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黄河。
黄河是中国北方的一条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六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星宿海以西的岳古宗烈曲。几个?字形。自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六省,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我国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然而,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人所说的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母亲河?。每年差不多产生16亿吨泥沙,其中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的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1]
历史变迁
黄河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受地质历史时期地质作用的控制,地壳变动引起的构造运动为外力,水文地质条件下自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为内力。在成为河流的历史进程中,它不断前行,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从史前地质时代就开始了,此后越来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各种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是古黄河的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11.5万年前~ 1万年前)是古黄河的诞生期。更新世晚期(654.38+万年前~ 654.38+万年前),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在历史时期,黄河在平原上中游也发生了演变,有些变化很大。比如内蒙古河套河段,在1850之前的磴口以下,主要分为两条支流,北支为主流,阴山脚下的吴佳,南支为现在的黄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吴佳下游被封堵断流约15公里,南支成为主流,北支成为后桃灌区回水渠道。龙门至潼关的河道也起伏较大。但这些河段的演变对整个黄河的发展影响不大。黄河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下游。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流变迁的范围大致是从北部的海河到南部的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大改道20多次。
主流概况
黄河源
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区域为河源区,面积2.28万平方公里。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源区是青海高原的一部分,属于湖盆宽谷带,海拔4200多米。盆地周围山峦雄伟,西有亚拉达孜山,东有阿尼玛青山(又名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南有巴颜喀拉和长江流域。湖盆西端的约古宗烈是黄河的发源地。
星海之上有三支:扎曲、月谷宗烈、卡日曲。生活在最北部的扎曲,发源于查哈西拉山。这条河长70公里,很窄,支流很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断流。月谷列曲,位于星海西部,处于三上源中间。发源于岳古烈宗盆地西南角,海拔4750米,水量很小。是一条宽1.0-1.5米,深0.1-0.2米的溪流。南部支流卡里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格孜亚山北麓,海拔4800米。五股泉水涌出山谷,汇成一条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每秒的小河。这条河一年到头都有水。
关于黄河源头的最早记载是战国时期的《尚书》。愚公,是吗?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说道。你什么意思?吉时?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附近,离河源还有相当的距离。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侯、李道宗奉命攻吐谷浑,兵到星宿川(即星宿海)、大白海(即扎陵湖)看积石山和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刘遣使进藏,途经河源地区,得知河源出梓山(今巴颜喀拉)。
正是从元朝到元十七年(1280),世祖命荣禄公都招募使臣,企鹅胡夫寻找河源,历时四个月,才摸清了两大湖的位置。尔居泽?,集体?阿拉淖尔?),并追溯到星海,进而绘制出最早的黄河源区地图。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他命令拉西和舒兰勘探这条河的源头。探源之后,他们画了一张星源的地图,写了一条河的源头的记录,指出?来自三河?东流入扎陵湖,可以作为黄河的源头。康熙五十六年(1717),喇嘛楚尔钦藏布和拉姆占巴被派往河源测绘。齐在乾隆年间所作的《水路略》中指出,黄河上游源头有三条河(北源头的扎曲、中源头的岳古宗烈(即玛曲)、南源头的卡日曲),中间的一条叫阿勒坦河(即玛曲),属黄河吗?出身?。
1952年,黄委会组织黄河源头调查小组,对黄河源头及通天河调水至黄河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历时4个月,确认历史上的玛曲为黄河正源头。
1978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军区邀请相关单位组成调查组进行实地考察,提出卡日曲为河源的建议(根据《多县》一文,南源为卡日曲,卡日曲发源于各种东雅、拿撒勒,故应视为正源,原因有三:一是历史悠久,二是水色与玛曲相同,三是水量[6]根据1: 10万航测图调查,卡里曲比别约古勒宗曲长25公里。卡里曲盆地面积3126平方公里,约古宗勒曲盆地面积2372平方公里。在卡里曲与古宗列曲交汇处附近,卡里曲流量实测值为6.3 m3/s,约古列曲流量实测值为2.5 m3/s..通过对1978黄河源头的调查,确定卡里曲是黄河的主要源头。[5] )。
1985年,黄委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派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的主要源头,位于约古宗列盆地西南角的玛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树立河源的标志。[4]
2008年,三江源科学考察队得出结论,由于卡里曲长度比别约古宗列曲长36.54公里,流量是别约古宗列曲的两倍,根据确定河流正源头的三个国际标准,即?河源只是长,流量只是大,和主流方向一致?综合考虑流域面积、河流发育时期和历史习惯,科考队建议在科研成果通过评审并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将黄河源头定在卡里曲。[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