽代的民族户分属不同的管理和统计体系,包括州、县、宫、部、民、兵。(3)辽代进行了全面的家庭L-J统计,但未保存其中的人日统计。(4)辽代特别重视对户的考察,保存了一部分有价值的户——J-1统计资料,包括对“五井乡丁”的考察,即户的考察与经济需要和军事情况密切相关。如太平元年,兴宗即位,包括户部“J”,针对的是“努力广泛做一切事情,却很少听说的人;家里有饭吃(贫困)的人,失去所有的庄稼,背井离乡,为的是达到“易得粮,易得粮,平均富裕”的目标;重新强调天下八年户籍是为了让服务均匀,结果收到了R的“一点平政税,皆大欢喜”的社会效果。大康九年视察后(据《辽史》、《食记》、《辽史·马人传》)出现了“辽代农谷最盛”的景象。大安九年登记在册的各路将士,只是当时反叛布布莫古寺的其中一员,西北路募兵师所属的二十圩、图通、北王府、特满群木、贡分等军被困失守,一鸟还叛,与达日迪等井匪崩岭有直接关系。天庆三年、六年连续隶属“诸户”、“诸兵”,更多与辽代后期财政经济恶化、军事斗争形势有关。按照最晚的以户数、户数建县的日期,辽史所列各县的户数、户数,应该是在强调20年后的某一年计入的。其中崇熙二十年,清宁二年,大安九年,丁一年显然与此无关,大康九年与此无关,所以只能与天庆三年,天庆六年有关。同时,《辽史·地理》所载户数为一,《辽史·兵魏徵》所载J数为一!除了少数地县,农村居民二的“恒常制”o已被严格取消,只有当年或相近年份的户数和R的统计才能满足这种一比二的“恒常制”。换句话说,《辽史·地理》所载户数是天庆王年间“借道诸户”的统计。但《辽史·兵魏徵》中记载的向鼎人数,是天庆六年(2000年)对“各路兵士”的统计

(3)辽代末年军籍政局。道宗末年,辽朝的政治腐败已经是“集团之恶兴盛,出其不意而巧进”,“群众衰败,各部对立,甲兵之用不太平”。天佐帝即位后,更是形成了“末日运气,触人之望,信奸诈,从林,一群F离心”,“叛乱而亡之迹,随蜂而至”__崩溃,无法挽回”的局面o .在反对辽朝腐败统治的风起云涌的斗争中,第一次致命打击就是旨在推翻辽朝统治的女典民斗争。女真首领阿骨打在天庆四年(L114 '岳)和天庆五年(嘉禾年,11乔年)称帝,年号大金、建元丰收;包二年(金天福六年,1122)曾先后攻陷辽朝宁江、西安、宾县、祖阳州,以及黄龙府、东京、_L京、中京、西京、南京,短短十年间瓦解了辽朝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天佐皇帝为了维持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一方面要通过查点郡县户来稳定民心,增加税收和财政收入来支持他镇压各族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天庆五年(11顺位年),杜莎皇帝亲征失败,导致兵力损失,不少人投奔亲属。⑩,有必要包括一个共同的北京镇,J-1,以扩大军队和扩大军事镇压的位置。于是,在天庆三年到天庆六年的短短时间内,相继考察了一批R道户和士兵。但需要注意的是,东京辽阳府天庆六年的乡J-1、县L-数统计,并不符合胡美耳钉的“常制”。究其原因,不仅《辽史》作者可能史料混乱,缺乏仔细考证,而且天庆六年(太祖接国三年,11165438),东京辽阳府被女真人攻陷,东京各郡皆降0,辽人无法对所属各郡进行乡镇统计。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辽十兵魏徵的农村人口数量属于天庆六年的统计范围。至于((辽史)天庆三年、六年户数、户数统计记载不全,记载中多有郡失。主要原因是辽代后期的财火破坏和天祚府的流亡直接导致了古籍和统计资料的流失和混乱。然而,天庆六年后,辽政府逐渐失去了对各县的控制,造成了数不清的苦难,以及祠堂和土墩遗址的严重情况。帝柞夜忧,顶流离失所,无暇顾及各县户和F,故辽史记载的户F统计地址有限。)根据总结,辽史中的户和J统计属于辽代末天庆三年和天庆六年,应该是可信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