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历史文化的发展
1929 5?6月,商南(今金寨)取得长夏节起义胜利,成立红三十二师,建立以商南为中心的豫东南根据地。同年6月5438+065438+10月,中共六安中央领导的独山、霍山西镇农民起义和明团兵变相继发生,形成了柳火起义的高潮,建立了红三十三师和皖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4月,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苏维埃政府成立,霍山成为赤化县和安徽省第一个红色区域中心。?
皖西六安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1930年3月,红军成立,下辖三个师,其中两个师在皖西。出生于六安黄浦的许任军长,许任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统一了鄂豫皖边区的军事指挥。此后,在皖西建立了新的红军第三师、中央第一独立师、中央第二师、红四军第十一、十二师、红二十五军三个师、红二十七军两个师、红二十八军和大批地方武装,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许指挥的苏家堡战役是红军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从1955到1964?在授予的开国将军中,该省有130?谁,在皖西?108?有点。全国9个一般县中,金寨和原六安县分列二、六位。
推荐景点: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长夏节起义遗址、苏家埠四十八天战役遗址。
寿春楚文化?
寿春楚文化是怀一文化和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古代文化。其鼎盛时期为公元前241年至公元前223年,历时19年。此时的寿春是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也是楚王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这一时期,楚王室经历了国家局势的衰落和“逃避现实”的动荡过程,贵族随迁所携带的物品也越来越昂贵和精致,最终形成了积累。
寿县是楚文化的“地下博物馆”,代表性文物有楚大鼎、鄂群齐金节、应城等。楚文化以底蕴深厚、底蕴丰厚、特色鲜明著称,影响了后世。?
红军文化
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这里组建和战斗。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六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英雄。
皖西苏区红军文化的主要艺术形式是歌谣、戏剧和绘画。皖西苏区文化史记载的歌谣有300多首,涵盖了皖西苏区军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旧社会的辛酸、反国民党的歌谣、送郎为红军、党是我父母、红军都是英雄等。皖西苏区的戏剧都是围绕革命斗争这个中心任务新编的。表演形式活泼多样,都是时装剧,设备简单,或话剧,或地方戏,或现场报剧,或载歌载舞。皖西苏区绘画多见于画报、报纸插图、大幅海报、漫画、壁画、小“木”字招牌等。?
鲁戏曲文化?
庐剧是六安的主要剧种,而皖西庐剧主要是西路庐剧,又称“商辂”。其唱腔高亢奔放,保留了较多的小声唱法,接近民谣的韵味。1953在专区成立了“六安地方戏曲实验剧团”(后更名为鲁西鲁班)。随后,庐剧艺术之花在皖西绽放。大型话剧《妈妈》和《程红梅》在京成功上演。
民歌:六安民歌以山歌、茶歌、花灯歌、秧歌、劳动歌为主,也流行许多轻松愉快的民间曲调。革命战争年代,六安人民创作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红军到金寨》等大量红军歌曲和革命民歌。在传统民歌基础上创作的《月亮走了,我走了》等歌曲风靡全国。?
舞蹈:六安民间舞蹈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服饰鲜艳,舞姿优美。民间舞蹈《十个小扇子》、《李坤窝》入选1957年初在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展演,并作为民族文化瑰宝被拍摄成专题资料片。寿县肘亭、抬亭历史悠久,是古代社火活动的一种舞蹈形式。大人用铁架、铁器或抬阁楼、亭子,捧着小演员,表演不同戏剧人物或民间故事人物的造型,惊险有趣。?
曲艺:六安民间曲艺独具特色,有“四弦书”、“锣鼓书”、“花鼓书”、“淮词”、“寿州锣鼓”等。锣鼓书是六安特有的。早期只有一锣一鼓伴奏。后来逐渐加入了民族管弦乐乐器。传统剧目包括休丁香和杜十娘。寿州锣鼓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既有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锣鼓的轻松柔和,又有北方中原“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
剪纸:六安民间剪纸的特点是线条圆润流畅舒展,艺术夸张得体,人物丰满逼真。新剪纸融合了传统艺术技法中的刀雕、手撕等新技法,创作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艺术品清新别致,版式奇特,尤其是手撕纸令人惊艳。?
元宵节:六安民间灯会很受欢迎。每逢春节、元宵节或重大节日,人们都有打灯笼的习俗。花灯有龙灯、狮子灯、花鼓灯、高跷、花篮、花车、旱船等20多种,风格各异。元宵节,家家户户挂红灯,鞭炮齐鸣,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