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村的村情、风土人情
古镇村历史上曾设置过“永安”、“永宁”两县的行署(公元525-598年),曾被封建统治者认为是一个“物理胜败险”之地。至今可见的历史遗迹有魁星楼、文昌阁、上下院落、大小寺庙、衙门底层等。从明清时期一直到解放初期(鉴于当时的交通条件和固镇的地理位置),这里一直是咽喉要塞,是晋南和晋东南之间的商贾和物资集散地。至今还有当时的车马大店、路人小店、“店坪”、“骆驼场”、“店店院”、“烟店”等遗迹和地名。
目前,该村明清时期和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居建筑约有五分之一仍在使用,改革开放后的民居建筑有一半以上为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
解放以来,古镇村从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到现在的行政村,一直是周围9个自然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 * *有7个村民小组,234户。常住人口624人,耕地总面积1490亩。主要是旱地、条田、山地和坡地,少数河谷有不到200亩的新滩地。
多年来,全村居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生。改革开放后,50%以上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家庭收入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然而,村民的日常生活主要依靠种植粮食和蔬菜。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马铃薯、白菜、萝卜、油菜等。养殖种类主要是猪、鸡、牛、羊、蚕,但目前养殖并不是大多数村民的主要收入。
目前,村民的耕地已经全部机械化。全村拥有犁近180台,农用三轮车50多辆,摩托车150多辆。一些富裕家庭有私家车、电视和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很少。
近年来,村民家庭的婚礼,葬礼和其他红白事都延续了传统的方式。但是一直有攀比的风气,出高价,雇音乐班,戏剧班。村民之间的人情往来,从给东西、给食物,逐渐变成给现金,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多则上万。至少五元,十元。
居民平时的文化娱乐生活主要是看电视、看电影、打扑克、打麻将。人们最关注的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演出《三大祝家庄》。对于这种在古镇村延续了600多年的传统文化,向上级部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村人民表现出了高度的团结,让他们感受到了“民意”和“民意不可欺”的巨大力量。