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府财政支出有哪些?
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中国就产生了财政支出思想。比如西周就产生了“用九式均节”的支出思想,规定了九种用途来控制财政支出。这九种类型主要有:州中赋,为招待客人的费用;四郊赋养牛、马、畜费;邦迪安的贡献,为工人制造商品的成本;这家人割了赋,作为送给王公大臣的物品的费用;奉县之礼,为宾客之礼;封城的礼物,供国王及其家人吃穿;山泽的礼物是用于丧葬和饥荒救济;硬币的剩余是国王所需的玩物和珍宝的费用。目的是达到收支平衡,专款专用,限制财政支出的无限膨胀,避免王室过度浪费,保证收支平衡,使财政盈余的目的。
春秋战国时期,倡导节俭成为主要的财政支出思想。孔子提出“省钱爱人”,后人司马迁解释孔子的“省钱”是“节省财政开支,减轻农民税徭役”。墨子在财政支出上主张“去无用之费”,反对君主在衣食住行上的铺张浪费。提出:“民财衣食暴劫,以为宫室、亭子、青黄雕饰不足以待凶饥,故国穷民难治。”由此总结出“俭则兴,淫则亡”的经验教训。墨子对财政支出合理性的判断是以“利民”为前提的。有益的“有用的费用”必须花掉,不利的“无用的费用”必须坚决去掉。战国时期的荀子进一步发展了春秋时期的“省钱”思想,提出了“强本省钱”的理论,比孟子的省钱观更为积极。他认为“如果我们加强资本和节约,世界就不会贫穷...如果我们花费太多,世界就不能变得富有”。因为荀子的“节支”思想是建立在“强本”的基础上的,他强调节支不应该是减少农业支出,而应该着眼于精简军队、简化行政,减少冗员。他说:“士大夫多而国穷,工商业者穷,国穷而无量化衡量,穷者穷,富者富。”在财政支出方面,荀子强调收入平衡、国有盈余的原则。战国末期,管仲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财政支出思想,提出了“不用则已”的支出理论。即:“取之于民一量,用之有度,国虽大,必安;取之于民,用之有余。国家虽大,必有危险。”所谓“不花钱”,就是花钱要适度,财政支出要有一定的限度。管仲认为“度”是财政支出的关键:“迫切需要国家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省吃俭用,禁止铺张浪费。”从这一点来看,管仲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俭从宫中开支做起。他指出,统治阶级建宫要有“度”,作轩冠以分贵贱而不求其美,设爵位以守其衣而不求其观,建宫以避寒暑而不求其大。相反,管认为,有益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必要开支必须满足,“不能增加货币的用途”在这种支出中,“花钱是有代价的”,因为“花钱不流行,不流行就是反感,花钱就是反感,所以叫支出。”
进入封建社会后,财政支出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汉代财政支出思想主要表现为抑制财政支出。例如,西汉的龚宇指出,节省财政开支的关键是减少宫廷消费。他说,方宫已定,无事可做,但“其余可减”,包括皇族生活费、人员数量、朝廷奴婢等等。东汉王充针对当时厚葬造成的财政浪费,提出了“薄葬省钱”的观点。他说:“不知死,则奢,不止,则失物而用。若以物哀,民穷而耗,危之道也。”荀悦不仅把奢侈当成了财政支出问题,还把奢侈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的层面。他把奢侈视为危害政治的“四害”之一。“四害不除,政治无用。”西晋的傅玄提出了节俭反奢的思想,把封建君主的欲望作为节约国家财政支出的最根本途径。同时还提出要淘汰冗员,让他们转行务农,以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在唐代,白居易特别提倡节俭,他的节俭思想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主要是反对统治阶级的铺张浪费。人们认为,在宫殿里,有战车、马匹、仆人、器皿、食物、宾客的婚姻、神社的埋葬等。,应该是“节俭伦理”,否则会“伤财”。更有甚者,“上行下效”,以至于“天下贪官将忧”,“群臣将出力”,“此害十倍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