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是道教的还是佛教的中岳庙?
中岳庙是道教还是佛教?
中岳庙属于道教。
中岳寺简介
中岳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是中州最高的祠堂,是河南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中岳庙建于秦朝。汉武帝于西汉元丰元年(110)巡嵩山时,命殿官加其旧制。东安五年(118)加太史阁;南北朝时期,寺址迁至嵩山玉安岭、黄盖峰。北魏时改为现名,后又改寺址。唐玄宗年间,遗址再次扩建。宋乾德二年(964),建廊100余座,祥符六年(1013),建殿、牌坊800余座,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明朝崇祯1644年毁于火。
现存的寺庙是清代重建的。2000多年来,中岳庙保存完好,世代相传。随着祭山制度的消失,中岳庙后来成为道教活动的场所,但仍保留着祭祀建筑的特色。
岳庙是中国道教在中原最早的基地。南北朝时期,道教在中国形成,太史寺改名为宋岳寺,成为中原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十月初一,清朝的高宗皇帝(也就是乾隆皇帝)去中岳殿祭祀。那天晚上,他写了两首“陈悦寺”的诗,其中一首是:“挺拔,雄伟。期待天气,水果会庆祝一生。许了很多年愿,在为自己的晚年祈福。忽闻鹤之韵,疑有仙会。”岳庙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可见一斑。
岳庙背靠黄盖峰,面向余灿,西临山脊,东临木子山,四面环山,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红墙黄瓦。总面积近654.38+0.3万平方米,中轴线长650米。寺内主要建筑有中华门、药仓阁、天中亭、天佐镇广场、崇圣门、花满门、季峻门、季峻广场、大雄宝殿、寝殿、御书屋,前后11座。寺内有39座殿、宫、楼、亭。
中轴线两侧有古神图书馆、四山堂、东西回廊、火神宫、祖宫等几组院落。它们是道士举行祭祀和独居的地方。寺内古碑73座,古柏330多棵,从汉代到清代。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殿成为一个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
在北方,黄盖关是终点站。站在亭子里,可以俯瞰中岳庙和青翠群山的全景。中轴线两侧是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萧楼宫。有超过400个大厅,亭台楼阁和走廊。非常壮观。寺内古柏参天,石碑众多,文物众多。
大悦堂彩绘天花板上的盘龙藻井,由精致的小斗拱构成。盘龙坐井中间,龙口有宝。当地人称之为“老龙蟠窝”,这是一组珍贵的艺术品。沉箱的雕刻艺术极其精美,由龙的卷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