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凤凰是如何从鸟逐渐演变成凤凰的?

玄鸟后裔生于商朝,冯明岐山生于周朝。至于凤凰,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它是一种与龙并驾齐驱的神鸟。同时,凤鸟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祥瑞之鸟。但凤鸟与龙不同,它的形象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生物的装饰上。所以,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会发现凤凰的形象一直是生活物品或文物上常见的题材或装饰。在生活中,它的形象不仅出现在玉器上,在青铜器、瓷器、丝绸、衣帽、漆器上也十分流行。

就本体化身而言,凤凰是鸟兽美化后出现的图腾符号。和龙一样,是古人结合各种动物形象想象出来的神鸟。所以,要研究早期的玉凤,就离不开对鸟类在原始社会的题材效用或艺术作品的研究。真正意义上,玉凤出现之前的玉器、陶器、岩画上的鸟的形象,将是凤凰原始形象的雏形。

商周时期的青鸟

关于鸟,古人看到的品种一定远远超过现代人看到的品种,而这些丰富的鸟品种为想象力丰富的古人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于是出现了各种鸟器。如史前文化中的鸟形陶罐、鸟形玉佩、鸟的第一根杖等。

齐家文化鸟形壶

早在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玉凤,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以精美的动物形象著称。从现存的出土文物来看,有大量的龙、虎、龟、鱼、鸟等动物形象。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其中不乏猫头鹰、天鹅等鸟类。

玉凤鸟

双龙配

当然,由于雕刻技艺的限制,红山文化时期动物玉的雕刻方法相对简单。红山文化先民在雕鸟玉器时,通常只突出鸟的翅膀和眼睛,其中眼睛多为穿孔所代替,一般为牛鼻形,所以又叫“牛鼻穿孔”,这种穿孔通常既作为鸟的眼睛,又作为绳索的佩戴。

红山文化玉枭“牛鼻穿洞”

红山文化玉枭“牛鼻穿洞”

红山文化青鸟的翅膀主要是通过打磨雕刻出瓦槽或凸弦来表现羽毛的等级分布。红山的玉鸟多为片状玉雕,环雕技艺少见。而且红山文化时期的先民把青鸟的边缘打磨成薄刃状(这种玉雕实用吗?在我看来,还是有一些实用的因素,因为新石器时代一般都是用薄刃的物体作为刮刀。

红山文化玉鸮

红山文化玉峰

红山文化玉凤眼睛放大

在红山文化的同时,我国南方的良渚文化也有大量关于鸟类的装饰图像。良渚文化中的玉凤主要出现在玉琮的神人纹雕刻中。良渚文化中的玉琮除了有细密的神人兽面复合像外,还经常在兽面纹的两侧雕刻一个鸟纹。这只鸟的头、翅膀和身体都扭曲夸张,刻有卷云和弧线。玉雉除了两侧叶片旁边雕刻浅浮雕徽记外,下角还有浅浮雕鸟纹。高坛上还刻有简化的鸟纹,单阴线。

良渚文化中的神徽鸟纹玉琮

良渚文化将鸟的图案和徽刻在一件用于祭祀和与鬼神交流的物品上,充分展示了鸟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当然,和红山文化一样,在良渚文化中,除了鸟的图案,还有单身圆雕玉凤鸟。

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人图案

如果说以上两个文化时期的玉鸟不像凤鸟,那么这个时期的玉凤绝对符合凤凰的所有特征。所以严格来说,玉凤的形象最早应该出现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石家河出土的玉凤为研究历代凤鸟形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个凤凰形状的玉环是一个圆形眼睛和钩状喙的环。冠部蜷曲,微微展开翅膀,尾部分为两个分支。凤鸟的眼睛、羽冠和翅膀、羽毛都用阳线雕刻,整体形象生动,也从侧面展示了石家河文化高超的玉雕技艺。

石家河文化玉凤环

但是考古中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商代几乎没有发现玉凤凰。毫无疑问,神秘的鸟是商业的图腾。但在商代的文物中,不仅鸟像的品种不多(商代的玉鸟多为带有鸟像的玉器),出土的玉鸟等器物也很少。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出土玉器中,青鸟鸮是最大的。而且还有一只严格意义上的商代玉凤至今未被发现。

商代的青鸟

到了西周,玉器上的凤凰形象又开始出现,但凤鸟的造型没有新的突破。唯一的变化是它从凤凰形状的玉佩变成了凤鸟纹图案。至于制作风格,玉佩的粗糙风格的装饰开始变得众多和美丽。正是由于凤鸟纹图案的装饰美,凤鸟纹成为西周时期的流行主题,大量出现在玉器、青铜器、丝绸和金银器上。

商代的青鸟

西周的凤鸟形象和商代鸟的变化如下:

一、与商代玉鸟的喙相比,西周凤鸟的喙变得又长又尖,有明显的下勾,喙多为闭合状。

第二,周朝的凤鸟眼不再使用商朝的“臣”字,而多为斜刀削刻的大圆眼。

第三,头冠也由商代的华丽多齿冠演变为向前下勾的长条形凤冠。

西周时期的玉雕凤

第四,在雕刻技法上,西周的凤纹善于以细阴线、退刀、粗阴线相结合来刻画主题,富有表现力,流畅生动。装饰图案根据器皿的形状特点分布,图案和谐。

西周时期的玉雕凤

春秋战国时期的凤纹,改变了商周时期的神秘和严谨。以猛禽形象出现的凤凰并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颈饰、长腿、温顺美丽、婉约精致、动感轻盈的形象。纵观这一时期玉器上的凤鸟形象,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一、造型单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虞风

第二,凤凰多,身体多。多凤类似龙纹的很少见,一般都是龙凤纹出现。

双峰掏空了玉佩

第三,龙凤造型完美。龙凤结合的玉佩,大多是龙在凤之上的形象,龙头凤头相对,* * *用一个身体。这个形象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龙凤配的创作,被后人用来表达皇帝与皇后的关系。

龙凤和谐玉佩

第四,凤首是玉(xi)。玉带是玉的一种形式,它的头部通常雕刻有成龙的形象。凤头玉带少见,尾部尖而弯,属于祭祀祈福的礼器。东汉以后,玉带逐渐消失。

第五,凤形雕是一种辅助装饰。这一时期的凤凰形象都是横着的,横着的。一旁的凤鸟则表现出一种威严高傲的姿态,端庄肃穆。

玉兽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沿袭商周时期的圆形阴刻线或圆形阳线外,战国中期还出现了一种水滴状的阴刻线。如果嘴呈钩状,微微张开或闭合,喙没有西周的尖那么长。战国早期为半叶形冠(似猫耳),战国晚期出现带状冠,飘至后脑勺,卷曲,较短。此外,春秋战国时期凤鸟体表的纹饰有鳞盖、谷盖等几何纹,也有单阴线雕刻的卷云状纹或竹节状纹。当然,有花纹的凤鸟大多属于高档玉器,属于王侯,所以产量少,但多分规格较低的玉凤,多为素面。

龙凤配

总之,虞风的形象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基本确定了,后来的虞风也会有所变化,但整体形象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